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李義府都是如此,出身更好的崔義玄和許敬宗就更加不用說,他們一到場,那簡直就是萬眾矚目呀,同僚們紛紛圍了過來。

  他們可是李治的得力幹將,朝中的大紅人,此時不巴結,那更待何時。

  幾人皆是春風得意,現在是他們享受勝利成果的時候。

  作為李治麾下的四大金剛,韓藝是最晚一個到的,同為四大金剛的韓藝,來到這裡時,卻受到了相當大的冷遇,連個打招呼都沒有,大家看到他還紛紛避開。

  其實要說沒有人想巴結韓藝麼,也是有的,韓藝可也是大紅人呀,但是一來韓藝在這期間幾乎是淡出朝政,與這些大臣沒有任何交情,他也從未經營過自己的勢力,這些活都是李義府他們在做。

  二來,韓藝出身卑微,而且又太年輕了,這裡的大臣個個至少都是三四十歲的人了,巴結一個黃口小兒,這也不像個事。

  三來,讓他們從李義府、許敬宗、崔義玄、韓藝中間選擇,他們肯定會選擇前三人,從目前的態勢來看,韓藝是全方面落敗,再加上韓藝以前與朝中一些大臣就有芥蒂,因此沒有一個人上前。

  不過,這倒是韓藝樂於見到的,他的目標可不在這裡,他與李義府等人的關係越是對立,他就越能獲得關隴集團的青睞,一個人站在後面打著瞌睡。

  隱隱聽得人群中,有人議論道:「真是奇怪,以前冊立皇后,一般都是在後宮舉行典禮,從未說有過讓滿朝文武前來朝見皇后。」

  「這你還不明白麼?咱們這位新皇后可是陛下一手推上去的,當然要與眾不同一些。」

  原來這些大臣來到這裡,就是為了朝見新皇后的,這在以前的禮制裡面是沒有這一條的,是李治親自下的旨,讓百官來此朝見。因為前面談論冊立皇后的時候,是百官聯名上書,那麼這些大臣當然沒有理由不來參加。

  李治這麼做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借武媚娘突顯自己的皇權,當初朕要立這個皇后,你們不是特別反對嗎?朕偏偏要讓這個皇后當得響噹噹。

  為什麼今後武媚娘深受李治的看重,不但讓她代為處理朝政,甚至於連李唐的江山都被武媚娘奪取,武媚娘爭奪皇后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武媚娘要有任何閃失,都會直接損害李治的皇權,廢王立武對於李治,對於整個歷史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然而,這卻讓韓藝有些擔憂,畢竟他將來可是要成為關隴集團的代表人物,目光在人群中搜索了下,發現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都未出席。

  其實韓藝心裡知道,已經打算退居二線的長孫無忌是想來的,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跟李治講和的機會,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畢竟蕭家和王家都已經發配到嶺南地區,褚遂良也都被貶了,他們可都是為長孫無忌在出生入死,而且這也沉重打擊了關隴集團,如果長孫無忌出席的話,那底下的人肯定會不滿的,褚遂良他們都已經英勇就義,你不但不幫他們說話,反而掉過頭來捧武媚娘的馬屁,那也太寒人心了。

  過得半晌,只聽得宮牆之上響起一聲尖破嗓子,「皇后駕到。」

  只見頭戴金冠,身著繡鳳朝服的武媚娘出現在宮牆之上,雲髻高聳、霧鬢低垂、臉似牡丹、美眸流盼、腰似楊柳、儀態萬千,雍容華貴,尤其是那一襲華麗朝服,更增貴氣,再加上那前呼後擁的龐大隊伍,迎風招展的金旗,這眼神睥睨間,那真是母儀天下,皇后之威嚴盡顯無疑。而且,只有她一個人,李治並未出現,顯然,李治不打算來搶武媚娘的風頭,因為武媚娘只要往這一站,就是對於皇權最好的肯定。

  群臣齊齊行禮,高聲向這新任皇后道喜。

  聲勢之浩大,甚至於超過了李治登基的當日,一時間,武媚娘是風光無限,她低目注視著下面的群臣,臉上露出了得意的微笑。這種喜悅只有奮鬥過的人才能明白,像王皇后當初登基時,完全沒有這種喜悅,因為在她看來,那是理所當然的。

  殊不知有一道充滿擔憂的目光也正注視著她,這目光的主人正是韓藝,他心想,武媚娘啊武媚娘,這好事多磨,風雨之後的彩虹也可能是有殘缺的,你玩得這麼大,待會你如何收場哦。唉……你可別怪我無情無義,我與你一樣,也要靠自己去奮鬥。

  第831章 質量勝數量

  武媚娘往宮牆上這一站,可謂是意義非凡啊!

  首先一點,武媚娘的勝利,預示著李唐皇室打破了關隴集團長達上百年壟斷三朝朝政的現象,西魏和隋兩朝就不用說了,要知道還有些歷史專家還認為楊廣三征高句麗就是為了對付關隴集團,雖然這有些陰謀論,但也體現出關隴集團的強大。

  李世民雖然啟用了很多非關隴集團的人士,有山東士族,江南士族,也有一部分寒族人士,但是到了關鍵時候,他還是最相信關隴集團,他臨去世前還是將朝政託付給了關隴集團,因為不管怎麼說,他們李家也是這個集團的,他的曾祖父李虎可是西魏八國柱之一,關隴集團的創辦元老,那當然還是相信自己人。

  其次,打破了貴族壟斷外戚的現象,古代成婚講究的是門當戶對,非常看重出身的,從貴族時代來看,但凡皇后皆是出自各大士族,武家是小姓,按照傳統來看,是不可能當皇后的,但是她做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