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武媚娘眼中透著喜歡的用手撫摸著刻有武氏標誌的禮盒,又向韓藝道:「但是你已經給朝廷捐贈不少禮盒,就不要再多費錢財,我記得你可還欠了不少錢,送一兩盒來聊表心意即可,不需要送這麼多,我拿著這禮盒也沒有什麼用。」

  我求你辦事,我好意思送一兩盒麼。韓藝道:「蒙皇后體諒,臣感激不盡。但是臣以為當初代國夫人當初為皇后奔波勞累,可能欠下一些人情,如今年關將至,回贈一些禮品也是應該的。」

  這代國夫人就是武媚娘的母親楊氏。

  武媚娘微微一愣,立刻反應過來,她知道她母親是一個非常好面子的人,她當上皇后之後,楊氏的行情自然是跟著水漲船高,與貴婦的來往也是相當密切,拿著這刻有她標誌的禮盒送人,那當然是倍有面子,她母親也一定會喜歡的。點頭笑道:「你考慮的還真是細緻,那行,這禮物我就收下了。」

  韓藝又道:「皇后,在半月多前,那吏部尚書曾來戶部找過臣。」

  武媚娘笑道:「是嗎?」

  韓藝見她神色平淡,顯然是已經知道,暗想,我永遠都不能低估她的情報網,今後跟無忌老兄見面,還得更加謹慎一些。點頭道:「他來找臣,是為了向臣請教關於派人前去吐谷渾督戰的人選一事。」

  武媚娘好奇道:「這吏部的事,跑去問你戶部請教?」

  韓藝道:「皇后聖明,這不過只是一個由頭罷了,臣以為吏部尚書這麼做的原因,或許是為了自保,或許是為了挑撥離間,或許是想利用臣。」

  武媚娘兀自面色平淡地問道:「那你是如何看的?」

  韓藝道:「回稟皇后,臣辦事,歷來是對事不對人,此事事關重要,關乎著國之大計,因此臣建議吏部派一些熟知戰事的人前去吐谷渾,表面上是督戰的,實際上則是去了解吐谷渾的地形以及吐谷渾和吐蕃的作戰方式,以備不時之需,至於他們的目的是什麼,臣以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將事情辦好。當然,他們也太小覷臣了,他們皆是出身貴族,臣不過是出身農家,他們又怎看得起臣,倘若有朝一日,臣的身邊儘是一群貴族,臣的日子又豈會好過。」

  武媚娘輕輕一笑道:「其實這事你用不著特意來向我稟告,你是一個聰明人,我相信你不會被人所利用,而且我也說過,李義府非祿東贊的對手,倘若在這事上面,他出了錯,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這事還得你來操心,你做得也非常對,凡事都得以大局為重。」

  她很清楚,在河隴地區關隴集團的勢力是根深蒂固的,這事你繞不開他們,必須要跟他們接觸,她也不想在這時候爆發戰爭,因為一旦開戰,變數就多了,誰也預計不到結果會如何,不管是內政還是外交。

  靠!我要不跟你說,誰敢保證你不會多想,即便是現在我也不知道你在想什麼。韓藝道:「蒙皇后信任,臣感激不盡。另外——」

  說著,他微微露出為難之事。

  武媚娘笑:「你既然有事要與我說,直說便是,不用玩這些小伎倆,你好歹也是一個宰相。」

  韓藝尷尬道:「皇后恕罪,是這樣的,臣想向陛下舉薦一人。」

  武媚娘黛眉微皺道:「何人?」

  韓藝道:「無衣他大哥,簡州司馬蕭守規。」

  「蕭守規?」

  武媚娘輕聲念叨一遍。

  韓藝道:「不瞞皇后,我那大嫂便是那犯婦王氏的表姐。」

  「是她?」

  武媚娘猛然想起來,問道:「是蕭家讓你來的?」

  韓藝忙道:「這倒不是,我那老丈人崇尚佛教,與世無爭,我那大哥也是如此,而且他們已經算是非常幸運的,若是他們再抱怨,那便有些貪心不足了。是臣主動要求這麼做的,但也並非是要彌補什麼,臣並不覺得臣虧欠他們,只是臣如今出掌戶部,希望通過一些改革,令國庫更加充盈,這需要地方上的支持,臣也不敢否認,臣確實想幫幫無衣她大哥。」

  態度是非常坦誠,簡單來說,我一個宰相,我不可能當光杆司令,要是沒有人支持我,我什麼也幹不了,提拔親人也是理所當然的,你武媚娘不也是如此。

  武媚娘沉默少許,道:「蕭守規出任簡州司馬,雖不掌實權,但也不會犯錯,對於他而言,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一旦掌控實權,稍有過錯,只怕會引來朝中大臣的彈劾。」

  她就說得也不是隱晦,她怎會害怕區區一個柳氏,她就是怕蕭守規連累韓藝,因為現在朝中的重臣多半都是支持廢王立武,他們對於柳氏非常敏感,恨不得趕盡殺絕,以免他日遭受報復,而且柳氏可以牽連很多人,這裡面關係非常複雜,而韓藝的妻子又是出自蘭陵蕭氏,與蕭淑妃本就有關係,武媚娘希望韓藝儘可能的遠離與蕭淑妃的關係,就更別提與柳氏又搭上關係,到時要發生什麼事情,只怕會將韓藝牽連進去。

  韓藝道:「臣一心為陛下和皇后分憂,這身正不怕影子斜。」

  正當這時,忽聞一聲高喊道:「皇上駕到。」

  武媚娘一怔,快速地說道:「此事你自己看著辦吧。」

  言罷,便起身去迎接李治。

  過的片刻,就見李治走了過來。

  「臣妾(臣)參見陛下!」

  「免禮!」

  李治一笑,看向韓藝道:「韓藝來了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