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不管怎麼樣,這事一下就鬧騰了起來。

  許敬宗他們可不管這麼多,繼續上奏,堅持另立太子,而且上奏的人也是越來越多,這太子就是未來呀,大家都知道這是大勢所趨,你要不支持的話,將來太子登基,那就是秋後算帳之時啊。那邊太子李忠也在上奏,幾乎是一天一道,一連上了四道奏章,堅決不當這太子。

  而這時候,武媚娘卻是出奇的安靜,穩坐正宮,因為他知道,這是板上釘釘的事,誰也無法逆轉。

  ……

  蕭府!

  「夫君,奏章已經寫好了,你看看。」

  蕭無衣將一道奏章遞給韓藝。

  韓藝將奏章接過來,眉頭緊鎖,顯得非常掙扎。

  蕭無衣好奇道:「夫君,你在想什麼?」

  韓藝還是顯得猶豫不決,道:「無衣,你再幫我寫一道奏章!」

  ……

  ……

  這一日,傍晚時分,久違露面的李治終於將朝中重臣召到兩儀殿內,甚至於一直在家「養病」的高履行也來了。許敬宗他們都知道,高履行來此,只是充當長孫無忌的代言人罷了,畢竟人家在朝中還是有勢力,但是他們並不為此感到擔憂,因為他們知道長孫無忌決計不敢在這事上冒頭。

  李治開門見山道:「今日朕召各位愛卿前來,是關於太子一事的。」

  他話音剛落,許敬宗就急不可耐的站起身來,正欲開口時,李治突然手一抬,搶先道:「許愛卿,你先請坐,且聽朕說完。」

  「是——是!」

  許敬宗到嘴邊的話又強行吞了進去,差點沒有岔氣,尷尬的點了下頭,又坐了下來,眼中竟有一些不安,這太詭異了一點吧。

  李治非常嚴肅地說道:「最近太子一連給朕上了四道奏章,表示自己自小體弱多病,就連平時學習尚且都有些力不從心,恐將來無法繼承大統,為我大唐天下著想,他望朕能夠另立新太子。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許敬宗、李義府他們不禁相覷一眼,這是什麼意思,我們也是要說這回事的,為何陛下要搶在前面說呢?

  而韓藝眼中則是閃過一道異樣的光芒,老狐狸啊老狐狸,你還真是牛啊!

  這一向沉默寡言的李勣突然搶先開口道:「陛下,歷朝歷代的賢者多不勝數,但是沒有幾個能過做到退位讓賢的,臣以為太子有此胸襟,真乃天下百姓,江山社稷之福,著實的難能可貴,其一片孝心那是天地可鑑,日月可知,故老臣認為陛下何不遂其所願,另立太子,也算是為其他王子作為榜樣,願他們能夠和睦相處。」

  許敬宗他們頓時恍然大悟。

  如果李治讓他們先開口,那他們肯定是挑李忠不好的說,總得找一些理由,而且這些理由要足夠讓李忠離開東宮,那不用說,污水肯定是潑的一地都是。

  可是李治這麼一說,就直接從炒魷魚變成自動請求降職,這兩者差別很大啊。

  可見李治也知道李忠這太子當不下去了,因為如今掌權的大臣都是反對李忠的,而自古以來,皇帝立太子首先考慮的還並非是太子是否賢明,而是朝中是否有大臣支持太子,如果都不支持的話,那麼再賢明也不可能立,到時你皇帝兩眼一閉,太子怎麼辦?

  李治的意思就很簡單,廢黜太子可以,但是不要想著趕盡殺絕,再怎麼說,他也是我的兒子啊。

  許敬宗、李義府等人心知肚明,紛紛附和李勣的意思,使勁的夸太子李忠,氣氛完全跟預想中的不一樣。

  原本許敬宗他們已經武裝到牙齒了,反正這一波必須拿下太子,決不能再拖下去,以免夜長夢多。

  第1136章 為人臣子

  原本大家以為是一場非常漫長的會議,結果很快就結束了!

  這皇帝同意,太子同意,大臣也同意,那還有什麼說的。

  其實這一場會議,重點不在於是否廢黜太子,這是不可能改變的,除非長孫無忌還在掌權,關鍵是在於李忠的下場!

  許敬宗他們的主要目的就是另立新太子,雖然離他們想像中的有點差距,他們本來是想將李忠貶出京城,但是主要目的達到了就行了,畢竟李忠是李治的兒子,李治要保李忠,那誰敢說半句,再來李忠也沒有犯什麼錯,就他們那些栽贓嫁禍,真要較真起來,根本站不住腳。

  但是話說回來,其實李治本來是不喜歡李忠的,首先,李忠的生母不過就是一個宮人,與李治感情也不深,過繼給王皇后之後,又成為長孫無忌安排在東宮一面旗幟,等於是李治心中的一根刺,因為李忠在的話,對於長孫無忌而言,李治就成為可以替換的,因此在當初博弈的時期,那真是不除不快,只不過後來王皇后的慘死,李治心裡也有些內疚,再隨著朝中大局的穩定,李治就覺得沒有必要再去為難李忠了。

  這裡只是商議廢除太子,至於立誰為太子,並沒有談,大家心裡都有數,而且肯定還要開一場朝會,到時再提出來也不遲。

  大家也就都不著急了!

  「臣等告退!」

  「嗯!」

  李治點了點頭,忽然想起什麼似得,道:「韓藝,你留下,關於科舉朕還有些事要與你商量一下。」

  許敬宗他們瞧了眼韓藝,滿眼困惑的離開了。

  等他們走後,屋內就剩下李治和韓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