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想這很難做到,畢竟這些佃農都習慣生活在自己的鄉村裡面,即便土地能夠交換,他們也不一定願意搬離自己的鄉村。」

  元哲搖搖頭道。

  唐朝雖有農奴,但是農奴根本無法滿足大地主的需求,因而產生了僱農、佃農,地主對於這部分人只有經濟剝削權力,沒有人權剝削,不是完全依附的,他們還是居住在自己原先的地方,耕種同一塊土地,只是要向地主交納租金。以前韓藝家也是,地賣給了王家,每年交納一定租金,那耕種還是梅村的地,你讓韓大山搬家,他不一定會願意搬家。

  韓藝笑道:「我記得關中大旱,大量的百姓遷徙,朝廷為此還下令禁止百姓遷徙。」

  元傑道:「那是因為留在這裡也是等死啊。」

  韓藝搖搖頭道:「那是因為留在這裡無利可圖,只要他們能夠獲得足夠的利益,為什麼不願搬離?由此也可以說明,百姓不願意搬離,那純屬無稽之談。」

  元倉道:「那你的意思,給他們錢,讓他們搬離?」

  「這只能治標不治本。」韓藝搖搖頭,又道:「當前佃農並非是完全依附我們,我們與他們的關係只存在一個租錢,這種關係不利於我們的發展,我們可以用商業模式來取代這種落後的模式。」

  元哲皺眉道:「你是說僱傭制?」

  韓藝點頭道:「不錯!每月我們給他們多少錢,他們每天勞作多少個時辰,生產的一切都是屬於我們,這樣一來,他們獲得的要更多,而我們也更加便與管理。」

  元倉搖頭道:「這可不行,如此一來,我們肩上的負擔可就要重得多了,萬一碰上天災,那可如何是好?」

  現在這種佃農模式,農民還是非常自由的,但自由的前提是你得承當損失,相對地主而言,那就很嗨皮,我反正每個月收租金就是了,你生產的是什麼,多和少,都跟我沒有關係,韓藝家以前就是如此,他家的農田被水給沖了,地主沒有損失,地主要得就是租金,你交不了就賣身。

  而韓藝這種僱傭模式,雖然能夠令佃農更加依附他們,聽從他們的安排,但是地主就得承當很大的風險了,你是颳風下雨,與他們都無關,你每個月得發工資給我,除非你破產了。

  從利益角度來看,這是完全兩種相反的經營理念。

  韓藝笑道:「你說的很對,但是這是小地主考慮的問題,我們元家作為天下數一數二的富商,必須要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這種僱傭制能夠集中且有規劃的生產,一旦形成規模,我們將會得到的更多,還能夠極大的推動我們的南進計劃。即便是遇到天災,我們對於佃農就不管不顧,這就會造成人力的損失,而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人力,因此那樣的話,我們反而會得不償失。為什麼我會在朝中全力的推動神聖的君子契約,就是為了僱傭制。而且,這樣一來,我們也能夠吸收更多的佃農。」

  元哲等人相互望了望,心裡還都有些拿捏不准。

  韓藝又道:「我告訴你一個屬於我北巷的機密,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北巷會打造至少十個大規模的作坊,同時向外招收非常多的人工,而我們的目標就是那些沒有土地佃農,我們北巷會以高昂的待遇,吸引他們來到我的作坊,如果元家不這麼做的話,可能會受到一定的衝擊。」

  元哲一驚,道:「要是這樣的話,你可能會得罪許多權貴。」

  韓藝自信道:「這我自有辦法,但是僱傭制在元家勢在必行,一旦採用僱傭制,我們就能夠將家奴調派去嶺南,用僱傭制吸收更多的人力,來幫我們耕種狹鄉的土地。」

  元倉猶豫道:「這個——可能還要向大老爺他們通報。」

  這已經涉及到元家內部的結構以及利益分配,肯定要通過議會的決議。

  韓藝道:「這是當然。」

  元哲道:「那土地交換如何做?」

  韓藝笑道:「我相信這不是很難,只要給他們足夠的誘惑,他們還是會答應的,我甚至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使他們成為我們的佃農,我相信一份長達十年的僱傭合同,足夠吸引那些田地匱乏的農民了。關於錢的問題,北巷與元家很快就會達成一份合同,到時北巷會投入一筆非常大的資金到元家,足夠補充這一部分的損失。總之,我們元家不要將目光再局限於這些蠅頭小利上面,我們計劃是未來數十年,甚至上百的發展,只要擁有生產力和土地,和成熟的經營模式,再多的錢,我們也能夠賺回來的。」

  其實韓藝的這個計劃有點類似於西方的圈地運動,迫使生產力和生產資料徹底分離,只是手法不一樣,也沒有那麼暴力,畢竟西方的圈地運動是建立在權力之上,現在權力最大的是朝廷,而朝廷頒布的法令是均田制,不具備圈地運動的條件。因而韓藝採取的是相對溫和的方法,當然,這一切都是基於元家的實力基礎上,普通小地主誰敢這麼玩,也確實玩不起,因為回本的時間太長了,鮮有人負擔得起,即便是現在的韓藝也負擔不起。

  但是這個計劃至少能夠合理的分配生產力,有些家庭人多,但是土地少,每年的農活都非常輕鬆,他們還得出外找活干,但是有些百姓家裡人少,同樣的土地,他們就要拼了命的去耕種,統一規劃,那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這一切主要還是為了南進計劃,而非學著西方的資本主義路線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