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獨孤無月道:「小婿認為此乃國讎家恨,就連太宗聖上都曾言道,定要為中國子弟報仇雪恨。」

  崔紅綾突然出聲道:「爹爹,你若有辦法,就幫幫無月吧。」

  崔平仲瞧了眼崔紅綾,眉宇間很是矛盾,他當然不想獨孤無月去打仗,畢竟獨孤家很悲催的,大半都死在戰場上,但同時他也清楚獨孤無月的野心,絕不會甘願跟他父親一樣,做一個閒雲野鶴的隱士,再三思量,緩緩道:「這朝堂與戰爭不一樣,戰場上只有勝敗,但是在朝堂之上,卻沒有對與錯一說,你如果想得到陛下的重視,首先要你要迎合陛下的意思。」

  獨孤無月聞言大喜,卻又琢磨不透崔平仲這話的意思,道:「小婿愚鈍,不知丈人此話是何意思?」

  崔平仲道:「依我之見,陛下當然也想消滅高句麗,完成隋煬帝、太宗聖上未完成的偉業,此乃人之常情。但是話又說回來,就連太宗聖上都未曾消滅高句麗,陛下自然也會感到擔憂,而且當初也是陛下罷遼東之役,採取休養生息策略,並且使得國力大增,在這時候舉兵攻伐高句麗,是否妥當,這還值得商榷,相信這也是為什麼陛下一直少有提及高句麗的原因。

  而此番戰事,皆因新羅而起,並非我大唐挑起的,如果出兵,只怕也是貿然出兵,這是陛下更加不願意見到的,如果陛下決定要出兵消滅高句麗,那陛下一定準備的萬無一失。可是,新羅對於我大唐而言,至關重要,救援新羅是必然的,就看怎麼去救,相信這讓陛下非常為難,如果你能想到一個辦法,既能緩解新羅之危,又避免大動干戈的話,那麼陛下定能採納你的建議,同時你也會得到陛下的重視,等到將來陛下決定要出兵高句麗時,自然想起你來。」

  獨孤無月微微皺眉,低眉沉思起來。

  崔平仲淡淡一笑道:「這以史為鏡,可知勝敗啊。」

  「以史為鏡?」

  獨孤無月忽然眼中一亮,道:「我明白了,多謝丈人點撥。」

  「我也不知道這是對還是錯。」

  崔平仲輕輕一嘆,道:「但是無月你要記住一點,凡事要徐徐漸漸,做人也要知進退,如果我統帥的話,我絕不會啟用一個報仇心切的人,如果你想要得到陛下的親睞,首先你得讓陛下看到你的耐心,而不是你的急切,因為當今陛下不是一個衝動的君王,因此你也要懂得深謀遠慮,這一點你可以向韓藝學習。」

  獨孤無月有些疑惑道:「韓藝似乎比我還要衝動一些,就說上回財政改制,引起了滿朝文武的反對。」

  他跟韓藝接觸了許多,他很多時候都覺得韓藝忒猛了,做事好像完全不考慮後果的,他都有些害怕。

  崔平仲搖搖頭道:「難道你以為韓藝的目的僅僅是削減一些官署的開銷麼,其實他那都談不上削減支出,畢竟他還增加了禁軍的開支,根本省不了多少錢的,他只是將財政變得更加靈活了一些,而且藉此徹底控制財政,為下一步計劃打下堅實的基礎,其實他只是往前邁出很小很小的一步。」

  第1220章 圍魏救趙

  兩儀殿。

  「臣參見陛下!」

  「司空來了!快快請坐。」

  李治非常熱情地說道。

  「獨孤無月參見司空!」

  李績詫異的看了眼獨孤無月,稍稍點了下頭,然後才坐了下來。

  獨孤無月就坐在李績的身旁。

  「不知陛下召老臣來,是為何事?」李績非常好奇,獨孤無月這小子怎麼跑兩儀殿來了,這是要商量什麼事啊!

  這李績和獨孤無月可是相差十萬八千里,他們坐在兩儀殿內,這太令人驚訝了。

  李治笑道:「朕今日召司空你前來,還是為了新羅一事。哦,那日許侍中的話,司空別放在心上,許侍中乃是文臣出身,他並不懂司空的一番良苦用心。」

  李績忙道:「陛下請放心,臣並未將許侍中的話放在心上,這大臣之間,常有爭論,臣活到這把年紀早已經見慣不怪了。」

  「那就好,那就好!」

  李治笑著點點頭,又正色道:「其實朕一直都非常清楚司空你心中的想法,不瞞司空,朕與你想得一樣。」

  李績一怔,略顯驚訝的望著李治。

  因為這算是李治首次表明態度。

  李治語氣非常平緩說道:「當年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十年,在這十年間,他也沒有將報仇雪恨天天掛在嘴邊,當然,朕不需要臥薪嘗膽,我大唐也不是孱弱的越國,我們大唐對於高句麗一直都是處於攻勢,結果不在於勝敗,而是能否消滅高句麗,但是在那之前,朕也不想天天將高句麗掛在嘴邊,這沒有任何意義,也根本不需要討論,因為問題不在於是否出兵,而是看什麼時候消滅高句麗。」

  李績聽得更是震驚不已,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咬人的狗不叫,李治的話非常明顯,我要就不出手,我出手就要他的命,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認為當下這個時機是否成熟呢?」

  「還沒有!」

  李治非常果斷搖搖頭,道:「因為大唐並未為此準備好,如今重在國內的發展和百姓的生活,朕不想貿然出兵,因為朕要打一場準備充分的戰爭,朕可以等五年,可以等十年,但是十年之後,朕的大唐就有足夠的實力打上整整十年,朕要打一場高句麗那彈丸小國根本無法承受的戰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