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義府問道:「那這得要多少錢?」

  韓藝笑道:「不瞞李侍郎,如果這錢是要我戶部全部包了,那我絕對不會說的,現在是吐谷渾來求我們,他們是否要支付一些錢財,我們不可能免費幫助他們,我是打算吐谷渾與我們大唐各出一半,我相信吐谷渾不會拒絕的,很簡單,這仗打輸了,他們可就什麼都沒有了。」

  李治稍稍點了下頭,但眉宇間的掙扎反而更加濃烈了。

  韓藝道:「這還只是其次,我們也可以順勢駐兵在吐谷渾,保護他們,吐谷渾也確實需要保護,這樣一來,等於我們可以實際控制吐谷渾,平衡吐蕃對於我們的地理優勢,雖說援助肯定會損耗國力,但是前前後後算下來,我們得到的要更加多。但是我們如果不援助吐谷渾的話,也許不會有什麼事情發生,但是倘若有事發生,我們大唐將會承受十倍,甚至百倍的損失。」

  許敬宗立刻道:「韓侍郎此乃危言聳聽,一旦發生戰爭,你敢確保戰爭會你如你預想的那般進行麼?」

  韓藝愣了下,道:「這下官倒是不敢保證!」他對於吐蕃的了解,完全是在於西北作戰時,得來的消息,因為當時可能會跟吐蕃發生一些衝突,他前面說的話,都是因為他太緊張西北了,一點點風吹草動,他都能驚出一身冷汗來,但是他隱隱認為,吐蕃這時候動手,絕不簡單。

  李治眉頭緊鎖,幾番權衡過後,才開口道:「朕即位以來,一直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而且中原百姓經歷了太多的戰爭,朕實在是不願做出改變,讓百姓又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韓侍郎之言,只是建立於吐蕃要興兵消滅吐谷渾,但是目前來看,這個消息還未得到證實,不過韓侍郎說得也有道理,我大唐也不得不防,因此朕認為我們大唐還是以調解為主,儘量平息這一場爭鬥,今日的商議就到此為止吧。」

  「陛下聖明!臣等告退。」

  韓藝、許敬宗等人齊聲說道。

  最終,李治還是沒有給出答案,對於用兵,李治一直是非常謹慎的,他絕對算是一位明君,他非常清楚如今這種休養生息的政策令大唐蒸蒸日上,他希望可以保持這個政策延續下去,就不太想興師動眾,勞民傷財,但是韓藝的這一席話還是讓他非常猶豫了,因為這一戰可能會整片地區都牽扯進去,包括中原地區,他心裡那是非常糾結。

  出得兩儀殿,韓藝故意放慢腳步,來到李勣身邊,笑聲道:「方才真是多謝司空出言相助。」

  「呵呵!」

  李勣就用一種非常平淡的笑聲回應了他。

  李勣哪裡聽不出韓藝是在故意揶揄他,你也太膽小了,你自己本就想打,又不敢作聲,總讓我當你的代言人,你要堅持援助吐谷渾,那李治肯定會偏向我們這一邊的。言外之意,就是你去慫恿一下李治。

  由此可見,韓藝非常緊張李治的這個抉擇,因為這真的直接關係到整個西北計劃,如果讓吐蕃達到目的了,那麼他的所有計劃都將擱淺,西北邊就很難完全控制了,他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讓李治點頭答應援助吐谷渾。當然,他在乎是他的政治利益,李治也有他的政治考量,不能說誰對誰錯,一旦開戰,天知道會發生什麼。

  因此他也不敢將話說滿。

  ……

  李治猶豫不決的回到了後宮,又將這事告知了武媚娘,因為很多話他不能跟李勣他們說,但是他能跟武媚娘說。

  武媚娘目光閃爍著,過了半晌,才道:「陛下,臣妾總結了一下,大臣們的意思是,究竟該不該援助,就看吐蕃的目的是什麼?」

  李治點點頭,道:「不錯!但是韓藝也只是一面之詞,他沒有足夠的理由說明吐蕃攻打吐谷渾是針對我大唐的,而且吐蕃也不一定就能夠打贏這一戰,如果不是的話,那麼他們兩個自相殘殺,我大唐全力發展國力,此消彼長,我大唐將會壓制住吐蕃。可如果真如韓藝所言,那麼西北一旦失控,東面也有可能失控,我大唐將會面臨非常大的危機。其實朕確實應該儘量避免後面這種情況出現,那對於我大唐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但是如今我大唐國力正處於快速上升期,朕真不願在這時候興師動眾。」

  武媚娘道:「既然如此的話,何不由吐蕃的計劃來決定我大唐下一步該怎麼辦?」

  李治問道:「你這話是何意思?」

  你怎麼能讓吐蕃的計劃來決定我大唐的政策。

  武媚娘道:「臣妾的意思是,等祿東贊和河源郡王來了之後,陛下就嚴詞告誡祿東贊,不准對吐谷渾發動全面戰爭,你們小打小鬧,我們可以不管,但是不能讓戰火燒到我大唐邊界來,如果祿東贊答應了,那麼證明他只是針對吐谷渾,可是若是祿東贊陽奉陰違,不惜違背陛下的旨意,那就證明他對吐谷渾動兵不僅僅是為了領土或者仇恨,肯定還有更大的陰謀,那陛下就得好生考慮一下了。」

  李治點點頭,道:「這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多謝陛下誇獎!」

  武媚娘微微一笑,又道:「可是陛下,既然西北如此重要,朝廷應該更加重視一些,不能等到吐蕃動手了,才來做準備,陛下還是應該做兩手準備,儘早穩定住西北的局勢,不要給吐蕃任何有機可乘。」

  李治饒有興趣道:「那不知你有何看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