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藝擺擺手道:「王公子此言差矣,如今我擁有的一切,都是陛下賜予的,為陛下,為大唐略盡綿力,這真談不上出手不凡。因此,今日在皇家圖書閣的人都有免費的午餐,但這還不算完,今日過後,南院還是會保證持續提供免費的午餐供考生們享用,直到大考結束。」

  李治聽罷,都有一些驚訝,「如今距大考,可還有大半年之久啊!」

  崔戢刃笑道:「韓侍郎真是聰明絕頂,在下佩服,佩服!」

  李治好奇道:「你何出此言?」

  崔戢刃笑道:「李公子,這其實跟韓侍郎的買賣差不多,每一件新商品出來,都得先做一番宣傳,吸引人來到店中,雖說客戶來此也不一定購買,但是不來肯定不會買。賢者六學出來不久,別說學過的人,就連聽過的人都是少之又少,天下考生心裡肯定還是想去考取進士科,而這裡的書籍全都是關於賢者六學的,韓侍郎無非就是希望利用這免費的午餐吸引考生來此,讓他們接觸到賢者六學,以求增加考取制科的人數。」

  「原來如此啊!」

  李治看向韓藝,這就是為君分憂嗎?

  這個混蛋!韓藝暗罵一句,嘴上卻道:「科考也是人生大事,又有幾個人會為一頓午餐賭上自己的一生,即便有人改變主意,那也與午餐無關,而是賢者六學真的好。」

  「行了!」李治呵呵一笑,道:「看到他們吃的這麼香,我倒是覺得也有些餓,我們找一個地方坐一下吧!」

  「是!」

  幾人又來到南院的後堂內坐下,下人立刻將茶飯端上,跟外面的一樣,粗茶淡飯。韓藝本是要特別做的,好歹人家也是皇帝,他又不是鄭善行這鐵公雞,甭管誰,都是粗茶淡飯招待。但是李治等不及了,直接照上就行了,他對於吃穿倒不是很在意,不過他還叫人拿了第一冊數學書來,因為他真的非常好奇,這數學能讓人如此著迷,因為算經他也看過,但提不起他的興趣,還是詩詞歌賦更加有趣。

  「呼——!」

  看了一會兒,李治將手中的數學書放下,笑道:「朕總算是明白為什麼那些人會立刻就對這數學如此著迷,這數學就如同一個迷宮一樣,一旦進去,讓人就不由自主的想找到出口,仿佛人在和書較勁,而且其中題目都與生活息息相關,有趣,有趣。韓藝,你這數學與算經雖算是同類科目,但你的要有趣多了。」

  韓藝道:「多謝陛下誇獎,其實數學的作用遠不止如此,大作用就不說了,許多百姓常常受到高利貸的剝削,蓋因百姓都不懂算術,如果百姓人人都懂數學,那麼就不會輕易被高利貸給忽悠了。」

  「言之有理啊!」李治笑著點點頭,思索片刻,又道:「方才那任古知的話你們如何看?」

  盧師卦立刻道:「回稟陛下,臣以為那任古知所言一點不差,自隋朝開創科舉以來,確實是以貴族為先,出身比成績要更為重要。」

  鄭善行點點頭,表示贊成。

  雖然他們都是貴族,但是李治對於他們的話是深信不疑,因為他們就是這樣的人,就事論事,不太會遮遮掩掩。

  可崔戢刃卻道:「此乃事實不假,但微臣卻以為此中最受傷害的是我們士族。」

  李治驚訝道:「這分明都是偏袒士族,為何崔愛卿會認為這是在傷害士族。」

  韓藝立刻道:「俗語說的好,占了便宜還賣乖。」

  李治白了韓藝一眼,道:「你能否少說兩句。」

  韓藝委屈道:「果然是偏袒士族。」

  「嗯?」

  「微臣什麼都沒有說。」

  李治又向崔戢刃道:「你倒是說說看。」

  崔戢刃道:「微臣認為士族子弟本來就優於寒門,不說天賦高低,士族子弟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寒門子弟為求一名賢師,亦不可得,因此我們士族子弟能夠屢屢及第,靠得是真才實學,絕非什麼偏袒,反倒是那些官員注重出身,而忽略了我們士族子弟真才實學,因此微臣認為這對於我們士族子弟更加不公。」

  盧師卦聽得有些不好意思,道:「話也不可這麼說,馬賢相不就是寒門出身麼?」

  崔戢刃道:「這就更加能夠表現出對我們士族的不公,寒門子弟就出了一個馬賢相,而我們士族出了多少位賢相,但就因為馬賢相出身寒門,故此更加值得百姓敬佩,認為馬賢相是憑藉自身的才能當上宰相的,難道我們就不努力嗎?」

  韓藝笑道:「想來崔御史很少去平康里吧,你們士族子弟可都在那裡努力了。」

  王玄道立刻反駁道:「原來韓侍郎占得北巷是為了掩蓋寒門子弟的努力。」

  日!他們四個人,我一個人,這怎麼玩!韓藝真心有些心虛,因為大家都年輕,精力充沛。

  李治聽得呵呵笑了起來,道:「士庶之中都有優劣,朕心裡有數,但是崔愛卿說得也不錯,科舉與出身過於密切,對於兩邊都不公平,那不知你們可有解決之法?」

  崔戢刃道:「依微臣愚見,只有待出成績之後,公開考卷,方能儘可能的避免大家對於科舉負面的看法。」

  「公開考卷?」李治皺了皺眉。

  崔戢刃點頭道:「雖然肯定還是會有人會說不公平,但是這足以表現出陛下是求賢若渴,也能讓大部分沒有話說。」

  李治點點頭道:「這倒不失為一個法子,這世上之事又豈能做到絕對公平,但是若想要興科舉,首先就要讓更多人相信科舉,建立起對科舉的信心,這才是最為關鍵的,崔愛卿的建議,值得朝廷去考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