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在那之前,官府必須給予這些百姓補助,就是給他們糧食,讓他們轉型耕種經濟農作物,但這不是讓官府白出的,等到農夫將農作物變成錢之後,官府收回屬於自己利益就可以了。其實這並不是很難,關鍵就是要細節做得到位,大哥你人如其名,這任務非常適合你。」

  蕭守規訕訕一笑,道:「你可莫要誇我,我可遠不及你。如今天下商人都說你做買賣乃天下第一,你說值錢那就一定值錢,大哥這一點還相信你。但是有一點你有沒有想過,不過是因地適種,還是因人適種,就將會減少耕地,糧食會就減少,萬一國家需要糧食,可能有人會將矛頭指向你。」

  韓藝笑道:「大哥,隋朝百姓天天嚷著沒飯吃,那大哥又何曾見過,那個地主嚷著沒飯吃,天下從來都不缺糧食,只是糧食囤積在少數人手中,利用地理優勢種植優勢農作物,不就是為了從那些商人手中將糧食給掏出來麼,耕地是減少了,但是市面上的糧食只會越來越多。」

  其實除此之外,他還有水稻在旁護航,唐朝人口不多,地域廣大,只要商路通了,糧食不再局限於地域,那他還真不相信會餓死誰。

  隨後韓藝又跟蕭守規仔細交談了一番,還叮囑了蕭守規千萬不要宣揚出去,要低調行事,這不是朝廷政策,而是你上任之後的三把火,你千萬不要將皇帝給拉下水了,有過錯咱們兩兄弟來扛。

  ……

  很快,朝廷的詔令就下來了,就官職而言,這其實是微不足道,一般人都沒有關注,但還是立刻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因為蕭守規一回長安,立刻升遷,傻子都知道是韓藝在從中謀劃。

  蘭陵蕭氏的人立刻跑來宋國公府道賀,實際上就是來巴結韓藝,你小子真是太不要臉了,一言不合,就讓大舅子直接從閒職跳到一州長官,我們這些親戚就愛你這種不要臉,跟著你混太有搞頭了。

  一時間那是門庭若市。

  但更多的是招來了許多羨慕嫉妒恨。

  尤其是許敬宗、李義府等人,韓藝這麼不要臉的提拔自己的大舅子,這樣下去,到時韓藝一家獨大,咱們可就玩完了。

  可是他們沒有這方面的才能,他們都是文采寫得好,讀書讀的多,談古論今,可絕對可以口若懸河,最多也就是行政能力強,善於黨爭,但缺乏制定政策的能力,不跟韓藝樣的,左一個政策,右一個政策,沒完沒了,皇帝也只能不斷重用韓藝,而他們手裡拿不出一個政策來。

  這細思極恐,許敬宗就找來外甥王德儉,外甥啊,舅舅當了這麼久的宰相,是否也得弄個國家大方針什麼的。

  王德儉號稱智囊,雖然是貶義的,但肯定還是有些本事的,趕緊勸止許敬宗,您老人家千萬別發癲,像韓藝那種西北大計劃,你玩得好就好,玩得不好,那就是自掘墳墓,作為宰相其實要向長孫無忌學習,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穩中求進,若非如此,長孫無忌憑什麼能夠當三十年宰相,你跟著韓藝那二愣子走,他只會讓你失足落崖,那韓藝就是這麼起家的,他是沒有咱們的背景,他不這麼幹,他一個農夫連踏足朝堂都不可能,更別說當宰相了。

  許敬宗想想也是,他可犯不著去阿史那賀魯內部當內奸,但是放任韓藝這麼肆無忌憚的提拔親戚,那也不是一回事啊!

  王德儉思索片刻,突然計從心來,道:「舅舅,你是不是忘記了什麼?」

  許敬宗一愣,道:「我忘記了什麼?」

  王德儉道:「太子啊!」

  「太子?」

  許敬宗先是一愣,突然猛睜雙眼,似乎明白了什麼。

  王德儉道:「這子憑母貴,王氏已死,當今太子遲早要搬出東宮的,立代王為太子,那是大勢所趨,只是當時陛下念及王氏慘死,心有內疚,故此當時未有採納舅舅你的建議,如今時過境遷,舅舅何不再提議立代王為太子,那皇后必定會請舅舅你當太子老師,這太子可是未來的君主呀,到時自會有許多大臣靠向舅舅。」

  許敬宗聽得那是心花怒放,這主意真是太妙了,這才是我們的套路。

  第1112章 請一定要等我

  想當初無忌老兄為何這麼拼命的護住王皇后,當然不是因為王皇后是他的私生女,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太子的問題。

  在封建社會中,太子永遠是一個重大話題。

  如今的太子李忠可不是李治想立得,而是長孫無忌他們立得,因為太子就預示未來,他們一把年紀了,總要入土的,只有不斷的將君主握在手裡,他們的子孫後代才能夠繼承他們的權力,家族勢力才會在朝中堅若磐石。

  一旦廢后,那麼太子必廢,這是一個重大政治損失。

  由於這個關鍵因素,因此他們堅決不答應廢王立武。

  當然,最終他們還是輸了。

  廢除現有太子已經是板上釘釘得事了,是個人都知道這是不可逆的結果,甚至於李治自己心裡清楚,雖然都是他的兒子,但是他要保太子,就必須鞏固長孫無忌一派的地位,李義府他們肯定不會向著現在的太子。

  如果沒有那一場火災,估計同年就完成了太子替換,許敬宗他們當時就上奏請求立武媚娘長子李弘為太子。

  可正是因為王皇后的慘死,導致李治心有內疚,這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沒有心情去處理這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