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褚遂良道:「李司空雖未表態,但是他一直以來都是在外領兵打仗,從未涉及過朝堂上的爭鬥,如果他是支持陛下的,他當時就不應該裝病溜走,我看他還是想保持中立,只要他不偏向陛下就行了。」

  韓瑗、來濟點點頭。

  事實也就是如此,李勣打完仗就兵權歸還給皇帝,每件事都做得非常小心謹慎,不貪功,不攬權,在朝堂絕對可以說是與世無爭,沒有一個敵人,也沒有一個朋友,簡直就是一個完美的臣子。

  ……

  ……

  關於這一輪談判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滿朝文武皆是人心惶惶,仿佛長安城都籠罩在陰霾當中。

  這已經是攤牌了。

  也就是說這一戰不管誰勝誰敗,一場血雨腥風都很難避免。

  而且,不少本來靠向李治這邊的大臣見長孫無忌他們得勝了,心裡怕的要命。

  長孫無忌要是贏了,不可能放過李義府這些人,肯定是秋後算帳,大家心裡都清楚。其實真正投靠李治,亦或者說認為李治才是最後的贏家,是沒有一個人的,兩邊勢力相差太懸殊了,不管是崔義玄、許敬宗,還是李義府,都是被逼著站在李治這一邊的。而韓藝的話,其中就更加曲折了,當時他也沒有太多的選擇。

  只是中間幾件事,讓大家看到了希望,這才有不少大臣偏向李治這一邊。

  ……

  ……

  李治在後宮發泄一通後,也冷靜了下來,你罵天罵地罵褚遂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立刻叫來四大金剛來商量對策。

  李治簡單的將經過說了一邊,道:「你們認為朕該如何反駁褚遂良?」

  李義府他們聽得個個是眉頭緊鎖,要說道理,說穿了,他們也是理虧啊,不可能將黑的變成白的。許敬宗敢在李治面前說天下百姓都推崇武昭儀為後,他敢在長孫無忌面前這樣說嗎,分分鐘就得把他的臉給打腫,說不定還反告他妖言惑眾。

  李義府聽到這結果,汗水淋漓,硬著頭皮道:「今陛下既已開口,那就決不能退縮,一旦退縮,後果會非常嚴重的,陛下必須接著找太尉商量。」

  韓藝暗自點頭,這傢伙真是聰明啊!

  如今他們是輸的一方,如果停止了討論,那麼就代表李治認輸了,這風肯定就會往長孫無忌那邊吹去,辛辛苦苦建立的勢力可能在一夜之間就土崩瓦解,因此就算給他們噴的狗血淋頭,你也得繼續談下去,只要是在過程中,那麼局勢就不至於失控。

  李義府是最著急了,這關乎他全家的性命啊!

  李治皺眉道:「朕也知道,朕現在是問你們,該如何應對?」

  許敬宗站出來道:「陛下,在我大唐每年都有不少人成婚,也有不少人休妻,難道每個人休妻都是根據七去之禮法嗎?臣看多半都有違七去,此乃感情之事,這喜歡與不喜歡,又豈能用道理說得明白,依臣之見,右僕射有些小題大做。」

  李治心想,這你跟我說有什麼用,我總不可能跟褚遂良說,就算沒有道理,我也要休妻,要這麼簡單的話,那就不需要跟他們討論,直接廢后就是了。問題就在於,他們沒有這實力,李治徵求長孫無忌他們的同意,主要是忌憚他們的權力,不是忌憚他們的道理,忽然一眼瞥向站在後面的韓藝,問道:「韓藝,你對此有何看法?」

  韓藝站出來道:「回稟陛下,我以為李侍郎和許尚書說得非常有道理。陛下應該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李治困惑道:「此話怎講?」

  韓藝道:「陛下貴為天子,縱使言語失當,那也沒有人敢說什麼,反正一日不成,就明日再談,明日不成那就後日,天天跟他們談,道理就是陛下喜歡武昭儀,武昭儀有子,皇后無子,至於他們說什麼,陛下不要去聽,陛下只管自己說就是了。」

  李治聽得點點頭,這倒是一個辦法,但轉念一想,不太對呀,這擺明就是無賴的做法,但韓藝說他要以己之長攻彼之短,皇帝的長處就是無賴嗎?想到這裡,他突然沉眉看著韓藝。

  韓藝又道:「微臣曾聽說當年魏公向先帝進諫,常常氣得先帝拂袖而去,但是魏公不舍不棄,追至後宮,充分的發揮了愚公移山的精神,天天找先帝談,十有八九都成了,陛下何不效仿魏公。」

  這話一轉,檔次上來了。大名鼎鼎的魏徵都經常這麼幹,你還擔心什麼。大臣尚且一打一個準,你皇帝要耍無賴,誰擋得住啊。

  李義府、許敬宗、崔義玄都站出來支持韓藝。

  他們沒有太好的辦法,但是他們知道如果李治退縮了,他們就完了,必須讓李治繼續談下去。

  李治思來想去,好像也只能這麼幹了。道:「行了,朕知道了。你們先退下。韓藝,你留下,朕還有件事吩咐你去做。」

  李義府他們互瞧一眼,心中嫉妒的要命。

  等到他們退去之後,李治就道:「明日你早點來,與朕一塊去跟右僕射他們談。」

  韓藝啊了一聲,道:「陛下,微臣恐怕還不夠資格吧?微臣要是去了,會降低這會議的檔次。」

  「這朕知道,朕會安排你站在屏風後面,你不出聲就是了。」

  我不過就是謙虛一句,你還當真了,這種家常會議,我還不屑參與了!話雖如此,但是韓聽得就更加糊塗了,困惑的望著李治,我不出聲你讓我去幹什麼,做筆記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