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今日天公作美,陽光明媚,一路興來,鳥語花香,聞夠了馬奶味的將軍們,是拼了命的深呼吸,還是那熟悉的味道。

  被軟禁多日的程咬金終於出了馬車,上了馬,他沒有犯法,不跟王文度一樣,雖然自甘被軟禁,但還是大總管來得,還得他去跟李治打招呼了,可是他卻一點威風凜凜的氣勢都沒有,看上去倒是像似奔赴刑場的。

  行得兩個時辰,來到了玄武門前!

  一眼望去,那傢伙,人山人海,文武百官一字長蛇陣排開,中間是一輛四匹駿馬拉著的龍攆,兩邊都是百姓。一般來說,這玄武門是不准百姓來的,但是李治特別允許百姓前來迎接他們凱旋歸來的將軍們。

  可是因為這種情況在唐朝是非常常見的,貞觀後半段,唐軍幾乎是所向無敵,已經見慣不怪了,因此百姓臉上也沒有那種喜極而泣的激動之情,有得只是一種自豪感,肅然起敬。因為唐朝先滅東突厥,如今又滅西突厥,等於是將整個北方民族都給打敗了,簡單來說,老子就是天下第一,而且是名副其實,身為唐朝百姓,那是非常自豪的。

  實在是當代沒有火藥,不然的話,必須鞭炮齊鳴,鑼鼓喧天。

  非常之盛大!

  這都是李治要求的。

  為什麼?

  這都是因為他爹李世民!

  有個這麼牛的爹,對於兒子不見得都是好事,因為很難走出李世民的陰影,人家一說李治,那就是李世民、天可汗的兒子,但是李治不想被人這麼稱呼。而李世民的成名作那就是滅東突厥,報了一箭之仇,而一戰,原本只是去平叛的,但是經韓藝這麼一搗鼓,就把西突厥都給端了,這就不得了了,李治心裡當然想,今後史冊就會寫,李世民滅東突厥,我李治滅西突厥,父子旗鼓相當。

  這也是目前為止,他唯一能夠拿出手來,跟李世民相提並論的事。

  這必須大吹特吹!

  因此他搞得特別盛大,恨不得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比我那兩個哥哥強多了,當初選我是正確的。

  隊伍行至離李治的龍攆還有百步遠,將領全部翻身下馬。

  李治也激動的從龍攆跳了下來,快步迎上,臉上堆滿了開心的笑容,當皇帝的時候都沒有這麼開心,因為他當皇帝的時候,還是挺危險的,全靠長孫無忌撐著他。

  「罪——!」

  程咬金見到李治來了,就準備行禮,開口就是罪——!

  「哎!」

  李治趕緊扶著程咬金,神色顯得有些緊張,呵呵道:「老將軍此行真是勞苦功高,朕感激涕零,肺腑之言,無以言表,在宮中已經備好宴席,為老將軍接風洗塵!」

  程咬金一臉苦逼,「陛下!」說著又要跪。

  李治撐著他,就是不讓他跪下去,也沒有再搭理他,而是朝著後面的將士道:「各位將軍,快快免禮。」目光在人群中搜尋,突然看到隊伍後面一道鬼祟的身影,眼中閃過一抹笑意,又道:「各位將軍為我大唐立下汗馬功勞,朕重重有賞。」

  不說廢話,賞!

  將軍要得就是這句話啊!個個都激動不已。

  一番致詞過後,又是文武百官高呼萬歲,李治就拉著程咬金的手,往城內走去。

  但是兩個人表情是截然不同,李治是真開心,笑得不得了,程咬金是真不開心,連請罪機會都不給他,真是太殘忍了,又見群臣向他道賀,擠出來的笑容,那比哭還要難看。

  大臣都看在眼裡,心裡都清楚是怎麼回事。

  入玄武門,來到太極宮,宴席已經置辦好了,大臣們紛紛入座。

  李治又和文武百官舉杯敬向程咬金這些功臣們。

  敬完之後,李治毫不吝嗇的讚美之詞,誇得那真是沒邊了,旁人若是不知,以為個個都是李靖來得,他不傻,夸這些將軍,不就是夸自己,肯定不會吝嗇啊!

  場面功夫做足之後,李治突然嚷嚷道:「特派使可在?」

  從「遠方」傳來一個聲音,「微臣在!」

  「你上前來!」

  「是!」

  韓藝從「遠方」走到中間來。

  李治面色嚴肅地問道:「你可知罪?」

  韓藝立刻道:「微臣知罪!」

  李治道:「那你說你所犯何罪?」

  韓藝哭喪著臉道:「微臣不小心弄丟了陛下的詔令,實在是罪不可赦,還請陛下責罰。」

  砰!

  李治一拍桌子,怒容滿面道:「豈有此理,朕下達過無數道詔令,還從未有人弄丟過,你倒好,朕委以重任給你,你竟然將朕的詔令都給丟了,險些誤了朕的大事。」

  「陛下!」

  劉仁願站了出來,道:「還請陛下寬恕特派使,此番出征,若沒有特派使,我軍恐難以取得大勝,是特派使領導我們取得大勝的。」

  蘇海政、趙旭、周智度等一干大將們全部站出來為韓藝說話,他們現在對韓藝那是心悅誠服,不但帶領他們打了勝戰,還給他們將功勞給立全了,一個都沒有落下,包括分贓,打了一個痛快仗回來。

  李義府、許敬宗相覷一眼,眼中滿是鄙夷之色。武將就是武將,沒腦子。

  為什麼李治急著問罪韓藝,很簡單呀,掩蓋自己的過失。韓藝立了大功,這道詔令沒有它也得有,要是韓藝犯了大錯,就算有這道詔令,他也不會承認的。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王文度那詔令是假的,必須是假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