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呃……抱歉,這我沒有想過。」韓藝如實道。

  第751章 托古改制

  你要韓藝去做買賣,他估計還是會考慮一下失敗的後果,但是你要他去騙人,他完全不會考慮,不是說看不起誰,只是他潛意識裡面就不會做失敗的打算,因為失敗就完了,那還去考慮作甚,能跑就跑,跑不了就死。

  這要換做其他女子,聽到自己的丈夫在玩弄這些大儒們,不說被嚇傻了,但一定會阻止的,你這是在玩火呀,這些人哪個好得罪的。唯獨蕭無衣是一個例外,因為她也經常玩火,所以她不但不反對,反而非常的期待,支持那都是必須的,她也想見到韓藝將這些大儒們玩弄於鼓掌間。

  其實她來這裡,根本不是想看話劇,因為她知道她爹會來,她肯定不便出現,主要還是出於擔心韓藝,因為她非常了解韓藝,知道這事肯定不簡單,但是這事弄不好,真的會出大問題的,可是知道真想以後,她反而放下心來,甚至還想參與進來。

  不過她還是非常顧忌蕭銳的顏面,因而只是在這裡逗留了一會兒,便不舍的離開了,臨走前還叮囑韓藝到時一定要與詳細說說。

  她離開不久,鳳飛樓的大門就打開了,但是沒有一個人往裡面擠,那些儒生都乖乖排成長隊,甭說爭先恐後了,大家甚至還彼此謙讓,而那些公子黨也不敢破壞這和諧的畫面,也相互謙讓起來,像鄭善行、盧師卦他們全都是站在最後的,謙讓是儒家的美德。

  排成長隊後,沒有人搶著幾門,大家都是耐心的等著那些大儒們慢悠悠的走進去後,才謹守規矩的一個個往裡面走去。

  而且他們進去之後,略顯空蕩的街道上,就跟沒有人來過一樣,非常乾淨,以前那些公子黨霸占北巷時,像尉遲修寂、令狐俢仁、楊蒙浩、蕭曉他們要是來一趟,那就跟洗劫過的一般。

  由此可見,儒生絕對是這個世上最守規矩的族群。

  當然,你要罵孔子,他們鐵定跟你拼命。

  韓藝看到這一幕,心裡也忍不住為儒生豎起大拇指,這比後世的那些人素質要高了不知道多少倍,所以說,有些東西是不能丟的。

  來到樓內,儒生們個個是正襟危坐,哪怕是交談之聲都非常小,但是臉上都洋溢著興奮之色,以前這時候肯定是沸沸揚揚的,就連兩巷都聽得到,差距顯而易見。那些大儒肯定是坐貴賓席,包括韓藝的老丈人蕭銳,這是當仁不讓的。

  過了一會兒,紅布慢慢打開,樓內立刻變得鴉雀無聲。

  就在紅布打開的期間,聽得陣陣讀書聲之聲從台上傳來。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這些儒生們聽得一個清脆的讀書聲,頓時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

  片刻,紅布就完全張開了,只見一棵梨樹下坐在一個老者,邊上還跪坐著五六個十四五歲的小孩,因為春秋時期都是席地而坐,討論學問,而且衣冠全都是春秋時期的服飾,白衣黑邊,一股春秋時期的向學之風撲面迎來。

  儒生們激動不已,這簡直是他們夢想中的畫面呀,甚至於那些大儒都顯得非常激動,這才是話劇呀,哪像什麼《白色生死戀》,一出來就是市井之貌,乃下作之物,激動的看著台上,只見一個稍顯瘦弱的小孩正在背誦詩經,這小孩的扮演者正是夢婷。

  不少人都認得夢婷,心想難道是夢婷出演孔子?難免覺得有些不妥,畢竟夢婷是女人,你怎麼能讓女人演孔子了。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

  夢婷背到這裡,突然背不下去了。

  那老者微微皺眉,看向邊上那個小胖子道:「孔丘,你接著背。」

  這些儒生一聽「孔丘」,心裡咯噔一下,這年頭誰敢直呼「孔丘」,但同時也反應過來,夢婷沒有演孔子,而演孔子竟是小胖,一時間也是喜憂參半,小胖是可愛,但是演孔子,感覺總是怪怪的,著實捏了一把冷汗啊。

  「是。」

  「孔丘」彎背一禮,然後背誦道:「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一口氣背誦完。

  夢婷和幾個配角自然崇拜的望著小胖,那老者也誇獎小胖。

  這些儒生看得激動不已,祖師爺一出來就裝逼,這真是太爽了。

  就連鄭伯隅等人看得也是頻頻點頭,這話劇真有水準,一來就是關關雎鳩,水平之高,可見一斑啊。

  躲在後台觀察的韓藝見這才一開始,儒生們就爽翻了,不禁啞然無語,因為這在他看來,只是一個引入主角的點,而不是一個爽點。

  忽然,一個梨子砸在「孔丘」頭上,引得「同學們」陣陣笑聲,但「孔丘」卻拿著梨子非常好奇的問老師,為何這梨子會掉下來?老師就說這梨子熟了就會掉下來,但這明顯忽悠不了「孔丘」的。

  自此之後,畫風突然來一個大轉變,從最開始的詩經直接跳到力學。

  下面講的就是「孔丘」的求知的欲望,如何在生活中得到一些啟發,還有一些實驗,發現了這地是有引力的。

  儒生完全看不懂了。

  而向鄭善行這些天賦極高的人,則是陷入了沉思當中。

  這一個梨子砸的大家都是暈乎暈乎的,說好的關關雎鳩了。

  隨後就進入了整個故事的核心情節,實際上就是伽利略斜塔的故事。只不過韓藝稍作改變,將「孔丘」的老師塑造成一個德高望重的學問人,原型也就是亞里士多德,他在一次教學的過程中,無意中就提到這事,他就跟學生說重的先落地,輕的後落地,然後將石頭跟羽毛證實這一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