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藝呵呵道:「可以啊!只要你願意脫掉這一身警服,你就可以去。」

  尉遲修寂嘿嘿道:「那我倒是捨不得。」

  第1189章 漸進式突破

  其實韓藝的計劃,都是有系統性的,只是說核心是商業,為什麼他要搞這民安局,就是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流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雜,出現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以往的那種模式,是被動模式,而且接觸百姓都是一些下等人,捕快一般都是賤民充當,能力和修養就不要奢求了,四肢健全的人都行,這很難應付將來複雜的社會環境。

  隨著民安局成功,那麼增加皇家警察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軍校其實一開始並不在韓藝的計劃當中,因為這跟他的計劃關係不是很大,而且他本身也不喜歡打仗,這打仗要死人的,人都死了,誰來搞生產。

  這軍校是獨孤無月率先提出來的,這是因為獨孤無月是完美主義者,他非常喜歡精英制度。但是他也沒有想到會得到了李治和李績他們這些大將軍的極大擁護,並且一直在後面推動軍事學院,不然哪有這麼快。

  這就是因為唐初時期是非常尚武的,李世民是馬背上的皇帝,武將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可是做人要懂得居安思危,這一旦天下太平,文人勢必會占有主導地位,古往今來都是這麼個道理,武將們心裡也清楚,自從進入永徽年後,軍方就只有李績一個在扛大旗了,出將入相的人就少了。

  如今皇帝又大興科舉,接踵而來的肯定就是提拔大量的文臣,那麼文武平衡就會被打破,雖然也有了武舉,但是武舉提拔的人才還是太少了,報考的人也少,那麼武將當然會感到有些擔憂,軍事學院的出現,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向朝廷輸送軍事人才,就可以保證武將的地位。

  因此軍事學院的方案通過的非常快,並且執行的也快,可以說是一路暢通無阻,軍方全部對此亮綠燈,反正獨孤無月要什麼,軍方就給什麼,土地或者人,都是軍方從中幫了很大的忙,就現在的軍事學院那都是一個很大的校場改建的,這可比當初成立訓練營要輕鬆多了。

  不過,雖是獨孤無月提出來的,但是獨孤無月也只會訓練,但是學院的構建可不是那麼簡單,這他並不太擅長,那些軍中大佬們就更加不用說了,那麼這個重任自然而然的又落到了韓藝頭上,為什麼說今年是韓藝年,就是因為很多方面,韓藝都必須參與。

  在得到李治的批示之後,大唐日報正式發表刊文,表示訓練營第二期開始招生,同時宣布大唐軍事學院的成立,也開始對外招生,而且表示李績親自將會授課,這還不打緊,關鍵在於大唐軍事學院畢業的學員將會直接在軍中就職。這很正常,國家花了那麼大的精力培養他們,不存在又讓他們去種田。

  但也是有限制的,就是要通過入學考試,這個韓藝沒有明說考什麼,也沒有說招多少人,他做事就喜歡這朦朧的感覺,不要都說透了,給自己留有餘地,畢竟是老千出身。但是有一點他說得很明確,就是只有擁有大唐戶籍的人才能報名。

  因為唐朝是一個國際大都市,周邊很多國家的貴族子弟都跑來唐朝學習,但是韓藝就限制了這一點,像吐蕃、新羅、東突厥的貴族子弟全部排除在外,但是大唐戶籍的胡人、吐蕃人還是可以報名的,理由就是資源有限,名額就那麼多,我自己本國的人都沒有辦法全部滿足,我不可能還滿足你們外國人。

  但是這裡面卻包含著一個非常重要信息,就是士農工商的階級問題,商人是不能參加科舉的,不能入仕,工匠也多半不能,而韓藝只是限制擁有大唐戶籍的人,他沒有說商人準不準,可問題在於,不管是軍事學院,還是訓練營,一旦畢業那都是有品階的官。

  階級概念非常嚴重的大臣,對此深感不瞞,於是聯名上書李治,要求韓藝標明這一點,就是工商階級不能進入訓練營和大唐軍事學院。

  李治就將韓藝召來,問問情況。因為韓藝沒有說不準,但也沒有說准啊。

  韓藝道:「敢問陛下,大唐軍事學院和皇家訓練營是用來幹什麼的?」

  不待李治回答,一位大臣就搶先道:「當然是保家衛國和維護治安的,韓侍郎問此作甚?」

  韓藝笑道:「那是不是也可以說保衛百姓呢?」

  「當然可以。」

  「那工商階級是不是百姓呢?」

  「百姓也有好壞之分,當初太宗聖上就明言不准商人後代入仕,就是因為商人天生逐利,一旦讓商人為官,到時官商聯合,朝政必將腐敗。」

  「你說的只是做官。」

  韓藝暗道,再腐敗也沒有你們腐敗,道:「可是我們現在講的是保衛國家和維護治安。難道百姓保護自己的家園也不可以麼?如果在這方面,也區分士農工商的話,那行啊,禁軍中但凡不是貴族出身的,就全部解除職務,讓他們回家耕地,就讓貴族去拼殺,只怕貴族又不會答應了。」

  說著,他又向李治道:「陛下,其實真正保衛國家和君主的不就是那些普通的百姓么?如果大唐軍事學院設定種種限制的話,那麼這些百姓豈不會想,上陣殺敵就讓我們去,這種事就輪不到我們,那他們將來還會心甘情願的為朝廷賣命嗎?」

  許敬宗道:「韓侍郎此言差矣,軍事學院畢業出來的都是將官,官與兵是不同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