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都認為這是許敬宗、李義府故意藉此事對韓藝發難,這是一場純粹的政治鬥爭,什麼鄉法國法都是藉口。

  杜正倫哼道:「李中書,記得那晚上議論此事的時候,你也在場,你當時可不是這麼說的。」

  李義府道:「我並沒有反對鄉法,我只是反對濫用私刑,就算要判刑,也應該由大理寺來判罰,杜中書難道敢保證這世上就沒有人借用鄉法謀求私利的嗎?」

  杜正倫當然不敢保證。

  李治沉吟半晌,道:「幾位愛卿都說得不無道理,那不知辛愛卿以為該當如何?」

  辛茂將道:「首先,必須嚴懲韓侍郎,以儆效尤。其次,褒獎信安鄉的皇家警察,他們勇敢得捍衛國家的律法,捍衛陛下的仁義。最後,嚴禁私刑,任何人都不能濫用私刑。」

  許圉師小心翼翼道:「可是若無懲罰,鄉法何以立威?」

  辛茂將道:「許侍郎此言差矣,鄉法是根據百姓的生活習俗形成的,鄉紳乃是以名望博得百姓的尊重,若是以刑罰來立威,那豈不是欺壓百姓,逼迫百姓服從於他,這難道會有助於國家的安定嗎?另外,我國律法難道就沒有刑罰嗎?」

  許圉師很是驚訝,這武將出身的辛茂將怎麼一下子變得這麼能說會道。

  更加令他們詫異的是,向來能說會道的韓藝,竟然便辯駁的啞口無言。

  李治點點頭道:「辛愛卿說得極有道理,朝廷歷來就非常尊重鄉法,也認同鄉紳對於國家安定起到的作用,但是私刑終究是不可取的,任何判罰,還得由朝廷來執行,否則的話,這鄉法立威了,那國法的權威就會受到了質疑,於天下社稷不利。至於信安鄉一案,由於信安鄉斷指之法一直存在,這一回就不再追究,但是,下不為例。同時朝廷必須下令嚴禁任何人濫用私刑,否則的話,嚴懲不貸。」

  辛茂將道:「陛下,信安鄉的鄉紳雖然情有可原,但是韓侍郎可是確確實實的知法犯法,而且民安局就是韓侍郎最先提出來的,若不嚴懲韓侍郎,只怕民安局上下都會效仿韓侍郎,凡事都求息事寧人,難以有所作為,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

  韓藝哭喪著臉道:「陛下,這真是冤枉啊!臣這麼做也是為了顧全大局。」

  許敬宗道:「韓侍郎顧忌只是信安鄉一鄉,而大理寺卿這麼做,才是真正的顧全大局。而且陛下嚴禁私刑,本就是要豎立國法的權威,倘若對於你的知法犯法,置若罔聞,那還如何服眾?」

  李治嗯了一聲:「韓藝,你此番作為,雖也是有理可循的,但畢竟你沒有秉公執法,朕也不能包庇你。這樣吧,朕罰你一年俸祿,在民安局停職三月,以示懲戒。」

  韓藝一臉委屈道:「陛下聖明。」

  這受害人都這麼說了,其餘大臣也只能高呼:「陛下聖明。」

  退朝之後,出得大殿,韓藝雙手叉腰站在台階上火冒三丈地罵道:「他媽的,我不管怎麼做都是錯的,今後誰要是再敢惹我,我管你什麼鄉紳貴族,老子就跟你拼命,反正橫豎都是錯。」

  剛好崔義中從旁經過,聽得這話,下意識的轉目望向韓藝。

  韓藝怒道:「看什麼看,老子就這德行,不服你咬我啊。」

  崔義中聽得都快要抓狂了,市井之徒就是市井之徒,但是也沒有跟他去爭,只是怒哼一聲,一揮長袖,氣沖沖的就離開了。

  這要是平時,崔義中還不撲上去,可是今日的話,他也是能夠理解韓藝的,畢竟韓藝頭一回站在鄉紳這一邊,結果就這般狼狽。

  後來出來的大臣,一看韓藝跟個瘋子似得,站在太極殿門口罵娘,真是不要命了,哪裡還敢惹他,都避開這瘋子,往兩邊下得台階。

  「韓侍郎還真會借題發揮啊!」

  許敬宗倒是沒有怕韓藝,在從韓藝身邊走過的時候,似笑非笑道。

  韓藝瞥了他一眼,理直氣壯道:「這可都是我應得的,你要被停職三個月,你也可以站在這裡罵娘,我絕對沒有意見。」

  「老朽倒也想罵,可惜的事,老朽並非是出身市井,想罵也不知該如何罵。」許敬宗冷嘲熱諷道。

  韓藝道:「想學啊,我教你啊!」

  「多謝韓侍郎的一番美意,但是老朽這把年紀了,恐怕是學不來了,老朽先走一步。」

  許敬宗言罷便走了下去。

  韓藝嘀咕道:「你何止先走一步,用不了多久,你就得入土了。」

  而在太極殿左邊的廊柱後面站在兩人,正是李治和張德勝。

  「韓侍郎也太胡來了,竟然在太極殿門前口無遮攔。」張德勝望著韓藝,嘀嘀咕咕道。

  李治笑道:「由他去吧。」

  第1249章 兜兜風

  就在當日,李治下得詔令,嚴禁以任何名目為由,濫用私刑,否則的話,必將嚴懲。

  又下達詔令褒獎信安鄉的皇家警察,並且也公布了對於韓藝的處罰。

  同時,也表示對信安鄉此番作為不再追究,僅此而已,並未多說什麼,其實也不需要說什麼了,那邊下令嚴禁濫用私刑,斷指之法自然也得廢除。

  然而,在大臣們看來,這只不過是政治鬥爭下的產物。

  是由韓藝跟許敬宗、李義府的爭鬥引起的。

  這其實就是暗渡陳倉。

  李治也擔心太過於直接,會導致鄉紳誤判朝廷要對他們動手了,這會引起民間極大的動盪,關鍵朝廷確實也沒有這意思,李治只是打算進一步規範鄉法,消除一些陋習,確立國法的權威。因此就拿政治鬥爭擋在前面打掩護,朝廷沒有打算要動你們鄉紳,只是朝中勢力最大的兩派鬥來鬥去,朕不得不這麼做,說到底,跟你們鄉紳沒有關係,除了韓藝之外,朝廷也沒有說要追究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