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十一片。」

  「飛進花叢都不見。」

  蕭無衣掀開帘布往外瞧去,但見幾個小孩背著小挎包,手牽著手,迎著夕陽,一邊蹦跳著,一邊朗誦著。

  三人不由都露出會心的笑意,只覺一股希望的力量充斥在心頭。

  ……

  「這不是副督察的馬車麼。副督察可在車內!」

  這剛入城,忽聞外面有人喊道!

  韓藝探出頭,見是言豪和柳含鈺。柳含鈺見到韓藝,急忙道:「副督察,總警司都找了你快一個下午,讓我們見到你,立刻叫你去一趟民安局。」

  韓藝道:「出什麼事呢?」

  柳含鈺道:「我們一直在外面巡邏,暫且也不知道。」

  韓藝回頭看了眼二女,蕭無衣道:「那就先送你去民安局吧。」

  「嗯。」

  ……

  民安局!

  「韓藝,你可算是來了!」

  程處亮一見到韓藝,頓時激動的叫嚷道。

  韓藝見到程處亮、李思文他們都在,而且個個面色凝重,如臨大敵,皺眉道:「出什麼事呢?」

  長孫延道:「今天下午有幾個農夫來狀告中書令李義府的三子李洋在東郊外踩踏農田。」

  韓藝聞言一驚,道:「真的假的?」

  「這是那些人方才做得問供,你自己看吧!」

  韓藝趕忙拿了過來看了起來,上面說明今日上午的時候,李洋在東郊打獵,直接闖入農田去追獵物,不顧農夫的阻止,甚至還出言威脅農夫,而且不是一個人的供詞,而是十餘人的供詞,反正許多人都親眼看見了。

  看完問供之後,韓藝不禁罵道:「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

  韋待價目光有些閃躲道:「這踩踏農田,倒也算不得什麼大事,我們犯不著為了這點小事,去跟李義府較勁,依我之見,還是息事寧人吧!」

  長孫延卻道:「話可不能這麼說,我朝自建國以來,就非常看重農田的,任何人都不得去破壞農夫耕地,想當年吳王李恪曾也因踩踏農田,導致被太宗聖上免去安州都督,並削減封戶三百戶,以示懲戒。」

  程處亮道:「這事你有我知道的清楚麼,當時我和權萬紀可就在吳王身邊,吳王那不是第一回踩踏農戶的莊稼,而是因為那時期,吳王正值年少輕狂時,天天去打獵,損壞了不少莊稼,這才被朝中大臣彈劾,再者說,當時太宗聖上不想因此懲罰吳王,希望讓我跟權萬紀代吳王受罰,只是後來那柳范堅持要懲罰吳王,太宗聖上無奈之下才下旨的。但是沒過多久,吳王不又當上了安州都督麼。」

  當時程處亮跟李恪走得比較近,只是後來,程咬金站在了李治這一邊,他不得不跟程家站在一邊。

  長孫延道:「但是之後吳王洗心革面,懂得了克制自己,並且將安州治理的井井有條,二叔你和權萬紀也因此受到了陛下的讚賞。如果我們這一回饒過李洋的話,那麼他下回只會變本加厲。」

  第1169章 夾在中間難做人

  以人為鏡,可明得失。

  程處亮跟長孫延都充分的利用了這一要素,因此也爭執不下。

  程處亮雖然是莽夫,但畢竟也是老司機了,為了這點小事,去與跟當朝新貴過不去,這怎麼想都也是愚蠢的做法,他當然不願意跑去找李義府的麻煩,此乃人之常情。

  但是長孫延是法家中人,他就認為犯法就得受到懲罰,決不能讓對方逍遙法外,他更多的將這一件案子作為學論在討論。

  李思文和韋待價當然是站在程處亮這一邊的。

  唯獨韓藝還未表態。

  長孫延一個人爭不過他們三人,於是向韓藝道:「韓藝,你是如何看的?」想把韓藝給拉下水來。

  韓藝瞧了瞧他們,道:「既然這事,大家都有爭議,那我們何不看看這得與失,我是商人出身,凡事也只會從得失來看。」

  程處亮當即道:「這還用計算麼,怎麼算都不划算啊!」

  韓藝笑了笑,道:「如果我們選擇息事寧人,那我們如何跟那些農夫交代?」

  程處亮道:「當然是勸勸他們,大不了去跟李義府商量一下,賠點錢就算了,這才多大的事。」

  韓藝沉吟片刻,道:「能夠息事寧人固然最好,但是以我對於李義府的了解,他恐怕不會輕易答應賠錢的,除非是他出自自願,倘若我們上門去要求,那他肯定不會答應的,因為他會覺得自己要受制於民安局,再者說,李義府可不是一個大方的人。」

  程處亮道:「大不了我先墊著這錢。」

  「你墊著?」韓藝呵呵道:「這事一旦傳出去,只怕你會成為最大的笑話了,這是千萬不能做的。」

  程處亮斜目瞧了眼韓藝。

  韓藝道:「你為何這麼看著我?」

  程處亮道:「韓藝,我知道你跟你李義府素來有過節,但這可是民安局,我作為總警司,可不會任由你借著民安局謀私的。」

  韓藝一愣,苦笑道:「總警司誤會我了,我——我只是想分析一下這事,不過總警司說得極有道理,我的確可能帶有了一點點偏見,那這樣吧,咱們還是老規矩,舉手表決。贊成立案調查的,請舉手。」

  長孫延獨自一人舉起手來,見韓藝竟然不舉手,不免有些驚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