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現在也不需要他監督了,夢兒她們都已經可以比他還要強了,而且大家都將這話劇當成了是一種興趣愛好,包括小胖,都是樂於其中,氣氛非常好,這也是為什麼韓藝始終不願意搬出北巷的原因。

  時隔多日,《少年孔子3》終於登上了鳳飛樓的舞台。

  但是這一回沒有前兩回轟動,畢竟士族子弟沒臉來這裡了,因為少年孔子講的是賢者六學,而如今士庶鬥爭激烈,賢者六學被歸為寒門的學問,貼上了階級標籤。雖然崔戢刃揚言哪怕是在制科裡面,也要勝過寒門,但終歸不太好意思來,來的人清一色的寒門,他們當然得擁護自己的學問。

  毋庸置疑,老套路!

  只是裡面涉及的內容改變了,不再是浮力,而是槓桿原理。

  就是講魯國因為打仗,要造船,但是船塢是宋朝發明的,直到現在,工匠得泡在水裡造船,更加不跟後世一樣,直接到廠里造,畢竟到廠里造,運不到水裡去,這就導致工匠下半身腐爛,十分殘酷。

  看到這裡,不少寒門子弟都深有感觸,因為隋煬帝就幹過這事,這是無法避免的,現在也是如此,只是現在沒有像隋煬帝那樣大規模造船。

  大家就有了期待,孔子能不能解決這事。

  當然能,不能演來幹啥。

  孔子就出現,建議國王不要這樣,但是國王不肯,我只要船,你有本事就讓他們別在水裡造船。

  最後孔子就利用槓桿原理,配上滑輪,讓國王一個人都能將船從岸上拉入水裡。

  套路不變,高潮依舊!

  如今孔子在眾人心中,已經是裝逼打臉的高手了。

  但是這一回不同,以前的萬有引力和浮力,都是理論知識,想要用於實踐,還為時尚早,但是這一回是實實在在的大問題呀!

  現在造船那叫一個苦逼呀,得在水裡造,還得讓人守著,怕被水給沖走了,勞民傷財,一直困擾著歷朝歷代,要這麼簡單的話,那真是太好了。

  大家都很好奇,這船真的能夠這麼造嗎?

  而且這一回也非常奇怪,說得非常籠統,沒有像前兩回那樣,將原理仔仔細細的說出來。

  小胖他們也不知道,他們只管演,至於這原理,他們不感興趣。

  唯有韓藝一人知道。

  關於少年孔子3的劇情很快就傳出去了,這立刻引起非常多的人關注,因為大運河的開通,導致船隻一直都非常吃緊,尤其是大貨船,也極其受到重視,因為南北通行需要船,不管是朝廷,還是民間。

  可是韓藝在這時候突然失蹤了。

  咚咚咚!

  「請問你找誰?」

  「我乃工部侍郎丘行淹,有事找皇家特派使。」

  「哦,我家小藝哥出門了。」

  「不知特派使上哪去呢?」

  「這小人不太清楚。」

  ……

  咚咚咚!

  「請問你找誰?」

  「老夫乃工部尚書閻立本,有事找皇家特派使。」

  「哦,原來是閻尚書,失敬失敬。不過——我家小藝哥出門了。」

  「還未回來嗎?」

  「沒有!」

  「那你可知特派使何時回來?」

  「這小人不太清楚,我家小藝哥最近一直忙著找地建作坊了,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回來。」

  ……

  蕭府!

  「喲!閻兄大駕光臨,銳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蕭兄言重了。今日立本前來,是有事想向蕭兄求助的。」

  「不知是何事?」

  「敢問蕭兄的那位佳婿可在府上?」

  「韓藝?」

  「正是。」

  「他好幾日沒有來我這了,不知閻兄找小婿有何事?」

  「唉……不就是造船的事麼,蕭兄你也應該聽聞了吧。」

  「倒是略有耳聞。」

  「若是真能如你那位佳婿所言,那真是太好了,我一直想找他問清楚,可是偏偏找不到人。」

  這韓藝上哪了!

  第930章 必須組團

  皇宮!

  「陛下,自有大運河開通以來,南北交通,越發依賴水路,尤其是從江南運送糧食來北方,這水路可以說是不二選擇,因此自太宗聖上起,朝廷就開始大規模建造船隻。可是如今的造船術較比前朝未有所突破,工匠們還是必須泡在水裡造船,這對於工匠的身體損害極大。而且,還得防著沒有造好的船隻被水給沖走,必須時時刻刻讓人在旁守著,可謂是勞民傷財,而且建造的非常慢,一直以來這個問題都困擾著工部。」

  只見一個五十來歲的老者站在殿內,一臉鬱悶的向李治說道。

  此人正是工部尚書閻立本。

  唐朝一方面吸取隋朝的教訓,儘量避免大興土木,勞民傷財,讓百姓都去種田,休養生息,但是另一方面又想造船,因為這時期江南剛剛起來,南北交通對於國內政治實在是太重要了。

  總之,就是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

  那麼工部夾在其中就非常為難了,一方面朝廷要求增多船隻,朝廷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主,但另一方面,工部也得估計工匠們的身體健康,不能跟隋朝那樣弄,萬一激起民憤,朝廷又是拿工部出來平息民憤,真是里外不是人,這也是為什麼閻立本得知這消息立刻去找韓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