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孫無忌閉目輕嘆一聲,如果他一開始就這麼想,也許事情進展不到這一步,正是因為他的大意,不斷對李治採取妥協策略,這才釀成今日之禍,問道:「那你以為老夫該如何應對呢?」

  韓藝一怔,道:「這——這我不知。」

  長孫無忌道:「就算不知,你肯定也有想法,說吧,事已至此,還有什麼是說不得的。」

  「那我可就直說了,倘若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太尉見諒。」

  長孫無忌點點頭。

  韓藝這才說道:「從陛下的動作來看,顯然這一次陛下不會再做出任何妥協,貶走右僕射只是第一步,但這也充分說明陛下對於太尉還是有所忌憚,不敢急於求成,但是毋庸置疑,下一步肯定就是廢掉王皇后,立武昭儀為後,然後開始重用許敬宗、李義府等人,同時,也會慢慢的將太尉的勢力逐出長安,從而達到陛下的目的。至於陛下會如何對付太尉,那我也不清楚。」

  長孫無忌道:「你還沒有說老夫該如何應對?」

  韓藝囁嚅幾回,才道:「太尉,你的地位非同一般,在民間的聲望又這麼高,縱古觀今,宰相走到這一步,若想繼續呆在這個位置上,只能再往前走一步,而且也不能小打小鬧,必須親自站出來,與陛下決戰。太尉還有一優勢,就是太尉自始至終都未出手,不管是陛下,還是大司空,都不知太尉還有多少手段沒有用出來,反過來說,陛下、大司空他們的勢力一目了然。」

  權臣與君主難免會有一戰,除非君主自甘墮落,就好像劉禪與諸葛亮,劉禪不跟諸葛亮爭,那就能很好的相處下去,但是權力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沒有幾個皇帝甘願受人擺布,李治也不甘願受制於人,也可以說,這一戰從一開始就註定不是你死,就是我死,很少有完美的結果。

  要知道長孫無忌都還未出手,他若出手,這威力究竟有多大,沒有人知道,說不害怕,肯定也是假的,哪怕是李勣,在面對長孫無忌的時候,他也要膽怯三分,畢竟這不是打仗,玩政治,他可不是長孫無忌的對手。

  長孫無忌聽後,面無表情,抿了一口冷卻的茶,突然瞧向韓藝,道:「你也贊成這麼做嗎?」

  韓藝遲疑半晌,道:「不瞞太尉,我並不贊成。但是,我非常能夠理解太尉走出這一步,畢竟事情已經發展到這一步了,也沒有太多的選擇。可是我也有自己的原則,我之所以走上仕途,多半是受當年陳碩真造反的影響,我希望能夠盡一點微薄之力,為了我大唐做一點事,即便我身份敏感,也參與到這一次的鬥爭的當中,但是我在這期間,我從未做過傷害大唐的事。不過太尉對我有知遇之恩,我當然也不會站在陛下那邊,我會選擇攜家眷隱退,而且一旦太尉與陛下發生正面衝突,那我的作用其實已經不大了,也希望太尉能夠成全我。」

  長孫無忌瞧了眼韓藝,疑惑道:「你甘願放棄現在擁有的一切?」

  韓藝道:「當然不甘心,我心中也是有抱負的,但我更加不想見到這一切發生,也許在許多年之後,我還會回來的。」

  長孫無忌沉默了半晌,他在思考韓藝的話究竟是真是假,但是從韓藝以往做的事來看,他的確未做過對不起大唐,對不起百姓的事,哪怕是一件都沒有,相反,他做過非常多有益於國家和百姓的事,為此他還得罪了不少人,你很難說他是在說謊,道:「既然你不想,那你可想過阻止這一切發生。」

  韓藝微微一愣,隨即眼瞼低垂,沒有說話。

  長孫無忌道:「方才那話你都敢說,還有什麼是你忌憚的嗎?」

  韓藝眼皮微抬,道:「不知太尉你可有聽過,一朝天子一朝臣。」

  長孫無忌皺了皺眉,道:「你繼續說下去。」

  韓藝道:「只要太尉你坐在這個位子上,對於陛下而言,就是一種無形的壓力,陛下不得不事事都要詢問太尉你的建議,這就與陛下心中所想背道而馳。如果——如果太尉你能夠主動退位的話,或許可以避免這一次風暴。」

  長孫無忌苦笑道:「這種事也不是第一回出現了,但豈有這麼簡單。就算老夫願意退位,但是只要老夫活著,許敬宗、李義府等人就寢食難安,如果讓他們掌權的話,呵呵,老夫更是難逃一死。」

  韓藝搖搖頭道:「陛下的目的,是要自己掌權,李義府、許敬宗等人不過是陛下的棋子而已,如果再讓他們掌權,那陛下又何苦與太尉你撕破臉皮。如果太尉退位,唯一能夠保住太尉的,那就是陛下。然而,當初若非太尉你鼎力支持,陛下恐怕也難以坐上這個位子。所以在我看來,如果太尉能夠主動向陛下認錯,並且勸說那些老臣子逐個退出朝野,將權力交由陛下,我相信陛下不但不會怪罪太尉,還會感激太尉,陛下也絕不會去對一個無權無勢,還幫助過自己的舅舅動手。」

  長孫無忌道:「如果老夫失去一切的話,那豈不是任人宰割,李義府等人,老夫再了解不過了,他們絕不會放過老夫的,就跟老夫不會放過他們是一個道理。」

  韓藝道:「太尉的退位,並沒有失去一切,相反還是保留了自己的勢力。太尉只需和幾個名望頗高的元老大臣退居二線,讓陛下可以在朝中不需要在顧忌任何勢力,可以一展心中抱負,但同時太尉也可以暗中提拔新的人才上來,以此抗衡李義府等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