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者說,蛋糕就這麼大,你們這些功勳之後將蛋糕都分了,那我的人怎麼辦?

  如果想要完全的自己做主,那麼就必須削弱這些既得利益者,從根本上打擊這些門閥貴族。

  但是既得利益者,本來就是掌權的人,李治也是顧慮甚多,因此他並沒有明確表態,等到第二日,李治便將此事正式立案,交由御史台去調查,因為韓藝是官員,糾察官員,乃是御史台的職責。

  崔府!

  「咳咳咳!」

  崔義玄畢竟七十來歲,古人活到這年紀,那絕對相當於後世的一百多歲,身體自然是一年不如一年,韋思謙來到御史台之後,崔義玄就漸漸將一些事務交給他來處理,京兆韋氏,可也是名門望族,是一個階層的。

  「崔大夫,你還好吧?」

  韋思謙見崔義玄躺在床上,面色蒼白,精神不佳,甚是關切。

  「都是老毛病了,沒事的。」

  崔義玄擺擺手,又問道:「此事你如何看?」

  韋思謙道:「這事要真說起來,韓藝並未有半點過錯,而且是非曲直一目了然,無須調查什麼,陛下心裡也清楚,但陛下還是交予御史台調查此事,這都是因為彈劾韓藝的都是一些王公貴族,陛下不得不採取行動。可是下官認為,咱們御史台應該秉公處理,可不能冤枉了任何人,否則的話,咱們御史台將來何以服眾?」

  崔義玄瞧了眼韋思謙,知道這傢伙也是一個死腦經,不然的話,當初也不會蠢到為了一塊跟他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去的田地,跑去彈劾當時的大紅人褚遂良,以至於後來被貶,可是這事不能這麼看,思忖半晌,道:「昨夜陛下可有詢問你的意見?」

  韋思謙點點頭。

  崔義玄道:「那你是如何說的?」

  韋思謙道:「下官自然就是論事。」

  「就事論事?」崔義玄道:「也就是說你站在韓藝這邊?」

  韋思謙道:「下官只是站在對的一邊。」

  崔義玄沉吟片刻,道:「此事我還得考慮一下,你先回去,暫時不要輕舉妄動。」

  韋思謙微微皺眉,點點頭道:「崔大夫你好生調養身子,下官先告辭了。」

  韋思謙走後,崔義玄立刻將崔戢刃給叫來了。

  「從父喚戢刃來是不是因為鳳飛樓招聘一事。」崔戢刃剛一坐下,就先開口說道。

  崔義玄點點頭道:「你如何看?」

  崔戢刃道:「侄兒認為那新城縣公做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咱們崔家決不能站在他們那邊。」

  崔義玄皺眉道:「此話怎講?」

  崔戢刃道:「陛下當初為何要對付太尉,主要是因為太尉權力過大,危及皇權,可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陛下受夠了太尉的說教,陛下從小到大都對太尉言聽計從,但是不代表陛下喜歡如此,陛下想要自己做主,想擺脫這些說教。那新城縣公為了幾個佃農就跑去陛下那裡告狀,不用說,他一定將他父親宇文士及出來給搬了出來,這可是陛下最為反感的,陛下連活著長孫無忌都不怕了,還會怕死去的宇文士及麼?」

  「你說得很有道理,我也是這麼想的。」

  崔義玄點點頭,話鋒一轉,道:「可是那些權貴亦非善類,他們中間很多人與我們崔家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其實我非常後悔昨夜沒有去,否則的話,這差事興許就不會交給我們御史台了。」

  崔戢刃道:「為何?」

  崔義玄又將韋思謙說得那些話告知了崔戢刃。

  「這樣就更加能夠說明陛下是向著韓藝的。」崔戢刃微微眯眼,道:「但是從父說得也有道理,那些王公貴族可也不是好惹的,既然如此的話,那侄兒認為只有一個辦法可行。」

  「什麼辦法?」

  「拖!」

  崔戢刃道:「依我之見,韓藝這回不會輕易收手,不然的話,他就招個一千來人阻喝一下那些人便行了,犯不著一口氣招五千人,我們御史台就先拖著,讓他們自己去解決。」

  崔義玄點點頭,道:「這事你就代表我跟韋中丞一塊去處理吧。」

  ……

  鳳飛樓。

  雖然李治是站在韓藝這一邊的,但是韓藝也知道這些人都不是好惹的,他們會持續給李治施壓,變數還是會出現的,因此他不可掉以輕心。

  韓藝問道:「桑木,現在招聘是什麼情況?」

  桑木道:「已經快要突破三千人了,當初那些針對我們金行的鄉紳家的佃戶,有八成都被我們給挖來了,他們這些大地主占得都是良田,多半都在一塊,省了我們許多事。」

  韓藝點點頭道:「秋收之後,他們就正式成為我們的工匠,一下子來了這麼多人,你必須要妥善處理好,這事我等會會給你們具體的章程,你照著上面辦就是了。」

  桑木道:「我知道了。」

  韓藝點點頭,又向沈笑問道:「金行的貸款情況如何?」

  沈笑興奮道:「光這幾日就貸出了一千六百多貫,那些個地主真是好狠,看上五文的利息也符合朝廷規定,可是這利滾利,越欠越多,就佃農每年賺得那點錢,永遠都不可能還完,咱們這兩文利息都是給定死的,但凡欠錢的佃農都來在這裡了,其實這對咱們也好,至少咱們沒有虧,不然得話這錢放在金行裡面那可得吃利息。」

  聽著很是心酸呀,堂堂銀行,竟然害怕存錢,韓藝嘆了口氣道:「目前是我們金行最難熬的時期,只有等到我的作坊全部運轉之後,我們擁有足夠的資本,那才是金行走向正軌的時候。」說到這裡,他突然想起什麼來,道:「對了,元家可有佃戶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