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元哲搖搖頭道:「那也不盡然,香水、紙墨只是原因之一,另外就是你早已經運籌帷幄,同時拉攏江南商隊和西域商隊,這才占得絕對上風。」

  韓藝搖頭笑道:「但這也是因為香水能夠吸引西域商隊,而我同時又是揚州人士,這讓江南商隊更加傾向我,我是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方能取勝。」

  元傑沒好氣道:「我明白了,你說了這麼多,還是在恭維元哲,真是沒勁,我們元家可不講這一套的。」

  韓藝道:「這是事實。」

  「但是你可以歪曲事實啊!」元傑道:「這又不是開會,你挖苦元哲幾句讓大家樂樂,又怎麼呢?」

  其餘幾人紛紛點頭。

  「啊?」

  韓藝不禁愣住了。

  元牡丹目光一掃,道:「元傑,你真是越大越不像話了。」

  元傑突然一怔,猛然想起元牡丹也在,嘿嘿笑了幾聲,道:「姑姑,侄兒差點忘記恭喜你嫁得如意郎君。」

  元空等人也反應過來,紛紛向前道賀,但目光中卻還帶有一絲戲謔之意。

  他們對於這門婚事倒是不太牴觸,因為他們也信奉強者,韓藝是第一個打敗他們元家的人,他們對於元家能夠收穫如此人才,也感到非常興奮和無比的期待,因為元牡丹在他們眼中,都是非常正經、強勢的,不苟言笑,一是一,二是二,當主事人的時候,可沒有少訓他們。尤其元傑,因為元傑最愛跟元鷲在一起鬼混了,但凡回來,元牡丹總會抓著他進行一番思想教育,讓他遠離元鷲,但是元牡丹棋差一招,她萬萬沒有想到,向來沉穩、正派的元哲竟然會跟元鷲成為一丘之貉。但不管怎樣,他們也非常期待見到元牡丹嫁做人婦之後的模樣。

  不過元牡丹也不是紙糊的,面帶微笑,非常坦然的接受了他們的道賀。

  這讓他們非常失望,都沒有看到元牡丹害羞的表情,真是失敗。

  隨後韓藝又與他們閒聊了幾句,因為他們走南闖北,經常跟土著、部落酋長打交道,因而沒有貴族、庶族的概念,再加上他們年紀相近,很快就熟絡了。韓藝看似在閒談,其實是在了解他們的性格。

  過了好半晌,元禧和元樂才姍姍來此,這下他們就更加老實了,個個正襟危坐,似乎已經準備好聆聽元禧的教誨。

  元禧坐下後,目光一掃,道:「你們回來的正好,因為就在大半個月前,我們元家又有了一位新的主事人,就是你們的姑父韓藝,關於韓藝的能力,我就不贅述了,相信你們也聽過很多,我想說的是,韓藝提出的計劃,非常符合我們元家的今後的發展,我們這些老頭子對此也是非常期待。今日正好你們都在,就讓韓藝詳細跟你們說說吧。」

  說著,他就看向韓藝,道:「如今你是最大的,你儘管說就是了,我和你二伯只是旁聽者。」

  什么正好,分明就是你早就安排好的。韓藝暗自嘀咕一句,不過這正是他期望的,站起身來,先是朝著元禧和元樂頷首一禮,隨即面向元哲等人道:「在這段時日內,我大概了解了下咱們家族最近幾年的動向,在我個人的印象中,就如同無頭蒼蠅,並未一個確定的目標。」

  元傑突然道:「這幾年可一直是牡丹姑姑在安排,最近可是太平盛世,絲綢之路相對而言比較穩定,應當重視與西域諸國的買賣往來。」

  韓藝道:「你說的非常不錯,在太平盛世,的確要開展貿易,但是如今這種貿易策略無法讓元家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只能說是小打小鬧,而且我們大唐國內的市場尚未飽和,元家的貨物在國內都足以消化掉,大力開展貿易反倒成為了多此一舉。而且,我們的貿易也沒有針對性的目標,才處於開拓當中,因此元家這幾年雖然一直在賺錢,但是總的來說,還是在原地踏步。」

  元志、元哲稍稍點頭。

  畢竟還是在開拓中,對於貨物的運送以及人力調派,都處於摸索當中,只不過元家有足夠的財力,賺錢那是應該的,但是要說巨大的改變,那也未見成效。這跟元牡丹穩中求變的策略有著極大的關係。

  韓藝又繼續道:「因此我當上主事人之後,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確定我們目標,改變步步為營的策略,施行大膽開拓的計劃。」

  元牡丹只覺胸口都要爆炸了,韓藝擺明就是有備而來,偏偏還裝的受迫而來。

  元哲詫異道:「大膽的開拓計劃?」

  「不錯!」

  韓藝道:「我們要大膽的去嘗試改變,而不是墨守成規,亦或者小心試探。但是在此之前,我們首先要確定我們的計劃目標,而我制定的目標,就是資源。」

  大家聽得一愣,論資源誰跟我們元家比,難道還不夠多麼。

  韓藝道:「也許你們在想,我們元家家大業大,根本不需要再去獲取資源了。這是一種完全錯誤的思想觀念,除非你們只是想自給自足,那也不需要發展了,憑藉元家現有的資源,足夠維持每個人享盡榮華富貴,但是你們一定要記住一句話,資源才是王道。我們需要從大局考慮,何為大局,就是朝廷的政策。

  我朝在經歷隋末大亂,人口銳減,良田遭到大規模的破壞,因而我朝推行均田制,鼓勵開墾農田,因為民以食為天,如果連這點都無法滿足的話,那麼我大唐王朝將會岌岌可危,為此朝廷必須重農,在很多政策上都選擇犧牲工商業,這非常正確的。所以如果我們要發展商業,首先要做到的一點,就是生產出更多的糧食,只有當糧食多起來,朝廷才會對商業放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