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藝道:「也許在這過程中,大司空的中立,是兩邊都能夠接受的,而且沒有人敢逼大司空,因為兩邊都怕大司空你站在對方那邊去。但是大司空帶兵打仗這麼多年,目光不可能局限於此,而且大司空生性謹慎,一定會認真考慮在這場爭鬥結束後,大司空會面對怎樣的境地?」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道:「結果無外乎兩種,第一種情況,陛下勝了!那麼陛下不禁就會想,自己在最需要大司空你幫忙的時候,大司空你竟然見死不救,可見大司空與陛下不是一條心的,那麼作為君主,疑心都是非常重的,因此陛下肯定會重新考量大司空是否值得信任,如果結果是不值得,那情況對於大司空就是非常不妙了。

  第二種情況,太尉勝了。也許太尉在某一瞬間會感激大司空的中立,而且太尉對於大司空的相助,並非那麼的渴望。但是太尉勝了,陛下還是陛下,這一點是不會改變的。從人性方面來說,太尉在穩定住陛下之後,難免不會思考,如果當時李司空站在陛下那邊,那情況對於他而言,可是會變得非常嚴峻。而當今朝中唯有大司空你有資本與太尉斗上一斗,那麼以太尉的行事作風來看,估計也很難放過大司空。

  由此可見,中立只是下下之策。」

  李勣眼中閃過一抹贊色,嘴上卻道:「你說得雖然不無道理,但是你畢竟還是太年輕了,不了解朝堂上的險惡,如果老夫不選擇中立的話,早就可以站出來,何必直到方才還躺在床上。」

  韓藝點點頭,笑道:「大司空說得不錯,曾幾何時,我也一度為此感到納悶,但是最近我想通了。」

  李勣眉頭稍稍皺了下,但並未做聲。

  韓藝繼續說道:「大司空之所以從一開始選擇中立,只因為一點,就是大司空你謹小慎微的個性。說一千,道一萬,陛下與太尉始終是舅甥關係,這是不可改變的,相比較起來,大司空你只不過是一個外人,這清官難斷家務事呀,萬一興沖沖跑進去,結果過這坎,人家家和萬事興,大司空的處境豈不是尷尬了。

  所以我料想,大司空之所以按兵不動,主要是在試探陛下究竟是出於皇后廢立的問題,還是另有打算。如果是前者的話,那何必去捲入皇室的家事,這也並非是什麼大事,絕非明智之舉,但是如果是後者的話,可就關係重大,甚至於影響我大唐的命運,大司空就必須站出來了。」

  李勣不露聲色,問道:「就算老夫站出來,你又如何臆斷老夫就會站在什麼位置上。」

  韓藝道:「我聽聞過大司空的一些故事,大司空忠義雙全,當初太宗聖上對於大司空有恩情,將陛下託付給你,大司空不可能坐視不理,而且必定會維護陛下。當然,即便不論忠心,我以為大司空也會選擇陛下,如果大司空選擇站在太尉那邊,那究竟誰做老大,誰做老二,也許大司空你不會計較這些,但是大司空如果跟太尉聯手的話,這實力實在是太嚇人了,縱使改天換日,也說不定啊,而且實力太大,也不好控制,這一步是不想跨也得跨。」

  李勣那慵散的目光突然匯聚在一起,精芒閃過,望著韓藝,沉默片刻,淡淡道:「小子,有些時候鋒芒畢露,未必也是好事。」

  沒有人喜歡裸露在別人面前,更別提李勣這種位極人臣的大臣了。

  「這晚輩當然明白。」

  韓藝笑呵呵道:「但是大司空可別忘記晚輩此刻來的目的,晚輩就是來遊說大司空的,當然得不遺餘力,這世上唯有說客是不能夠藏藏掩掩的,一定要拼盡全力去說服對方,晚輩可沒有見過哪個裝傻充愣的說客能夠成功的。晚輩可是不來顯示自己多聰明,而是來遊說大司空你支持陛下的。」

  「言之有理啊!」李勣笑著點點頭,又問道:「你是陛下的心腹,那你以為陛下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韓藝道:「陛下可是司空你看著長大的,再說為了一個已經屬於自己的女人,去跟當朝第一人作對,這怎麼算都是虧的呀。」

  李勣嘆了口氣,突然道:「你以為這事是對,還是錯?」

  韓藝一愣,避重就輕道:「如果可以的話,我想陛下也不會選擇以此作為突破口,這恰恰體現出陛下如今是多麼的無奈。」

  李勣沉默了下來。

  韓藝目光一瞥,難道他心中還有顧慮?思忖片刻,他突然明白過來,因為李勣不是官宦子弟,而是富家子弟出身,又入得瓦崗寨,沾得一身江湖習性,是一個非常重情義的人,李世民當初確實對他有恩,而武媚娘又是李世民的才人,幫助李治去立武媚娘為後,他難免會覺得這樣做愧對了李世民。

  但是這個問題,是不管怎麼樣,都解釋不通的,韓藝也沒有辦法將這黑的變成白的,所以他選擇了沉默。

  李勣見韓藝沉默不語,點點頭道:「老夫知道了。」說著,他突然問道:「如果老夫方才不叫人喚你回來,你會如何做?」

  韓藝道:「那晚輩會跟陛下說,還是斷了這念想吧。」

  李勣搖搖頭道:「我說得不是這事,而是三日之後,你會怎麼辦?」

  韓藝一愣,隨即道:「晚輩說了,這只是一味藥而已,可不能當真,晚輩的命在別人眼裡興許一文不值,但是晚輩還是看得非常緊,絕不會自尋短見的。」

  李勣笑了笑,「你小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