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我分內之事。」韓藝話鋒一轉道:「不過你們千萬也別跟我玩這些小把戲,不要試圖去跟皇家警察作對,如果你們一定要認為祖宗比皇家還要大,那你們只會自討苦吃的。」

  劉執道三人相覷一眼,沒有做聲,這江南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可祖宗就一個,誰大還真不好說。

  韓藝也確實沒有打算跟他們糾纏下去,因為這沒有多大的意義,如今他可是宰相,哪怕將他們跟殺了,也不會改變任何東西,那又何必跟他們浪費精力,趕緊將這事解決了再說。

  因此很快就談完了,此事雙方都當做沒有發生過,民安局也不以偷竊之罪逮捕那人,而他們也不執行鄉法,雙方都說皇帝這麼仁義,我們應該要支持皇帝,反正都非常虛偽。

  民安局分局。

  將那人給放了之後,柳含鈺立刻向韓藝道:「特派使,我們是不是做錯了,其實我們後來也想到這可能是一個陷阱,但是我們也只能咬著牙堅持下去,不然的話,將來我們何以服眾。」

  「誰說你們做錯了!」

  韓藝道:「你們做得非常正確,要堅持下去才是,不過此事要從根源上解決的話,還得由朝廷來出面,我回去之後會跟他們具體商量該如何面對這些問題,你們先休整一些日子,儘量不要跟這些鄉紳發生衝突,等我們商量好了,我會立刻派人來通知你們的。」

  「知道了。」

  韓藝沒有在這裡逗留太久,當日就急急往長安趕。雖然前前後後加在一起還不到一日,他就將這事給順利解決了,但是這讓他覺得這個問題還真是難以解決,這皇家警察剛到,這些鄉紳就敢給皇家警察一個下馬威,可見他是有恃無恐的。

  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有恃無恐的呢?這不用想都知道,就是皇帝肯定有許多方面依賴著他們,如果是忌憚的話,皇帝肯定會想盡辦法對付他們,只有相互之間有著共同的利益,他們才敢這麼做。

  事實也是如此,是鄉紳將小農與朝廷連接在一起,任何朝廷的法令一級級傳下來,最後由鄉紳傳達給百姓的,還有稅收,也是要依靠鄉紳去徵收,朝廷默許鄉紳的地位,鄉紳給予朝廷支持,這就是相互支持。

  要知道涇陽縣還是京畿之地,這地方鄉紳的影響力是受到皇權壓制的,偏遠州縣的鄉紳那權力可是要大的多。

  但是因此否定鄉紳,顯然也是不明智之舉,畢竟存在即合理,而且這本來就是一個鄉紳士族的時代。

  看來這一條漫漫長路啊!韓藝心中不禁發出一聲感慨。

  「韓大哥,你在想什麼?天都黑了,我們得快些回去。」

  小野見韓藝一路上沉默不語,又見天色已晚,回到長安肯定是晚上了。

  韓藝一怔,「沒想什麼,咱們快點趕路吧。」但他的神色似乎輕鬆了許多。

  回到長安時,天早已經黑了,城門緊閉著,好在韓藝是有特權的。

  「韓侍郎,陛下前面派人吩咐過,如果你在二更天前趕回了長安,就立刻去一趟大內。」

  守城門的士官見到韓藝,趕緊上前告知。

  韓藝一愣,陛下怎麼知道我出去呢?難道這事都還驚動了陛下。於是他就讓小野先回去,自己則是趕去皇宮。

  來到兩儀殿,只見李治正與許敬宗、李義府、杜正倫、盧承慶、許圉師坐在殿內議事。

  「微臣參見陛下。」

  「免禮!」

  李治道:「朕問你,你今兒一早可是趕去了涇陽縣。」

  韓藝點點頭道:「陛下也知道這事呢?」

  李治稍稍點了下頭:「皇家警察可是代表著皇家,朕能不關注他們麼。你今日就趕回出來了,莫不是已經將事情處理好了。」

  「正是。」

  「不知你是如何處理的?」

  「微臣選擇息事寧人。」

  第1247章 以和為貴

  「息事寧人?」

  李治、許敬宗等人互視一眼,面色都稍顯有些怪異。

  這太不像韓藝的風格了。

  過得一會兒,李治才問道:「你為何要息事寧人?」

  汗!我剛猛,你又說我是莽夫,說我老是給你添麻煩,這回我選擇息事寧人,你又問我為什麼,真是日了狗了。韓藝如實道:「回稟陛下,此事歸根結底,雙方都沒有過錯,只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方,發生了錯誤的遭遇。皇家警察捍衛陛下賜予他們的權力,這決計不能說是錯。而信安鄉的鄉法延續了數百年,他們維護自己的立鄉之本,這也沒有錯。因此微臣大膽做主,以陛下的仁義為名,挽救那個偷果之人的手指。」

  言罷,他又將事情的具體經過跟李治說了一遍,「事情的過程大概就是如此。」

  李治微微一笑,道:「你說這事雙方沒有錯,那朕也以為你這種做法只能算是中規中矩。」

  韓藝道:「陛下認為臣做得中規中矩,臣就已經非常開心了。」

  這小子今日有些反常啊!李治輕咳一聲,道:「各位愛卿又如何看待此事。」

  盧承慶道:「回稟陛下,臣覺得韓侍郎處理的非常妥當,自古以來這官有政法,民從私契,這信安鄉的鄉法,老臣也是早有聽聞,而這斷指之法甚至可追溯到秦朝,那秦朝重法家思想,而法家是要求重典治國,因此才有此斷指之法,而信安鄉五十年來從未出過竊賊,這著實不易呀,可見這鄉法還是有它的意義在。當然,也正如韓侍郎方才所言,皇家警察自然也沒有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