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歷史書上寫的李治懦弱無能,那純粹是狗屁,李世民太偉大了,李治從小就活在李世民的陰影中,他必須要走出來,那麼就要干一些李世民沒幹過的事,他也是一個皇帝,跟李世民是一樣的,他不喜歡人家總是說他是天可汗的兒子,他也要做天可汗。

  韓藝在這方面,比長孫無忌還要了解李治一些,長孫無忌老是認為李治就是在鬧孩子脾氣,我就不搭理你,看你能鬧騰成什麼樣,完全就是一種家長對於自己孩子的策略,但是韓藝知道,李治野心比李世民還要大,因為他要證明自己,心念一動,道:「陛下說的非常對,西域絕不容有失,如果絲綢之路被他人所掌控,那對於我大唐而言損失巨大。」

  韓瑗一聽,韓藝要開始唱反調,暗自著急,這可是國家頭等大事,你一個小娃胡說一氣,這不是胡鬧麼,只可惜褚遂良今天沒來。

  哪知韓藝話鋒一轉,道:「但是微臣認為此事決計不可操之過急。首先,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大食人對於我們大唐而言,非常陌生,首先我們必須要弄清他們的虛實。」

  高履行好奇道:「你還讀過兵法?」

  「讀過!」

  韓藝道:「下官做買賣的手段都是從孫子兵法裡面學來的。」

  高履行見他說的這么正經,不免將信將疑,心想,拿著孫子兵法去做買賣,難怪大家都做不過他。

  李治只是一笑,道:「那你認為該當如何?」

  「做買賣。」

  韓藝果斷回應,又道:「陛下可別小看買賣,其實從買賣上就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羸弱,好比我大唐,一個國與萬國做買賣,可見實力之雄厚。隨著貿易的深入,我們可以更加了解彼此,說是彼此,但是我大唐威名遠播,在西域隨便打聽一下,都能知道,這等於是讓我們可以更加詳細的了解他們。

  而且微臣方才觀察了一下雙方的貿易,他們對於我們貨物的需求遠遠要高於我們對於他們貨物的需求,而且我們的貿易優勢還未完整展現出來,據微臣所知,西域人非常喜歡我們的瓷器,但是因為陸路運送對於瓷器有極大的損害,因此他們不敢購買太多。但如果走海路的話,那麼就可以運送大量的瓷器過去。

  另外他們一直銷往我們大唐的香料、葡萄酒,如今也比不過我大唐的香水和葡萄酒。如果陛下開闢海上通道的話,將我大唐更多的貨物運往大食,換取他們大量的錢財回來,久而久之,他們的實力必定會大損。」

  李治聽得稍稍點頭,又看向高履行。

  高履行道:「陛下,開闢海路雖未嘗不可,但是這會影響絲綢之路的繁華,倘若大家都往海路運輸,那河隴地區,包括整個西北地區的百姓將會蒙受巨大的損失,我們在安西都護府的四萬餘將士的收入都是依靠絲綢之路的稅收。不過韓藝說得也有道理,如果要增加瓷器的貿易,是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海上運輸。」

  高履行畢竟當了這麼久的戶部尚書,出了名的善政,絕非浪得虛名,考慮的非常周全,如果海上運輸興起,那麼絲綢之路必定會受到影響,而絲綢之路的財富在於過路的商人,就那安西都護府的財政收入,八成是靠收取關稅。

  這恰恰就是韓藝不足的地方,他不清楚大唐各地的情況,他考慮的就是如何讓市場變得更加繁榮,賺更多的錢,如今聽高履行這麼一說,也覺得自己有些想當然了,於是道:「高尚書說的極是,這是下官考慮不周全。但是下官認為我們還是應該加大對於西域的貿易,這是我們的優勢,而且在這過程中,我們可以集中注意力對付高句麗和突厥殘餘勢力。」

  「二位愛卿都說的非常有道理。」李治點點頭,轉而道:「但是薩珊王子和西域諸藩的請求,朝廷該如何回應呢?」

  韓藝道:「薩珊王子的請求,陛下可以以路途遙遠而拒絕,但是陛下也要給予他一些精神上的支持,微臣認為這是一枚非常好的棋子,有他在手,等我們大唐騰出手來時,就可以借他為由,介入西域。而我們在西域的諸藩國,他們只是在未雨綢繆,大食國並未大舉進攻他們,所以我們沒有道理因為他們的擔憂,而興師動眾。我們還可以藉由大食國的威脅,讓這些藩國更加堅定的站在我們這一邊,將他們擰成一股繩,甚至還可以要求他們出兵與我們一塊消滅西邊的突厥殘餘勢力。」

  李治聽得頻頻點頭。

  韓藝繼續說道:「所以微臣建議目前繼續執行休養生息的政策,集中注意力提升國力,有機會就拿高句麗練練兵,而將大食國視為我們在西域的一個潛在對手,但不急於跟他為敵,將它視作一個幾年,甚至於十年的計劃,咱們步步為營,先通過商業這種軟實力去削弱他們,再伺機而動,但是我們一定要為此做好準備,防止突發情況。」

  其實他說這麼多,就是一目的,不要興師動眾,因為現在正是商業振興的黃金時期,這時候興師動眾去打仗,生產力肯定會受到影響,沒有生產力,經濟肯定起不了,這不是韓藝想要的。

  長孫無忌呵呵道:「韓藝,想不到你還有這等遠見,真是令人感到驚訝啊。」

  韓藝唱反調,他就不說話,韓藝偏向他的時候,他就說上兩句。

  韓藝訕訕道:「太尉過獎了,下官只是覺得,做買賣都能把大食國給做垮,犯不著興師動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