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是他莘國公!」

  韋思謙突然指著竇孝慈道。

  竇孝慈又驚又怒道:「你血口噴人!」

  李治沉聲道:「御史中丞,雖然御史可以望風上奏,但是莘國公可是功勳之後,你若拿不出證據來,朕可也治你的罪。」

  韋思謙朝著竇孝慈道:「敢問莘國公,你在下坡鄉以南的一傾良田是什麼田?」

  竇孝慈臉色一變,道:「你——你少在這裡混淆視聽,我們如今說的韓藝的案子。」

  「這就是我從韓藝的案子中發現的。」韋思謙道:「此事皆由佃農而起,那我們當然要調查那些佃農,卻因此發現了那片良田。」

  李治好奇道:「御史中丞,朕越聽越糊塗了,那片良田究竟有什麼問題?」

  韋思謙道:「回稟陛下,那片良田本是下坡鄉一些鄉民的口分田,可是因為當年征伐高句麗時,下坡村的不少鄉民戰死沙場,留下了那些寡婦老孺,根據我朝均田制,寡婦可授田三十畝,而我關中地區是狹鄉,一般寡婦只能分得十畝地,其實按照我朝制度而言,她們的丈夫都是為國捐軀,理應給予一些厚待,就算不給,口分田也應該歸還朝廷,可是臣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朝廷的口分田為何變成了莘國公的永業田了。」

  那些剛準備出來彈劾韓藝和韋思謙的大臣,趕緊將話吞了回去,差點沒有咬著舌頭,當即脫出一身冷汗來。

  竇孝慈已經是滿面大汗,惶恐不安的望著李治。

  李治聞言,笑著點點頭道:「這回大軍凱旋歸來,朕的將士們都立下不世之功,朕本想從關中地區多賜一些田地給他們的,卻沒有想到關中地區已經無田可賜,只能從其它地方封賞田地給朕的將士們,原來是這樣啊!」

  「臣罪該萬死,臣罪該萬死。」

  竇孝慈撲通一下,跪在地上。

  李治瞧了他一眼,笑道:「愛卿乃功勳之後,何罪之有,想當年你父親,哦,也就是朕的姑父,跟隨父皇南征北戰,後又出將入相,為我大唐立下汗馬功勞,理應得到朝廷的禮遇,別說一頃良田,就是一百傾也理所當然。想來愛卿定是因為朝廷對你父親的封賞不夠,配不上你父親的功勞,甚覺委屈,故此才這做的,這情有可原啊。朕聽了心中甚是慚愧,我大唐功勳之後竟淪落到如此地步,去跟寡婦搶田地,這地就當朕補償給你們竇家的,你拿著朕親批的詔令代朕跟你父親說一聲抱歉,以慰你父親在天之靈。」

  這話說得,竇孝慈那臉紅的早上的太陽一樣,都能照亮朝堂,恨不得找一個地洞鑽進去。

  哪怕是楊思訥、高履行這等功勳之後,都覺得臉上發燙,心想,自己要是竇孝慈,撞死算了,免得丟列祖列宗的臉。

  李義府暗自慶幸,自己沒有上一道奏章去彈劾韓藝。

  而韓藝則是忍不住豎起大拇指,這真是文化人,罵人不但不帶髒話,而且全都是誇讚的之言,但聽著卻要人命。這激勵了韓藝奮發圖強之鬥志,一定要讓自己的兒子做功勳之後。

  「拿筆來!」

  李治手往旁邊一伸,張德勝手忙腳亂的將筆給遞了過去。李治接過筆來,道:「韋中丞,將那塊良田的具體位置,具體畝數告訴朕。」

  韋思謙立刻將詳細數據報了上去。

  李治當場就寫了兩道詔令,先將一道交給韋思謙,道:「這一傾良田是朕還是晉王時,父皇賜給朕的,你拿去給下坡鄉的鄉民吧!」

  韋思謙接過詔令來道:「微臣遵命!」

  李治又將另一道詔令遞給張德勝,道:「交給莘國公。」

  張德勝拿著詔令,都替竇孝慈感到羞愧,好生尷尬的送到竇孝慈面前。

  竇孝慈跪在地上,頭都抬不起來了。

  李治道:「怎麼?愛卿還是不滿?」

  「臣沒有不滿,臣——!」

  「那就謝恩吧!」

  「臣叩謝陛下。」

  竇孝慈頭也不抬,接過詔令來。

  李治目光一掃,道:「各位愛卿還有何事要當庭面奏嗎?」

  刷刷刷!

  不少人都將頭低了下去,他們都是功勳之後啊!

  李治道:「既然各位愛卿都沒有話說了,那朕就來說上兩句吧!」

  第1001章 伴君如伴虎

  「來人啊!將東西抬上來!」

  「喏!」

  李治一聲令下,只見六個御前侍衛抬著三個大木箱子入得殿來。

  李治道:「打開!」

  聽得砰砰砰三聲響,三個大木箱子全部打開來,但見裡面儘是一卷卷奏章。

  李治忽然站起身來,走到中間來,目光從群臣臉上一一掃過,最後落在那一箱箱奏章上面,帶著一絲苦笑道:「朕登基以來,一直渴望像父皇那樣,廣納諫言,讓朝政變得更加清明,因而常常鼓勵你們這些大臣上奏,若利於江山社稷,則獎之,若言之不當,則勉之。可是在很長的一段時日,上奏的人數也沒有變多。直到半月多前,你們奏章如雪片般的飛到兩儀殿內,朕甚是欣喜呀。」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道:「然而,卻令朕非常失望。我大唐剛剛消滅西突厥,版圖之大曠古爍今,本應有許多重要的大事要商議的,可是你們卻因為幾個佃農,一連上了上千道奏章。這讓朕明白了一個道理,你們心裡只存著自己的利益,而江山社稷在你們心中真是微不足道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