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藝道:「利用商業去推廣我大唐文化。」

  「商業?」

  李治微微一愣,推廣這些應該是朝廷做的,跟商業有個屁關係。

  韓藝突然也愣了愣,忙道:「陛下,說到這商業,微臣有件非常迫切的事,要向陛下稟告,事關我大唐江山。」

  這話好生嚇人啊!李治忙道:「什麼事?」

  韓藝道:「陛下,微臣在研究阿史那賀魯反叛一事上,發現我大唐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可能會給我大唐帶來滅頂之災。」

  「什——什麼問題?」

  李治都給嚇壞了。

  韓藝道:「就是我朝的均田制度。」

  第973章 全國商品化

  均田制!

  毋庸置疑,絕對是唐朝的國制!

  唐朝能有今日,全憑均田制!

  均田制怎麼會破壞大唐的江山社稷呢?這不是在搞笑麼!

  李治對於韓藝這種聳人聽聞的說話方式有些不滿,稍有不悅道:「這話又從何說起?」

  但這是韓藝前世留下的職業遺產,老千多半都是這種調調,不聳人聽聞怎麼去下套,道:「微臣在西北的這些日子,看到許多人都因為戰爭而家破人亡,非常慘,所以微臣一直在思考,如何杜絕這類事再度發生,但是反叛、割據多半來自於人的野心,這是難以避免的,但是光有野心還不夠,他需要糧食和人。

  而我朝為了施行均田制,避免百姓遷移,因此各州縣其實都是封閉式的,想要從一個縣到另一個縣,這需要很多手續的,這就造成了一種現象,就是百姓都能夠自給自足,不需要依靠任何人,往大了說,州縣也能夠自給自足。這就是最可怕的,因為如此一來,任何一個州縣就能夠隨時形成割據的態勢,沒有哪個州縣需要依靠朝廷,因為他們都能夠自給自足,而且兵都是直接來自各州府的農民,一旦朝廷對於地方的管控有所鬆動,那就非常危險了。」

  李治眉頭深鎖。

  這話卻有道理!

  安祿山能夠形成割據,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太封閉了,經濟不流通,百姓只認識安祿山,你皇帝是誰,跟我半毛錢關係,安祿山要當皇帝,我還有可能成為首都的子民了。

  這細思極恐呀,李治越想越害怕,問道:「那你以為該當如何?」

  「全國商品化!」

  韓藝道:「讓百姓流動起來,讓商品流動起來,好比如說西北產馬,養馬就好了,供應全國,江南產糧食,那種糧食就好了,讓它們形成一種供需關係,有馬沒有糧,你造不了反,你有糧沒有馬,也不行,還有布匹,沒誰願意光著屁股去造反,那也不行,要想兩者皆有,得從西北打到江南去,關鍵沒有糧食能支持那麼久嗎?

  而且一旦形成全國商品化,百姓的心中就是存以大唐,而非州縣,消息也來得更加靈通,不會出現閉塞的現象,無法形成割據的現象,因為每個州縣就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

  李治搖頭道:「不行,不行,如果百姓都流動起來了,那誰還會去種田啊!另外,如此一來,府兵制便會遭到破壞。」

  「微臣去啊!」

  韓藝笑道:「百姓流動起來,為的是什麼,還不就是討口飯吃,種地要是能夠賺錢的,大家都不要土地,都給微臣好了,因為這樣一來糧價肯定會漲的,微臣再花錢將他們請回來種地就是了,地是最寶貴的,因為是無本買賣,沒有商品可以生商品,但是地可以生糧食,沒有人會放棄種地的。至於府兵制麼,本就不是長久之計,府兵制畢竟不是職業軍人,只是一群農夫,他們的戰鬥力不行的,一旦好些年不打仗,府兵制必然也會瓦解,而且生活一旦安逸下來,他們也會逃役的,誰都怕死,這是人性。」

  李治聽著覺得很有道理,他也想變,他要立新,可問題是,韓藝提出的這些建議太新,改得都面目全非,誰敢保證,就能成功,如今國泰民安,犯不著冒這險。

  韓藝也知道李治聽完就拍板決定,他只是想給李治一個思想準備,他的經濟計劃馬上就要開始了,先下個套在這裡,於是道:「陛下,微臣非否決均田制,沒有均田制就沒有如今的大唐,但是均田制是誕生於我大唐最弱的時期,均田制只是適合窮國家,一旦國家富裕起來,必定會求變的,這當徐徐漸漸,但是針對突厥,必須要利用商業去推廣我大唐文化和我大唐的制度。」

  李治一聽,對呀,可以先去突厥那邊試試,好的話,我再拿到中原用,畢竟還是以中原為主,道:「那你倒是詳細說說看。」

  韓藝道:「不知陛下可有知道微臣那一份牧場協議。」

  李治笑道:「要是沒有這份牧場協議,朕真的會拿你治罪,你這一招的確非常妙,朕也非常認同。」

  韓藝道:「微臣讓他們簽訂牧場協議,其一是為了暫時先穩住他們,其二是給予朝廷一個介入西北事務的理由。牧場協議是朝廷推動的,朝廷就必須為此負責,那麼朝廷肯定要派人去駐紮在當地,負責主持公道,這不就是官衙的職務嗎?但僅憑這一點還不夠,微臣還向那些部落承諾,朝廷會讓人去興建驛站,開通商路,給予當地百姓帶去繁華。陛下可將這些工程都交給商人去做。」

  李治好奇道:「修路、興建驛站,朕倒是不反對,為何要讓商人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