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崔平仲道:「如果一下子就結束了,就不符合那些士族的利益,因此他們不會將戰火引向朝中,最多也就是讓人上奏,要求陛下收回成命,但這也是做做樣子的,他們希望越鬧越大,但是要保持斗而不破,所以目前而言,韓藝不會有任何風險,勝負也不會很快就知曉。」

  元鷲道:「但只是目前而已,那以後呢?」

  崔平仲道:「韓藝是你妹夫,你難道還不了解他麼,他是一肚子壞主意,對付他這樣的人,要麼就直接壓死,千萬不要給他任何喘息的機會,壓不死就乾脆別去壓,一旦拖下去,情況可能就會發生變化。我們山東士族向來自視甚高,如今又聯合這麼多大士族,他們就更加沒有將韓藝放在眼裡,只是將韓藝當做自己的棋子。可問題是,這一回分明就是韓藝先挑事的,他若沒有把握,敢這麼做?我相信韓藝的目的也絕不是那麼簡單的,究竟誰是誰的棋子,還不一定啊!」

  元鷲有些擔憂道:「這可是會直接影響到你們崔家,你難道不打算出手?」

  崔平仲呵呵道:「就我這點本事,出不出手都一樣,還是交給戢刃他們自個去面對吧,畢竟他們年齡相當,這也算是棋逢對手,這一出大戲一定會變得非常精彩。」

  第872章 多事之秋

  北巷。

  「唉……真希望朝中那些有識之士,能夠阻止韓藝,這真是太過分了,這禮法豈能說廢就廢。」

  「哼!這韓藝真乃亂臣賊子,他一個農家出身的田舍兒,未讀過幾年書,就敢妄論禮法,真是太不像話了。」

  「誰說不是了。」

  ……

  「倒還別說,我覺得韓藝說得挺對的,臣尚可匡扶天子得失,子為何不能糾正父之過呢?」

  「簡直就是一派胡言。這古人云,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若能一概而論,為何要分三綱,鄭老先生都說了,韓藝那簡直就是強詞奪理,更何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乃是自然形成的,那自然有他的道理,若破壞之,猶如毀天滅地,只怕到時會暗無天日。」

  「自先秦到如今,破壞禮法的事多了去,也沒有見到你說的這麼嚴重。」

  「周朝禮樂崩潰,七雄爭天下亂。秦始皇焚書坑儒,不尊禮法,施暴政,民不聊生。東漢末年,君不君,臣不臣,外戚、宦官當道,後又分三國,年年交戰,百姓苦不堪言,難道這些都不算是天下大亂麼?若人人遵循禮法,豈會發生這些事。哼,道不同,不相為謀,告辭。」

  ……

  「哎!雲景兄,你說韓藝這麼做是為了那般啊?」

  「你沒聽崔老先生說麼,韓藝這麼做,無非就是想升官發財,你可不要忘記他可是一個田舍兒出身,而且他可是出了名的狡猾。」

  「那韓藝這麼做也太自私了,為一己私利,竟不顧國之根本。真是想不通為何陛下會支持韓藝。」

  「呵呵!這你就不知道了吧,皇室歷來就嫉妒山東士族,老想著打壓山東士族,但是人家山東士族好歹也有數百的底蘊,豈會就此屈服,人家寧可不做這官,也不願與皇室通婚,不為名利而動搖,這才是真正的士族。」

  ……

  「你聽聽,都在說韓小哥,真是搞不懂他們,既然如此鄙視韓小哥,為何還要來這北巷?」

  「這還不明白,這北巷鬧騰也不是一回兩回了,前幾次都有許多士族子弟揚言不來北巷了,可是到最後還不是忍不住跑北巷來了,他們還嫌不夠丟臉麼。」

  「都說士族子弟有骨氣,我看也不盡然嗎。我倒是支持韓小哥。」

  「你還別說,我也是支持韓小哥,韓小哥推崇尚賢之風,明顯就是給咱們寒門子弟創造出一條活路來。唉……不過,咱們兩私下說說就得了,莫要讓那些士族子弟聽去了,不然的話可有咱們受的。」

  ……

  ……

  「唉!真乃多事之秋啊!」

  趙四甲瞅著店裡沒啥客人,走了出來,聽見街上的行人竊竊私語,不禁發出一聲感慨。

  忽聞邊上有人說道:「什麼多事之秋,我看是多事之人罷了。」

  趙四甲轉過頭去,見是錢大方,好奇道:「錢老哥,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錢大方道:「你想想看,咱們北巷什麼時候清淨過,這是天造成的,還是人造成的?」

  趙四甲呵呵一笑,道:「你這是埋怨韓小哥?」

  「非也,非也!」

  錢大方擺擺手,道:「我早就習慣了,不瞞你說,我心裡是真的一點害怕都沒有,因為我知道害怕也沒啥用,你看這些客人,也都習慣了,沒有在這裡大吵大鬧了,咱們做咱們的買賣就是了。」

  趙四甲點點頭道:「你說得倒也是。唉……只是這對手一個比一個可怕,總是讓人感覺有些忐忑不安啊!」

  ……

  這一回四大家族似乎也來跟韓藝較上勁了,天天開場論道,興百家諸子,論的就是禮儀、禮法、禮制,禮治。用一套套儒家思想,將韓藝的那一番論調,給駁斥的是體無完膚,他們強調任何禮法都會滋生出極端事例來,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錯不在禮法,而是在於人,當然,他們也將買賣婚姻包裝一下,並且強調禮法讓天下變得更加和諧了,這禮法一旦破壞,天下必亂,到時戰火四起,民不聊生。

  說得非常嚴重,好像是韓藝是魔王轉世一般,會給大唐帶來滅頂之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