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來跟我一樣,是做過調查的!韓藝道:「不敢,不敢,正是在下。」

  「失敬!失敬!」

  「哪裡!哪裡!」

  虛偽啊!

  一旁大臣心裡同時罵道。

  李治笑道:「大相,朕得這位愛卿與大相一樣,那可都是英雄出少年啊,朕正打算安排韓愛卿帶你到長安轉轉,不知大相以為如何?」

  祿東贊年紀輕輕就出使大唐,並且促使了吐蕃和大唐的聯姻,善於應變,深得李世民的喜歡,都想招他為婿,只是祿東贊非常忠於松贊干布,婉拒了李世民的好意。

  日!敢情白裝了。韓藝心裡鬱悶極了。

  祿東贊道:「陛下如此照顧臣,臣真是誠惶誠恐。」說著又向韓藝道:「那就有勞韓侍郎了。」

  「不敢,不敢。」

  韓藝拱手道:「若有招待不周,還望大相能夠多多包涵才是。」

  二人一番虛情假意過後,祿東贊突然又向李治道:「陛下,其實臣此番前來,還有一件要事求助大唐,希望陛下能夠恩准。」

  李治聽著似曾相似啊,道:「哦?不知是何事?」

  祿東贊道:「回稟陛下,我主剛剛即位時,吐谷渾的慕容氏欺我主年幼,屢屢對我吐蕃用兵,掠奪我吐蕃百姓,搶奪水源,臣懇請陛下念及我吐蕃上下臣民對於大唐陛下的忠心,給予我們一些援助。」

  第1081章 世界的主宰

  此話一出,不少大臣皆是顯得有些錯愕,這跟諾曷缽說得是截然相反啊!

  當然,也有不少人早已預料到了,因此顯得非常淡定。

  李治微微皺眉,道:「可是河源郡王跟朕說,是你們吐蕃一直在攻打他們。」

  「陛下明鑑啊!」

  祿東贊一臉冤枉道:「這挑撥離間,坐收漁翁之利,是慕容氏一直以來慣用的手段,周邊鄰國無不受其害。當年我主剛剛即位時,吐谷渾暗中唆使白蘭部挑釁我吐蕃,掠奪我吐蕃牧民的水源、草原、牲口、人口,我主由於剛剛即位,內政尚未穩定,而且也顧忌到吐谷渾與大唐的關係,故此一直隱忍,可是他們不但不懂得退讓,反倒還變本加厲,不僅是白蘭部,甚至於吐谷渾也經常在與我吐蕃的邊境處滋擾我吐蕃生活在當地的百姓。

  到後來,我主是忍無可忍,於是決定出兵討伐白蘭部,希望能夠敲山震虎,可哪裡知道吐谷渾趁機進犯我吐蕃邊境,向我們宣戰,導致我們不得不與吐谷渾開戰,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吐谷渾挑起的,虧他們還有臉惡人先告狀。此事陛下可派人前去調查,臣若有半點虛言,臣不得好死。」

  韓藝聽得暗自皺了下眉頭,這祿東贊果真是如傳言一般聰明。

  其實這番話唯一的一個重點,就是那句「我主剛剛即位」,因為李治同樣也面臨過這樣的問題,他剛即位時,阿史那賀魯就叛亂了,這能夠引起李治的共鳴,這話說得真是充滿了智慧。

  果不其然,李治皺了皺眉,還真有些相信祿東贊的話。

  韓藝眼看李治情不自禁的就要落套了,立刻站出來道:「吐蕃大相,就算如此,可我聽聞你們對於吐谷渾一直占有優勢,為何還要向我大唐求助?」

  李治微微一愣,也好奇的望向祿東贊。

  這個臭小子!祿東贊暗罵一句,嘆了口氣道:「這定是那諾曷缽說得,要真是如此的話,那我也犯不著來給陛下增添煩惱了,其實我們與吐谷渾作戰,雙方是各有勝敗,雖然我們勝多敗少,但其實我們也有難言之隱,我們吐蕃是以一倍的兵力在對吐谷渾作戰,我們的補給面臨很大的困難,我們吐蕃的農耕遠不及大唐,如此消耗,我們也難以承受,故此希望大唐能夠援助我們。」

  李治點點頭,道:「你們吐蕃與吐谷渾都是我大唐的藩國,我們大唐實在是不願意見到你們兵戎相見,朕希望你們雙方都能夠罷兵,大家以和為貴,正好諾曷缽也在,如果你們願意的話,我們大唐願意出面調解你們之間的恩怨。」

  祿東贊聽得心中一喜,臉上卻滿是無奈,嘆道:「陛下有所不知呀,我主並不想與吐谷渾為敵,實在是那慕容氏狡詐多變,陛下也應該對此有所聽聞,他們在處於劣勢時,便會低頭求饒,可一旦有機會,他們便會立刻撕破盟約,其人不可信也,我吐蕃與大唐接壤千里,都不曾有過任何爭鬥。為什麼吐蕃與吐谷渾卻是爭鬥不休,就是因為他慕容氏太過奸詐,反覆無常,我甚至還聽聞他們還妄圖挑撥吐蕃與大唐的關係,一旦吐蕃與大唐關係破裂,吐谷渾便可坐收漁翁之利,他們西可掠奪我吐蕃的水源、草地,東可進軍隴西,掠奪大唐的百姓和財富,其心可比豺狼虎豹。」

  李治皺了皺眉頭,沉吟不語。

  祿東贊又道:「大唐陛下,我吐蕃絕非是覬覦吐谷渾的土地,只是非常害怕他的詭計多端,挑起大唐來對付我們,如果陛下願意援助我吐蕃的話,我主願意甘當大唐的身前卒,到時吐谷渾的土地盡歸大唐,我吐蕃毫釐不取。與大唐做鄰居,那是我吐蕃的幸運,我吐蕃上下都非常崇尚大唐文化,百姓亦可可向大唐百姓學習,還望陛下恩准。」

  李治笑道:「吐蕃大相對於我大唐的友好,朕心裡有數,但是吐谷渾與我大唐亦是聯姻,朕若出兵的話,其餘藩國又會作何想,這也非君子所為,朕還是希望你們兩方能夠化干戈為玉帛。」說到這裡,他也知道祿東贊不會輕易的善罷甘休的,再談下去,只怕多說多錯,具體事宜應該交由臣子去談,於是又拿接風洗塵為由,宣布早朝結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