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當這時,門外又響起了敲門聲。

  韓藝道:「進來。」

  只見季瓜走了進來,他先是瞧了高履行一眼。

  韓藝問道:「什麼事?」

  季瓜道:「韓小哥,西市張家想以他們家粥的秘方從咱們金行抵押貸五十貫錢。」

  關於技術抵押的問題,太新穎了,這需要敏銳的目光去判定這個東西能否賺錢,現在的人少有這種遠見,因此一般還是得韓藝拍板。

  「粥!」

  韓藝微微皺眉。

  高履行笑呵呵道:「你難道不知道麼,老張家的粥可是出了名的美味呀,而且還非常便宜,生意一直以來都非常好,可是他為什麼來借錢?」

  韓藝一愣,道:「這我好像也聽小胖說過,他的粥不如西市張家的粥好喝,難道就是這個張家?請他進來吧。」

  「是!」

  不一會兒,就見一個四十歲出頭的中年男人捧著一陶罐走了進來,他剛一進門,見到高履行,嚇得惶恐不已,急忙行禮道:「小人張通見過高尚書。」

  顯然高履行也是他們小店的常客。

  高履行笑道:「無須多禮。老張呀,你生意一直以來都不錯,為何要跑來借錢?」

  張通撓著頭,笑著不語。

  韓藝開口道:「你好,我是韓藝,高尚書問的這個問題,也是我要問的。」

  「韓小哥好!」張通先是微微彎腰,向韓藝行了一禮,隨即道:「事情是這樣的,小店的粥在長安還算是有點名氣,因此很多人來小店捧場,可是有不少的客人住在離小店比較遠坊里,天氣好,那還好說,但是天氣太熱太冷,他們便懶得上小店了,於是小人就想多弄幾個小攤,讓客人不要跑這麼遠來吃。」

  高履行好奇道:「老張,這借錢總歸是有風險的,還得交付利息的,萬一你還不上,可能會連飯碗都丟了,其實你大可再等一兩年,積攢一些錢,犯不著來此借錢。」

  你這是成心拆我的攤子吧!韓藝對於高履行有些無語。

  張通訕訕道:「高尚書說得是,但是——但是小人家的粥賣的很便宜,靠得就是賣得多,多開幾個攤子,我就賺得更多一些,而且如今糧價這麼便宜,小人覺得這是一個好時機。」

  高履行點點頭。

  韓藝一笑,心裡明白的很,這張通玩得就是薄利多銷,手往他捧著陶罐一指,道:「這就是你家的粥吧?」

  「是是是!」

  張通道:「韓小哥要嘗嘗麼?」

  「當然。」

  「是。」

  張通立刻給韓藝和高履行一人倒了一碗。

  白白的粥上飄著絲絲青綠,冒著陣陣熱氣,而且還有一些非常白嫩的肉絲,應該是魚肉來的。

  韓藝品嘗了一口,陣陣暖意沁入心脾,米爛湯稠,雖然魚肉非常少,但是卻非常滑嫩,哪怕是嘗到一絲魚肉,都有一種味覺中獎感覺,令人十分驚喜,咸鮮可口,再加上清淡可口的菜葉,仿佛調和了咸與鮮,讓二者混為一體,但除此之外,還有一絲若有若無的香甜,讓人回味無窮,但又難以捉住這一絲香甜,忍不住想吃第二口,這大概就是這碗粥的特色所在。

  「沒問題!」

  韓藝嘗完之後,當即點頭。

  第920章 金融風暴

  在這短短時間內,金行就做成了兩筆買賣。

  而且極具特色的買賣,一個是遠見,一個是技術。

  高履行知道韓藝金行已經跨出了邁向成功的一步,但是這讓他卻有些憂心,因為農夫相比較起這些商人來,就顯得有些吃力不討好了,辛辛苦苦種糧食,賺得卻遠不如這些商人多,這很不公平,朝廷一直以來都是靠壓制商人,來換取公平,但這顯然不是長久之計,而且也沒法硬性規定,因為朝廷無法做到每個人的土地都一樣多,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衣食無憂,沒有土地的人,只能自求生路,那人家行商,也是無奈之舉。

  該如何提升農夫的利益?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啊!

  高履行懷著一顆憂心告辭了。

  他心懷擔憂,但是韓藝卻是興奮的,尤其是竇衡的到來,讓他發現了商機,於是乎,他又讓茶五將竇衡借錢的消息散播了出去。

  這消息一出,數以百計的百姓,湧向了金行。

  紛紛效仿竇衡,以借據作為合作的前提,先將他們抵押給寺廟、典當行的抵押物贖回來了,又抵押給金行。因為金行不僅利息低,而且非常公道,不像典當行、寺廟那樣,拼命的壓低價錢,因此百姓抵押給金行所貸出來的錢,還能彌補一部分支出利息,真是太划得來了。

  因此金行的手中的不動產,以驚人的速度快速增長。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人效仿張通,開始以技術貸款,不是說古人技術多,而是因為這些技術以前都是埋藏在家裡面的,不怎麼顯眼,畢竟大家都沒有資本去做買賣,隨著金行開放低息貸款業務,這技術仿佛在一夜之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然而,這些人貸款之後肯定要置辦做買賣的用的器具,不是存在家裡,因為這是要還利息的,要立刻用出去,因此金行的錢是嘩啦嘩啦的湧入市場。

  兩市和北巷的生意一下子變得是蒸蒸日上。

  可是問題又來了,因為借錢的太多了,存錢的人又太少了,導致金行內部的現金迅速的降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