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藝見她笑靨如花,心中的成就感蕩然無存,坐起身來,將酒杯放在邊上,伸出手將蕭無衣攬了過來,讓她坐在自己的腿上,情不自禁道:「無衣,你真是漂亮的讓我窒息。」

  蕭無衣謹慎的看著他道:「你是不是又做了對不起我的事,你先說,我再說原不原諒你。」

  「天啊!」

  韓藝一頭栽入蕭無衣懷裡,在那兩座高聳的玉峰中間輕輕拱著,嘴裡哭訴道:「夫人,為什麼你每回都將我的肺腑之言看成是內疚之言。」

  蕭無衣只覺胸前一陣酥癢,暈生雙頰,一手推開他的腦袋,一語雙關道:「那——那你確實一肚子的壞主意,讓人防不勝防。」

  韓藝抬起頭來,急急問道:「比如我當初天真的相信你,懷疑自己的味覺,結果一夜上了七次茅房?」

  蕭無衣臉上一紅,道:「我——我那也是跟你學的。」

  韓藝好氣好笑道:「在那之前,我很老實的,我正是因為受到你的影響,才變得今日這模樣。」

  蕭無衣將臉偏到一邊,道:「我可沒有這本事,你分明就是被雷給打壞腦袋了,少賴在我頭上。」

  這話還真沒錯。韓藝笑呵呵一笑,在她白皙的臉頰上親了下,輕輕抱著她,感慨道:「真是對不起,其實我回來之後應該在家好好陪陪你的,但是我——唉……有些時候,尤其看到這麼美麗動人的你,我真不知道自己是得到的多,還是失去的多。」

  在他看來,家是非常神聖的,但是他卻沒有做到,他和蕭無衣始終還是聚少離多,這讓他有些迷茫,究竟他做的是對還是錯。

  蕭無衣一怔,心中既是感動,又是傷感,輕輕靠向韓藝懷裡,道:「這是你欠我的,可是要還的。」

  韓藝非常認真的點點頭,道:「一定還,如果這輩子還不完,那就下輩子繼續還。」

  正當這時,忽聞外面有人說道:「姑爺,皇后派人來,讓人現在入宮一趟。」

  不是吧!我剛剛才許下這麼莊重的誓言!韓藝一臉鬱悶的望著蕭無衣。

  蕭無衣站起身來,道:「看來你下輩子也很難還清了。」

  韓藝淚眼汪汪道:「那可以透支下下輩子麼?」

  蕭無衣抿唇一笑,「少貧嘴了,快些去吧!」

  「啊——!」

  韓藝仰面哀嚎一聲,從臥榻上蹦了起來,將蕭無衣摟了過來,狠狠在她的香唇上親吻了一下,道:「為夫去去就來。」

  ……

  御花園!

  韓藝與武媚娘漫步在草地上。

  「不管你這一回是有心的,還是陰差陽錯,陛下都得好好感謝你。」武媚娘一邊走著,一邊笑道。她跟韓藝倒是不需要遮遮掩掩,是個什麼就是個什麼。

  韓藝道:「皇后言重了,為君分憂,乃是臣的本分,又怎敢言謝。」

  武媚娘道:「可是你也因此得罪了滿朝文武,我可是聽說,那些勛貴們都恨你入骨,原本你立下大功回來,本應該風光無限的,可是將來你在朝中可是四面楚歌啊。」

  韓藝呵呵道:「從一個被人忽視的田舍兒到一個受盡王公貴戚憎恨的三品大臣,可見臣的地位已經提高了不少。」

  「你還真是看得開!」

  武媚娘一笑,但她已經習慣了,韓藝就是這麼一個灑脫的人,全然不會在乎這些事,可以說是我行我素,但隨即又是輕嘆一聲,道:「不過原本這個問題是可以不存在的,這一次只能說是成功,還談不上完美。」

  就知道你不是特意叫我來安慰我的。韓藝道:「皇后指的是太尉吧?」

  武媚娘點點頭,道:「這本是一次絕佳的機會,可終究太尉是棋高一著。你知不知道,其實陛下下達的詔令,其中有七成都是太尉給的建議。」

  我當然知道!韓藝一愣,驚愕的望著武媚娘。

  「陛下在幾日前曾見過太尉。」武媚娘嘆了口氣,眯著眼道:「如此一來,陛下不但沒有清除太尉在朝中的勢力,反而因此韓瑗、來濟都深受其益,如今陛下已經決定對於韓瑗、來濟網開一面了。」

  這反差太大了,武媚娘很難接受。

  韓藝嘆道:「太尉畢竟當了三十年宰相,經歷過無數次大風大浪,這一次的危機也許在他面前,就顯得有些稀鬆平常了。」

  「不!」

  武媚娘黛眉一皺,目光突然變得凌厲起來,「我不這麼認為,經驗、才智只是其次,太尉這一次贏在了地利之上。」

  韓藝一愣,道:「皇后此話怎講?」

  武媚娘道:「其實陛下最先找的還是司空,是司空建議陛下去找太尉的,可見司空也非常忌憚太尉,可是太尉早已經閒賦在家,褚遂良、柳奭被貶,韓瑗、來濟亦失去了權力,陛下又掌控著京城十六衛軍,可即便如此,不管是陛下,還是司空,都對太尉懷有敬畏之心,你有沒有想過,是什麼讓太尉保持這麼強大的威懾力?」

  李治最先找李勣,可見李治也動了心思,如果李勣慫恿李治直接開戰,那麼李治可能就不會見長孫無忌,武媚娘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其實李勣也很畏懼長孫無忌。

  韓藝微微有些冒汗,他隱隱猜到什麼,道:「不知皇后以為是什麼?」

  武媚娘道:「這幾日我一直在思考這事,可是思來想去,結果都只有一個,就是長安身處在關中,而太尉代表的是關中貴族的勢力,長孫家、於家、楊家、元家、趙家、獨孤家、宇文家等關中貴族在關中盤踞數百年之久,勢力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這給予了太尉極大的優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