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義府一聽,不對呀,我是要抹黑韓藝的,怎麼反倒幫了韓藝一把,金行不就是韓藝的麼。忙道:「陛下,官商勾結也不是沒有的。」

  韓藝笑道:「金行憑的就是信譽,靠信譽賺錢,如果金行要貪錢的話,何不直接將別人存進金行的錢據為己有就是了,犯得著去跟官員同流合污麼,如果此事讓朝廷知道,那金行就徹底完了,想當初那些鄉紳要整垮金行,金行在那麼困難的情況下,都不敢損害自己的信譽,一文錢也不少的將錢給了百姓。」

  許敬宗心想如果這麼做的話,戶部就不能故意拖延俸祿,那麼戶部的權力不增反減,立刻道:「老臣也覺得這非常有道理,朝廷可以將官員的俸祿也交予金行撥發。」

  李治卻有這意思,這樣也可以監督戶部。

  韓藝心裡哪能不明白許敬宗在打什麼主意,道:「許大學士說得,我也其實想過,但是目前金行的規模還做不到。」

  許敬宗笑道:「是做不到,還是韓侍郎不想做。」

  「是真做不到。」

  韓藝道:「這麼做的話,首先一點,朝廷得先將錢撥入金行,金行才能準時將錢發給官員,可問題是官員是調動的,或增多,或減少,或升,或降,升一級俸祿差很多,除非朝廷一次性撥兩倍於俸祿的錢給金行,然後每一次調動,都得派人來金行告訴金行的人員,這樣才能保證良好運轉起來,但是這太麻煩了。而且官員的錢,一般誰敢動,關鍵在於文吏和勞役,如果陛下准許的話,可以將這部分人的錢由金行代發,因為他們的錢不多,調動也少,而且可以減少戶部的壓力。」

  李治點點頭,道:「這倒是值得考慮,你回去之後上一道詳細的奏章上來。」

  「微臣遵命。」韓藝拱手道。

  許敬宗也鬱悶了,他本來是藉此要削弱戶部的權力,結果不但沒有達到效果,反而又幫了韓藝一把,和李義府相覷一眼,那神情別提多搞笑了。

  第1036章 股份制度

  雖然唐朝的官營要比私營強大N倍,但不是說官營都是壟斷的,只是私營沒有形成而已,唐朝對於商品是不壟斷的,都是採取開放式,唐朝開放到什麼地步,哪怕是銅礦,也只是官府有優先權,官府不做的話,那麼百姓也可以搞,所謂的官營就是為皇室和朝廷準備的,產品都是內銷的,與私營是兩條平行線。

  這是韓藝最欣賞的一點,因為朝廷只要壟斷,私營就不可能發展的起,私營不可能幹的過朝廷的。

  他的北巷沒有李治的支持,恐怕倒了一萬遍了。

  韓藝之所以不贊成官營,倒也不是說他痛恨官營,他只是站在財政的角度上來看這一點,官營確實難以盈利,這錢是國家的,不撈那是傻子,可這筆糊塗帳又會令戶部非常難堪。好比皇帝要蓋個宮殿,戶部出錢,這錢出了也就出了,也看不到任何利益,各個有關部門都會借著皇帝的威名,索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戶部能不給嗎,這又不是買賣,這是政治,這是官場,韓藝也不能做主。可是到時皇帝一看帳目,挖槽,戶部一片赤字,又怪戶部,財政怎麼這麼糟糕,你丫會不會管錢。

  弄到最後,反倒是戶部遭罪。

  官營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國家,而是統治階層,他們可以從中撈很多,而且極大的阻礙了私營的發展。

  因此韓藝一早就打算,將船塢給私人去弄,等到他們發展起來,再來收他們的稅,那戶部就是穩賺不賠,只是韓藝沒有想到會這麼突然,他預計的是西北工程結束之後,再來專注搞這船塢的事。

  李治答應的理由也很簡單,避免隋煬帝的悲劇,而且也不想官員變得腐敗,因為他自身沒有什麼愛好,他不需要花什麼錢。

  ……

  「閻尚書,真是抱歉,我方才不是含沙射影,只是這事是存在的,我也是為國家考慮,還請閻尚書多多見諒。」

  等到李治他們走後,韓藝就向閻立本道歉,方才他那麼說,最委屈就是工部。

  閻立本何許人也,豈會在乎這些,笑著搖頭道:「無妨,無妨,韓侍郎盡心盡力為國家著想,而且這也是事實,我怎會怪罪韓侍郎。」

  二人說話間,忽聽得一陣爽朗的笑聲,二人回頭一看,只見李淳風走了過來,他朝著韓藝道:「韓侍郎,你沒有忘記我這位徒弟吧!」

  韓藝趕忙拱手道:「豈敢,豈敢,這韓藝可擔待不起。」

  閻立本道:「這船塢能夠造成,李太史可也是功不可沒。」頓了頓,他又道:「不過李太史高風亮節,不讓閻某人提及此事,閻某真是汗顏。」

  他是工程方面厲害,但是數學的話,那還是李淳風厲害,李淳風幫了很大的忙。

  李淳風風輕雲淡道:「閻尚書言重了,我只是怕有人彈劾我逾制之罪,畢竟這可是你們工部的職權,只要成功了,李某人就心滿意足了。」說著,他又向韓藝道:「不過韓侍郎,賢者六院已經都準備好了,你什麼時候去看看。」

  「天啊!」

  韓藝一拍腦門,很是抱歉道:「李太史勿怪,我這一回來實在是太忙了,恐怕要過些天,我才有空去看看。」

  李淳風笑道:「這我明白。」

  閻立本又道:「韓侍郎,如果將船塢出售的話,那麼工部又會多出一部分工匠,這些工匠又該如何安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