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藝皺眉道:「其實司空也是這意思,可是吐蕃的軍事實力不比我大唐差,如今祿東贊調集了十幾二十萬大軍囤積在那裡,顯然是有備而來,我們如果要備戰的話,也得調集軍隊,那樣的話,可能吐蕃肯定能夠察覺,另外,他們的都是奴隸軍,死得起,但是我們大唐可是軍籍戶,要是陷入持久戰的話,對於我大唐不利,再來,如果我們打輸了,我們將會失去整個西北地區,我始終認為出兵的風險太大了。」

  蕭無衣囁嚅幾回,但最終還是沒有再說了。其實她極其不贊同,她受李靖影響,是純粹的鷹牌,先打完再說,她平時也是這麼做的,但她始終還是不願意干預韓藝的想法,她只是提出自己的意見,接不接受那就是韓藝自己的事了。

  隔日。

  吐蕃和吐谷渾的使臣幾乎是同時抵達了長安,時間都相差無幾,李治就同時接見了他們二人。

  雙方是各執一詞,在李治面前爭得是面紅耳赤。

  吐谷渾就咬定這都是吐蕃的陰謀,故意襲擊阿布羅的妻兒,激怒阿布羅出兵,然後以此為由,大舉入侵吐谷渾,希望大唐能夠出兵相助。

  但是吐蕃方面則是反駁吐谷渾這說法完全沒有證據,而吐蕃有確實的證據,證明是吐谷渾方面越過了紅線,入侵到了吐蕃境內,當初這可是你大唐定下的規矩,如今大唐理應為此負責,要求大唐出兵相助,給予吐谷渾懲罰。

  總之,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委屈。

  這清官難斷家務事,可偏偏大唐本也參與了進去,而且還派了督戰官員,按道理來說,大唐作為老大哥,理應主持公道。

  李治聽著是頭疼不已,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等到他們吵完之後,就讓他們先歇著,然後又召集樞要大臣,商議該如何應對。

  杜正倫率先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吐谷渾使臣的話,不過都是猜測,他並無證據證明這都是祿東贊的陰謀。相反,吐蕃那邊可是真憑實據,就連咱們的督戰官員也能夠作證,這是咱們大唐定下的協定,那麼我們大唐理應出兵幫助吐蕃,一塊討伐吐谷渾。」

  韓藝一聽,立刻明白,杜正倫這是在幫李績說話。

  李績不就是這意思麼,跟吐蕃一塊瓜分吐谷渾得了,只是杜正倫將這意思潤色一下,說得可是有理有據,這就是政治家和將軍的區別所在。

  盧承慶卻道:「不可,不可,河源郡王可是陛下堂姐夫,況且,河源郡王又沒有做出對不起我大唐的事來,我大唐怎麼能夠落井下石了。」

  杜正倫道:「吐蕃皇室也與我們皇室有聯姻。」

  許圉師也道:「就算如此,假如我大唐與吐蕃一塊出兵的話,究竟該如何劃分勝利成果,而且吐谷渾部眾本就是遊牧民族,與吐蕃較近,與我大唐較遠,且在高原之上,管理起來,有著諸多不便,只怕到時會慢慢被吐蕃蠶食,而且,還會生出更多的禍端來。」

  李治聽得稍稍點頭,也是面露為難之色。

  韓藝突然站出來道:「陛下,臣也以為出兵的話,代價太大,但是若不聞不問的話,於情於理又說不過去,畢竟當初的協定,是咱們大唐主持的。因此臣以為,朝廷可派出一位重臣前去調停此事,這樣既避免了出兵之險,又足以表示我大唐對於此事的重視。」

  李治一聽,哪裡不明白,直接問道:「那你可有把握?」

  韓藝皺眉沉思片刻,道:「臣雖無十足把握,但也願意前去試一試,就算不成功,咱們大唐也沒有虧損什麼。」

  李治點點頭,韓藝說得也很有道理,協定是大唐擬定的,不可能不管,出兵的話,代價太大,變數也大,而且都不知道幫誰,派一位朝廷重臣前去調停,這倒是可以的。道:「那好!朕任命你為隴西巡察使,前去調查此事。」

  「微臣遵命!」

  韓藝抱拳一禮,又道:「陛下,萬一沒有成功呢?」

  李治一愣,面露為難之色。

  韓藝道:「陛下,對於大唐而言,最主要的還是大唐的利益,如果微臣沒有調停成功,雙方可能會爆發更大規模的戰爭,而吐蕃、吐谷渾就在我大唐邊上,離我大唐邊境非常近,一旦他們兩邊全面開戰,很有可能會迅速危機到我大唐邊境。」

  李治道:「那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臣以為要做好完全的準備。」韓藝道:「臣希望陛下能夠給臣調動吐蕃、吐谷渾附近地區軍隊的權力,這樣臣能夠根據談判的結果,第一時間做好完全的應對,如果等消息傳來長安,再做應對,只怕會貽誤戰機。」

  李治看向李績。

  李績點點頭道:「老臣以為韓侍郎言之有理。」

  李治道:「好吧,朕再任命你為隴右道行軍副總管。」

  ……

  ……

  蕭府。

  「怎麼會讓你出使?你可是朝廷重臣啊。」

  蕭銳得知這消息之後,感到有些詫異,一般來說,只要不危及到本國的核心利益,不會派宰相出使的,這都是外交官員的事,兩個鄰居打架,派一個宰相出使,這有些不妥。

  韓藝笑道:「丈人,因為這事因我而起,必須得由我出面。」

  「也對,當初這都是你一手促成這協定的。」蕭銳點點頭,又嘆了口氣。

  韓藝一眼便看出蕭銳心中所憂,忙道:「丈人,真是抱歉,無衣如今懷有生孕,小婿理應陪在她身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