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人果真是小人也,若此人能夠取代長孫無忌,那真是我吐蕃之福啊!我得助他一臂之力才是。祿東贊心中暗笑一聲,韓藝作為外交官,就算你再不滿意他,你也不能這麼說,你這不是打自己的臉麼。嘴上卻道:「可不是麼,因此我見陛下讓韓侍郎這麼年輕的官員來談此事,心裡惶恐不安,就怕是陛下受到慕容氏的挑撥,有意疏遠我吐蕃。」

  總算有一個明白人了!李義府擺擺手道:「這一點大相大可放心,我們大唐只是不想你們兩家繼續爭鬥下去,畢竟你們都是我大唐的藩國,偏袒任何一方都不好,而且我們陛下一直以來都主張休養生息,也不願大動干戈。」

  原來如此!那小子果然是嚇唬我的,可惡,我還真讓他給嚇唬住了。光憑這一句話,祿東贊送出去的錢就值了,因為李治的意願才是代表大唐的,因此李治的想法,直接關乎整個局勢,親手為李義府斟了一杯酒,道:「只要陛下沒有刻意疏遠我,我就心滿意足了。不瞞李侍郎,其實我也願意不繼續打下去了,我們吐蕃也支撐不了太久了,不然的話,我也不會千里迢迢趕來求援。實在是那慕容氏狡詐多變,總是挑撥我們吐蕃與大唐的關係,因為能夠挑起大唐與吐蕃的爭鬥,他們好從中漁利,這才是我擔憂的。」

  李義府笑道:「陛下英明神武,又豈能會輕易受人挑撥。」

  「那是,那是,是我多慮了!」祿東贊長鬆一口氣,道:「只要陛下還重視與我吐蕃的關係,我們吐蕃也願意試著與吐谷渾休兵之戰。」

  李義府大喜,道:「大相此話可當真?」

  祿東贊點點頭道:「我怎敢騙李侍郎,不過出於慕容氏反覆無常的性格,我們也不敢立即就退兵,但是我們會儘量減少衝突。」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李義府鬆了口氣,道:「難得大相如此深明大義,我敬大相一杯。」

  祿東贊瞧他這表情,心裡明白了,大唐其實非常害怕他們此時出兵,心中已有計較,舉杯相迎,這酒杯都還懸在空中,他突然又嘆了口氣。

  李義府一愣,問道:「大相何故還嘆氣?」

  祿東贊苦笑道:「我與李侍郎一見如故,凡事能夠說得清清白白,要是陛下能夠讓李侍郎來跟我談,那真是再好不過。哦,我不是說韓侍郎不好,只是韓侍郎太年輕了,與韓侍郎交談,我心裡總是有些不安啊。」

  李義府目光閃爍了幾下,嘴上卻呵呵道:「陛下這麼安排定有陛下的道理,來來來,我敬大相一杯。」

  「不敢,不敢!」祿東贊謙虛兩句,心中卻道,韓藝,這可真是對不住了,非我小覷你,只是你這人太精明了,和你打交道,就怕會吃大虧。

  這氣氛真是越喝越是歡快。

  直到傍晚時分,李義府醉醺醺的告辭了。

  他剛一上馬車離開,一棵大樹後面走出二人來,正是崔平仲和元鷲,也真是巧,他們兩個剛好路過此地,恰好見到李義府從院中行出。

  元鷲皺眉道:「李義府這小人何時與祿東贊勾結上了。」

  崔平仲微微笑道:「剛剛開始。」

  「你怎知道?」

  「祿東贊初到長安,而朝中樞要大臣,除李勣之外,都被撤換了,估計他都不認識李義府、許敬宗等人,而陛下是安排韓藝接待他們,因此我看他定是在韓藝那裡占不到便宜,故此才來找李義府。呵呵,這祿東贊可謂一時雄傑,吐蕃能有今日之強盛,他祿東贊是功不可沒,他跟李義府絕不會志同道合,那麼他與李義府見面,肯定是另有目的。」

  「什麼目的?」

  「這我如何知道。」崔平仲嘆道:「李義府這人雖然精明,但不過是小人之智慧,與祿東贊的大智慧相比,他還是相差甚遠,但願他不要做得太出格了,要是吐蕃這步棋沒有走好,咱們大唐恐怕是後患無窮。」

  元鷲皺眉道:「沒有這麼嚴重吧。」

  崔平仲憂慮道:「別看我大唐如今內外皆是碩果纍纍,天下已無敵手,但擴張的太快,也並非就是好事,版圖雖大,但處處透著隱患,國力強盛的時候,還能掩蓋住這些隱患,可若是一旦國力受損,這些隱患就會立刻暴露出來,反到成為了累贅,其實韓藝的西北計劃乃是上佳之策,趁著國力強盛時,依靠非軍事手段消滅這些隱患,但前提是能夠順利的執行下去。

  另外,東邊還有高句麗,如今的高句麗經過當年太宗聖上的重創,又常年受到我大唐的騷擾,國力遠不如前,可是,高句麗與東突厥舊地接壤,東突厥舊地又是是我大唐掌控最薄弱的地區,因此不管是出於仇恨,還是戰略考慮,我們大唐理應先消滅高句麗,不消滅高句麗,是很難以徹底統治東突厥舊地。

  故此,此時此刻,是決計不能跟吐蕃開戰的,否則的話,縱使勝,我大唐也必將走向奔崩離析,可是吐蕃日漸強大,倘若再任由它消滅吐谷渾,那吐蕃可算是徹底統一了高原地區,到時就可以與大唐一較高下了,而且吐蕃占據著地理優勢,它直接威脅到河隴,甚至於關中地區,這一頭猛虎也是不得不防啊。」

  元鷲眉頭緊鎖,道:「那依你之見,我大唐該如何做?」

  崔平仲苦笑一聲,道:「我若能有辦法,那就去當宰相了,又豈會窩囊在這裡,這恐怕需要超群的智慧,才能夠化解這困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