第28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連三日,到後面鐸伏他們直接站在寢宮前面,你不答應,咱們也不幹了,這無君之國,也不知道該聽誰的。

  既然已經開了這口,不成功便成仁,如果再換回慕容氏,鐵定要弄死他們。

  這大臣都不幹活了,而且是在這麼要命的時刻。

  弘化公主「無奈」之下,答應繼承可汗之位。

  這消息早已經傳開了,伏俟城的百姓都懵了,讓女人當可汗,這真是聞所未聞呀,但是百姓現在最為關心的不是誰當可汗,而是誰能夠給他們一口飯吃。鐸伏他們事先也做了準備,讓人在民間宣傳,要讓百姓知道,一旦弘化公主繼承汗位,對於他們是大大有利,因為大唐會援助他們糧食。既然如此的話,百姓為什麼反對,不管怎麼樣,總也比餓死的強啊!

  「這才是你冒險趕來伏俟城的原因吧!」

  陳碩真微微一瞥韓藝。

  韓藝苦笑道:「是啊!我千辛萬苦趕來這裡,幫人家做嫁衣。我他媽有時候覺得我真的是太偉大了。」

  偉大?陳碩真鄙視韓藝一眼,道:「我雖知道你這麼做的用意,但我還是非常詫異,為什麼你會為此不惜冒這麼大的險?」

  韓藝皺了皺眉,嘆了口氣,道:「因為顏值?」

  「顏值?」

  「就是說弘化公主長得好!」

  「……!」

  陳碩真一臉呆愣。

  韓藝一本正經的看著陳碩真,道:「如果當年在揚州,你事先對我使用美人計,我當時一定會跟你站在一邊了,我這人就是抵抗不足美女的誘惑,不信你試試,小露個香肩什麼的。」

  砰!

  「拜託!這是人家的茶杯,你這麼個摔法也不能促進消費,你知道現在吐谷渾多少百姓用不起茶杯麼?真是一個敗家的婆娘。」

  第1381章 秉燭夜談

  吐蕃大軍雖然退去,但著實將大唐嚇出一身冷汗來,包括趕到涼州的李績,他倒是想跟祿東贊較量一下,但問題是大唐沒有準備,他心裡也緊張,主要是韓藝那封信太嚇人了,好像吐蕃打算一舉入關中似得。

  因此,當李績聽到吐蕃大軍連大非川都沒有入,就撤退了,心裡鬆了口氣,但同時也非常納悶,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好在趙持滿當時就派人送信來,告訴李績,這都是一場誤會,弄得李績大罵韓藝折騰人,這種誤會真是太低級了。

  而就在同時間韓藝還讓人送了一封加急密函去長安。

  「哈哈!韓藝果然沒有令朕失望。」

  李治開心得回到寢宮。

  此時武媚娘正與一個美貌與其相當的美婦坐在屋內談天,見得李治來了,二人急忙上前行禮。

  李治瞧了眼那美婦,笑道:「韓國夫人來了。」

  此人正是武媚娘的姐姐,武順。

  武媚娘笑道:「是我讓姐姐過來陪我聊聊天的。」說著,她又問道:「不知陛下有何喜事,這般開心?」

  李治一張嘴,可又看了眼武順。

  武順立刻行禮告退。

  等到武順走後,李治才道:「韓藝來信,吐谷渾危機已經解除。」

  「當真?」武媚娘驚喜道。

  李治點點頭,道:「其實這只是一場誤會,吐蕃無心與我大唐為敵,那祿東贊和韓藝談過之後,便撤軍了,只是吐蕃占領的領土,不肯歸還吐谷渾,不過韓藝也迫使吐蕃不准將那些領土劃入吐蕃的版圖中,只是暫時擱置,今後再談。」

  即便如此,李治還是非常滿意這個結果,他不想出兵,不想大動干戈,就這麼簡單,反正領土也是吐谷渾的,又不是大唐的。但是,誰若敢侵占大唐的領土,那他就一定會打,不管你是誰,因為他是守成之君,他要不打的話,那百姓肯定罵是他敗家子,祖宗打下來的基業,你怎麼能輕易拱手讓人,華夏民族最崇尚的就是祖先。

  武媚娘卻是黛眉一皺,道:「縱使吐蕃無心與我大唐為敵,但是依臣妾之見,刺殺河源郡王一事,吐蕃是脫不了干係的,而這河源郡王可是先帝一手扶植起來的。陛下,我看吐蕃必有異志,不得不防。」

  李治笑道:「韓藝在信中也提到了這事,並且他還想出一個非常大膽的妙策來。媚娘,你向來才思敏捷,可否猜出是何妙策?」

  「非常大膽?」武媚娘沉吟道。

  李治道:「不錯!就連朕都感到震驚。」

  「是麼?」武媚娘微微一驚,能讓李治感到震驚的事還真是不多啊!

  「嗯!」

  武媚娘左思右想,但還是搖搖頭道:「臣妾想不出來,陛下,究竟是什麼妙策?」

  李治道:「韓藝打算說服吐谷渾的那些大臣們立弘化為新可汗!」

  這事韓藝必須事先通知李治一聲,不能自己完全做主。

  武媚娘聽得雙眼猛睜,「這——這怎麼可以?紅花公主乃是一介婦人,吐谷渾的那些大臣會答應?」

  李治道:「倘若韓藝只是告訴朕,朕也會覺得他是在胡鬧,但是韓藝在信中說得非常清楚,朕如今也認為不是不可能的,而且韓藝也是信心十足,他還在信中寫明,希望到時弘化繼承汗位,朕能夠送去一些糧食,作為賀禮,這樣不但能夠緩解吐谷渾的危機,還能讓吐谷渾上下感激弘化以及朕與大唐的恩情。」

  武媚娘兀自搖頭道:「這個想法真是不可思議了。哦,陛下的意思是,陛下答應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