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藝聽得低眉沉吟起來,心想,這程咬金表面上大咧咧的,好像什麼都不放在心上,但是心裡卻比任何人都看清楚一些。

  如今程咬金的地位是非常尷尬,他雖然看上去是中立的,是忠於李治的,但其實不然,他一直以來跟關隴集團的成員都非常好,什麼李靖、于志寧、侯君集、尉遲敬德、長孫無忌等人都跟他關係不錯,他其實也是關隴集團的一員。如今李治將關隴集團壓下去了,長孫無忌也交權退位了,但是長孫無忌其實不掌兵權,唯有程咬金握有兵權,而且程咬金經歷了玄武門之變,以及後來的諸王爭儲,又是他保衛李治登基,他在長安禁軍中威望最高,李勣也比不上。

  如果李治不信任他了,那麼李治不可能還讓他掌管長安的十六衛軍。

  但是程咬金不是一般的人,那是開國功勳,戰功赫赫,地位非同小可,當今世上,唯有他能夠與長孫無忌、李勣拼一拼,李治要處理他,非常麻煩,要是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隨意撤換的話,會引起軍中的不滿。

  如今軍中最為流行的說法,就是王文度嫉妒蘇定方的功勞,因而偽詔。

  這種情況也不是不可能,這人一旦嫉妒起來,那真的什麼也幹得出,但是一般人不會做這蠢事的,偽詔可是大罪,而且這紙是包不住火的,回去就極有可能真相大白,可見這密詔極有可能是真的。

  但是皇帝傳密詔給王文度的用意是什麼,韓藝認為不太可能是來幫倒忙的,因為這一仗對於李治而言,意義重大,因此韓藝覺得王文度還是有嫉妒之心的,現今的功勞都與他沒有多大的關係,大功肯定是程咬金的,下面就是蘇定方,他此時拿出密詔奪權,一旦他的策略成功了,最大的功勞就是他的了。

  可這只是韓藝個人認為,這皇帝讓程咬金領兵出征,卻暗中授予王文度密詔,這難免會讓人多疑。

  如果程咬金不遵從的話,萬一有一個差錯,那就是違抗聖旨,基於當前朝中局勢,這一來,說不定真的會掀起腥風血雨,許多開國元勛都會受到牽連,包括程咬金這麼大一家子人。

  程咬金不敢賭啊!

  因此他選擇遵從皇命。

  韓藝道:「可是若縱虎歸山的話,將將患無窮,到時又得派兵來征討,這可不是串門,我大唐將士來此一趟,就會有無數性命犧牲,難道老將軍願意見到這一切發生?」

  程咬金嘆道:「我是臣子,臣子就得服從君主的號令,除非——!」

  韓藝道:「除非什麼?」

  「除非你也有陛下的詔令。」程咬金的目光閃爍著狡詐。

  「我撒尿去了!」

  韓藝頭一偏,轉身離開了,心裡大罵,這老狐狸,想拉我下水,門都沒有。

  程咬金也真是算計到骨子裡面去了,他說這麼多話,就表達一個意思,我是忠於李治的。不管怎麼說,韓藝是李治的人,程咬金再欣賞他,也不會給他掏心掏肺,他想明哲保身,但他又想慫恿韓藝上去。

  可韓藝真是一個押糧官,來這裡就圖一點功勞,本都應該功成身退了,他的前途一片大好,怎麼可能出這風頭,當真不要命了麼。

  只可憐那些大唐將士,在這大雪天,推著輜重進軍,已經毫無士氣可言了。

  韓藝看在眼裡,憂在心頭,只嘆這人心叵測啊!

  幾日過後,大軍來到了一個名叫恆篤城的地方,這還未開打,城內的粟特胡人開城請降,也就數千人而已,如今這局勢,還打個屁呀,東突厥亡了,西突厥也是奄奄一息,當然是歸順大唐。

  這對於唐軍而言,也算是一種安慰吧,因為這要打起來,還真不一定,畢竟現在唐軍士氣非常低落。大軍入得城內,稍作整頓。

  韓藝喜歡各地的風土人情,他也沒有什麼可整頓的,於是帶著小野四處逛游,這突厥的城鎮,自然無法跟大唐相比,光城牆就不知道矮了多少,充其量也就一土城,但是風土人情還是挺有觀覽的價值。

  「特派使,大總管讓過去議事。」

  正當韓藝興致正高時,一名士兵急忙忙走了過來,向韓藝說道。

  「讓我去議事?你沒有搞錯吧?」

  「這是大總管吩咐的,卑職怎敢弄錯。」

  這老狐狸真是惦記上我了!韓藝點點頭道:「我這就去。」

  他心想我不接招就是了,你能奈我何。

  來到城中最大的屋內,只見裡面坐了不少人,這些將軍見韓藝來了,還顯得有些驚訝,他們是要準備商量下一步計劃,韓藝來幹什麼。

  程咬金也沒有做聲。

  韓藝往門口的椅子上一坐,你們愛咋地咋地。

  那些將軍們見程咬金、王文度都未說話,也就由他去了。

  會議剛一開始,蘇定方就站起來質問王文度道:「副總管,如今我軍聽從副總管的建議,集結大軍,結陣前行,可未見敵人來攻,反而導致我軍士氣不振,馬餓兵疲,此時若敵軍前來,我軍即敗。」

  他已經豁出去了,他沉寂了二十多年,就等著這次大戰能獲得足夠的功勳,誰知道到手的功勞就要這樣被生生斷送,萬一軍敗搞不好回京之後還會擔上不小的罪名,這怎麼能不讓他心急如焚?反正他五十來歲,沒有什麼可怕的了,大不了也就是一死。

  不少將軍紛紛點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