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德勝怪笑幾聲道:「這回你可捅了大簍子。」

  韓藝驚道:「啊?什麼意思?」

  張德勝小聲道:「那御史中丞彈劾你收受賄賂。」

  「收受賄賂?」

  韓藝先是一愣,隨即明白過來,擠出一絲笑意來。

  張德勝樂呵呵的笑了起來,他是知道的,皇帝不可能怪罪韓藝,故此非常輕鬆。

  可是等到韓藝來到兩儀殿內,發生似乎不是那麼回事,李義府、杜正倫、韋思謙、崔戢刃都在。

  李治一臉不爽道:「現在韓藝來了,你跟他說吧。」

  韋思謙立刻怒視著韓藝道:「韓侍郎,據我們御史台的調查,在你接見外使間,你先後收了祿東贊四箱珠寶和河源郡王的五匹駿馬。」

  韓藝點頭道:「是有此事,有什麼問題嗎?」

  韋思謙哼道:「你身為戶部侍郎,竟然公然收受賄賂,還敢在陛下面前大放厥詞,真是豈有此理。」說著,他向李治拱手道:「陛下,此等貪官,若不加嚴懲,朝堂風氣必會敗壞。」

  他是御史中丞,他有權彈劾任何大臣,他才不管你是誰了,御史台的語氣就是這麼橫。

  李治很無語。

  「且住!」

  韓藝手一抬,道:「此乃禮數,何來受賄一說,並且此事我還向陛下稟明過。」

  韋思謙道:「韓侍郎,我年紀雖大,但還沒有糊塗到連禮數和受賄都分不清楚,就算你向陛下稟明了,那又如何,朝廷有朝廷的規章制度,你就是不應該收這禮物,倘若向陛下稟明,就不算是受賄的話,那陛下豈不是可以任意包庇臣子,這對於滿朝文武,甚至於陛下都不公平。」

  李治一臉惱怒的望著韋思謙,心裡後悔,怎麼就將這頭犟驢給找了回來。

  韓藝笑道:「韋中丞,你消息靈通,應該知道在此次朝廷贈予吐蕃、吐谷渾的禮物當中,我私人可是承當一半。」

  「這又不是一回事,你說來作甚。」韋思謙一會袖袍,駁斥道。

  「這當然是一回事!」

  韓藝道:「何謂禮數,不就是禮尚往來麼,其實在當時我不願收這禮物的,實在是他們硬塞到我手中,然後就跑了,若是到此為止,那我的確是受賄,那我也無話可說。不過本人清廉守法,不可能會讓他們得逞的,因此為了表示我的清白,我先是跟陛下稟明,但這不是讓陛下包庇我,而是我希望可以藉由朝廷之名,回贈禮物給他們,而且我送給他們的禮物,比他們送給我的禮物可沒有輕,這不等於將他們送於我的禮物退還給他們了,一個人送一千金給你,是受賄,但你立刻將這一千金送還回去,那還是受賄嗎?要是以韋中丞之言,我待會就去你府邸邊上,從牆外扔一百兩黃金進去,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告你受賄。」

  李治聽得眼中一亮,這辯解的太漂亮了,道:「要是這樣的話,那朝中大臣都會藉此排擠政敵,韋中丞你恐怕也難以倖免啊。」

  「就算韓侍郎有理!」韋思謙突然又看向李義府,道:「那李侍郎呢?難道李侍郎也將收到的禮物回贈給他們呢?而且據臣所知,李侍郎可不止收祿東贊兩盒金銀珠寶,至少也不少於六盒,而且還有十名女婢。」

  有好戲看了!韓藝頓時一臉輕鬆,又見李治驚訝的望著李義府,心裡猜也猜了個七七八八。

  李義府急切道:「我只是收了祿東贊的兩盒金銀珠寶,我也向陛下稟明過了,至於那十個女婢,我也是無辜的,祿東贊讓那十個女婢將禮盒送到我府上,那十個女婢就賴著不肯走了,我有什麼辦法。」

  杜正倫不冷不淡道:「倘若人人都如李侍郎這般說,那朝綱還有和作用?難怪你一出馬,祿東贊立刻就答應了,誰知道你跟祿東贊私下有什麼協議。」

  李義府氣急道:「你少血口噴人,我一心為君分憂,那份協議白紙黑字,難道還會有錯麼。」

  韋思謙向李治一拱手道:「陛下方才說李侍郎只收了兩盒珠寶,但現在又多出十個女婢,李侍郎還隱藏了多少,這就不得而知了。」

  杜正倫道:「陛下,自古以來,朝政腐敗,皆是由上至下,若是樞要大臣行為不檢,很可能導致下面的官員爭相效仿,貞觀時期朝政為何清明,就是因為有這一批清廉正直的大臣在,還請陛下以朝政為重。」

  李義府道:「陛下,你不要聽他們胡說,他們分明就是嫉妒微臣立下大功,故此才妄加罪名給微臣,微臣可是向陛下你稟明過的。」

  李治頭疼的厲害,因為貞觀時期是非常重視官員貪污受賄的,甭管你多大的官,你要敢貪污的話,只要抓到,必須嚴懲的。可是李治是知道的原因的,就算李義府私藏了一部分禮物,可他也立下大功,這要按罪論處的話,李義府就完了,可韋思謙、杜正倫擺明不肯罷休,皇帝也不好公然包庇李義府,不然的話,何以服眾,到時大家都貪污。

  要知道當初褚遂良就是因為幾畝田地就被貶去外地了。

  李義府漸漸意識到情況有些不對勁,額頭上滲出密密麻麻的汗珠,別陰溝里翻了船。

  在一旁悠哉的韓藝,忽見崔戢刃看來,不禁也看向他,目光中滿是笑意,仿佛在說,你們兩敗俱傷,我真不好意思漁翁得利啊!

  崔戢刃一看韓藝在那裡幸災樂禍,很是不爽,微一沉吟,立刻站出來,道:「陛下,微臣要彈劾一人枉顧法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