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躲在後面學習的鄭善行和張大象那是受益匪淺呀,韓藝基本上沒有說幾句話,就讓竇衡和鄒鳳熾這兩個奸商啃下這一塊爛骨頭。

  第1078章 求援

  談判其實談的就是時機,同一筆買賣,在不同的時機下,會談出兩種完全相反的結果來,為什麼竇衡、鄒鳳熾會這麼爽快的答應下來,就是因為拖下去,他們只會虧得更多,如今他們都接了一筆這麼大的單,怎麼能將時間耗費在這瑣碎的事情上面。

  但是韓藝不急呀,反正你們已經上了賊船,下也下不去了,肯定要聽從我的命令啊!

  在談妥之後,竇衡和鄒鳳熾就拉著韓藝跑去工部,到了工部之後,他們才發現,其實看看名單心裡還能夠接受,當看到真人的時候,竇衡、鄒鳳熾罵娘的心都有了,不少的老弱病殘,斷臂斷腿的都有。其實這些人都是在戰場上受了大傷,僥倖活了下來,朝廷也不好意思不管他們,就讓他們在工部做點事,給他們一口飯吃。

  而閻立本也確實夠狠的,主要是他認為朝廷已經對商人夠寬容的了,你們可不能貪得無厭,理應為朝廷收留這些人,不能便宜讓你們都給占了。

  韓藝看了也挺不好意思的,只能安慰竇衡、鄒鳳熾,這斷臂的可以守門,守倉庫,瘸腿的可以刨木頭,做細工,還是可以有用的。

  竇衡、鄒鳳熾心想,這老弱病殘都得拿勞工法案規定的最低工資,這錢我同樣能夠在外面招人,為什麼要招這些人,心裡非常不爽。

  那工部侍郎就直截了當的告訴他們,我們雖然給了你們一些老弱病殘,但是我們同樣也給了你們經驗豐富的工匠,這些可都是我們工部的精英,這個你又怎麼不說了,反正要麼就都簽約,要麼就一個也別簽。

  工部表現的非常強勢,沒有商量的餘地。

  韓藝當然是做老好人,兩邊都勸著。

  竇衡、鄒鳳熾也沒有辦法,只能簽約,虧就虧點吧。

  關於工資都是工部定的,不可能都按勞工法案最低工資定,工部按照這些工匠的能力來定他們應得的工資,因為工匠是很老實,他們可玩不過商人。當然,這個工資其實是韓藝定的,韓藝也不可能讓竇衡、鄒鳳熾他們吃大虧,肯定是在他們能夠接受的範圍內,就是讓他們有些難受而已。

  竇衡、鄒鳳熾已經認栽了,但是他們也不蠢,在契約中規定很多的規矩,你遲到、怠工到一定程度,我們也有資格開除你們,他們要對得起自己拿得工資,我面對你們工部,我是弱者,我也認,但是面對勞工,那我們商人肯定要處於絕對優勢,不然的話,怎麼管理。

  故此,大致上還算是公平的。

  經過一日的爭論,僱傭雙方終於簽訂了勞工契約。

  竇衡、鄒鳳熾趕緊將人領走,這一輩子恐怕都不想跟朝廷打交道。而且他們也沒有太多的時間浪費了,長運這邊,工匠一到位,就立刻開工。洛陽那邊的船塢已經快要建成了,因為這是第二個船塢,不需要去動腦筋設計了,照搬就是了,工程進行的非常快,工匠一趕到洛陽,就基本上可以開工了。

  至此,朝廷得工作是完成了,剩下的就是他們商人之間的事了。

  而與此同時,吐谷渾的河源郡王諾曷缽已經趕到了長安,這倒是讓李治有些措手不及,因為比他預計的要早到七八天,可見吐谷渾的情況是不容樂觀的。

  不過河源郡王入長安,在朝中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關注的人非常少。

  李治還是很給諾曷缽面子,與滿朝文武也在大殿中接見了這位唐太宗一手扶植的吐谷渾可汗。

  「臣諾曷缽懷以至誠的心向尊貴的大唐陛下問好!」

  諾曷缽帶著兩個屬下來到大殿中,恭敬地向李治行了一禮。當初李靖率領大軍征服了吐谷渾,但是出於對吐蕃的憂慮,並未將吐谷渾納入大唐版圖,因為一旦納入大唐版圖,那麼很可能與吐蕃發生衝突,而當時李世民儘量避免與吐蕃發生衝突,一心對付草原,故此是選擇扶植諾曷缽上位,給予吐蕃與大唐一個緩衝地帶,但是李世民在位時是非常照顧諾曷缽,還在長安給他立了石像,也表示大唐對於吐谷渾這個戰略要地的重視。

  韓藝打量了下此人,身材魁梧,生得也是非常英武,看上去倒還真是那麼一回事,但估計就是一個繡花枕頭。

  「河源郡王快快免禮。」

  李治伸手示意,隨即又跟諾曷缽寒暄了一會兒,問問弘化公主的情況,當初唐太宗將宗室淮陰王李道明之女封為弘化公主,賜婚給諾曷缽,這弘化公主可是唐高祖李淵的親侄女,唐太宗的堂妹,而且據說也是才貌雙全,難得的好女子。

  一番寒暄過後,諾曷缽又道:「臣這番前來,特地帶來了五十匹我吐谷最名貴的青海駒,謹獻給大唐陛下。」

  群臣微微一驚,尤其是那些武將,這可是大手筆呀,這青海駒日行千里,早已經揚名天下,這一般來說,送個幾匹就已經夠意思了,而這一回諾曷缽直接送五十匹,可能連老本都拿出來了。

  李治卻只是淡淡一笑,道:「河源郡王真是有心了,但是我們中原有句話喚作,君子不奪人所好,這青海駒對於你們部族的百姓是非常珍貴的,因此朕不能收,但是河源郡王的心意,朕是非常感激。」

  委婉的拒絕了,而且從語氣來看,這絕不是客套話。這要是李世民肯定就收了,因為李世民是非常喜歡名馬的,但是李治愛好真不多,他認為你這馬給我,也沒啥大用,最多也就是賞給臣子,但是對於吐谷渾而言,意義重大,而且,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