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藝道:「根據前幾日,陛下在朝堂上的那一番舉動,顯然陛下已經動了肅清朝堂的念頭,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陛下可不想再受制於人了。太尉以為陛下能否成功呢?」

  長孫無忌低眉沉吟半晌,道:「在這一年期間,陛下提拔了不少文臣武將上來,盧國公的事你也心裡也明白,再加上李勣那老狐狸在旁護航,只要陛下下定決心,無人可擋。」

  韓藝笑著搖搖頭。

  長孫無忌道:「怎麼?難道你認為陛下不會成功?」

  韓藝道:「只要我請得一人出山,陛下便不會成功。」

  長孫無忌驚訝道:「何人?」

  韓藝嘴角一揚,道:「就是太尉你。」

  第1010章 釜底抽薪

  說到這裡,饒是長孫無忌不免也是大驚失色,道:「你——你做這麼多事,就是要讓老夫出山?」

  韓藝這麼一說,那事情就非常明顯了,明顯就是先讓李治引起眾怒,然後讓長孫無忌出來振臂一呼,收攏人心,集中關隴集團,對李治發起反擊,那結果會是怎樣呢?

  長孫無忌不敢想下去,這太恐怖了,再也忍不住了,沉聲道:「你可知這樣一來的話,老夫必須要跟陛下爭一高下,那不管誰勝誰敗,我大唐必將四分五裂,你有沒有想清楚這後果?」

  雖然李治如今在面對長孫無忌已經占得優勢,因為這關隴集團就盤踞在關中,而長安也在關中,李治也在關中,要知道這一次關隴集團的主要成員都沒有參與其中,參與的多半是一些勛貴和外戚,以及一些貴族官吏,一旦關隴集團和他們聯合一起,然後又跟李治正面開火,那這後果就太可怕了。哪怕是李治贏了,肯定個是慘勝。

  韓藝忙道:「太尉勿要激動,我如今剛剛加封同中書門下三品,又豈會做這等事,而且我忠於大唐,絕不會做出傷害大唐的事。」

  長孫無忌臉色稍稍緩和了幾分,道:「那你此話又是什麼意思?」

  韓藝道:「我只是想說明一點,太尉你哪怕是不在朝中,以太尉你的影響力,陛下也不得不忌憚你三分。因此一旦陛下想要肅清朝堂的消息傳出去,那些勛貴外戚一定會非常恐慌,可是他們沒有一個領頭人,唯有太尉夠資格來領導他們,到時候只要太尉悄悄讓人放一點風出去,他們肯定會立刻去找太尉。」

  長孫無忌皺眉道:「你這麼做不是要置老夫與險境麼,老夫當年好不容易才暫時讓陛下打消對老夫的疑慮,如今來這麼一出,不是提醒陛下,老夫在這裡,始終對陛下是一個極大的隱患麼?」

  「難道太尉你不說,陛下又不知道麼,就算陛下對太尉放下了戒心,那皇后、許敬宗他們了,如果他們認為太尉你沒有威脅,那他們為何急著要對付太尉,可見他們不打算放過太尉你。」韓藝笑道:「既然如此,還不如將計就計,利用這一點,來打擊皇后他們的囂張氣焰,並且取得陛下的信任。太尉,在面對陛下的時候,你可以採取退讓的方式,但是面對李義府、許敬宗等人的時候,可不能一味的退讓,如果對方咄咄逼人,必須要給予反擊,讓他們感到害怕,該強的時候還是要強,這軟硬皆施,才是最合理的方式!」

  長孫無忌越聽越糊塗了,暗想,難道自己真的老了!道:「你就別賣關子,你究竟想怎麼樣?」

  韓藝解釋道:「我方才只是那麼一說,太尉你都這麼激動,可想而知,一旦這種情況真的發生了,那麼陛下肯定也會感到忐忑不安。然而陛下話已經放出去了,如果只因有人去請太尉你出山,就嚇得退步,那誰人都會想,還是太尉你這棵大樹下好乘涼。

  事情鬧到這一步,陛下也是退無可退,我估計著,陛下一定會親自見太尉一面,試探一下太尉你的意思。如果太尉你到時全力支持陛下,並且替陛下出謀劃策呢?」

  長孫無忌眼一睜,頓時恍然大悟。

  韓藝道:「一切的一切都是有人故意在挑撥陛下和太尉之間的關係,太尉你是一直忠於李唐皇室,而且還是太尉在陛下最為困難的時候,扶了陛下一把,陛下會懷以對於太尉的內疚,同時太尉是陛下的舅舅,這外甥有難,向舅舅求助,此乃天經地義之事,這也體現出親情的意義。同時陛下為了報答太尉鼎力相助,自然就不會去記怪韓瑗和來濟。」

  長孫無忌皺眉道:「可是這樣一來,那也只是能夠保住韓瑗、來濟,而武媚娘、李義府他們再無後顧之憂,他們還是能夠清除老夫在朝中的勢力,扶植自己的勢力,此消彼長,等到他們再來對付老夫的時候,老夫恐怕已經是砧板上的魚了。」

  韓藝笑道:「難道陛下在得到太尉的支持後,不會向太尉詢問意見麼。太尉號稱天下第一聰明人,只要讓太尉張口,要做到既讓陛下滿意,又能保存自己的勢力,應該不是一件難事。」

  這的確不是什麼難事。可是長孫無忌還是非常心虛,這弄不好那真的誰也無法控制住,沉吟道:「這只是你猜測的,萬一陛下因此而感到憤怒,亦或者受人慫恿,要將老夫斬草除根,那可就得不償失了,這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韓藝笑道:「肯定會有人慫恿陛下,但是陛下肯定不會這麼做的。」

  「為何?」長孫無忌愣了下。

  韓藝道:「這道理非常簡單,像對付太尉你這樣的人,要麼不出手,要麼就一擊致命,決不能給太尉你喘息之機。一旦狀況發生了,是那些大臣先去找太尉的,換而言之,主動權其實是在太尉手裡的,一旦陛下決心要除太尉,太尉都不需要開口,那些大臣必定會拼死擁護太尉的,因為他們知道,陛下連太尉都要除掉,何況他們,這覆巢之下無完卵,擁護太尉就是保自己的命,他們沒有退路可退了。如今局勢對陛下這麼有利,陛下不可能願意輕易冒這麼大的險,陛下只是想肅清朝堂而已,這事從一開始就不是針對太尉你本人的,因此陛下一定會先找太尉談一談,實在是沒有辦法,才會選擇那下下之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