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來是一座水中橋啊!

  長孫無忌哪裡還生得了氣,開心都還來不及了,長孫延可是長孫家的世孫,純粹的君子,這是多麼高的讚賞,當爺爺的當然開心極了,這世上你說誰長孫無忌強,長孫無忌都不會開心,民間都說他是天下第一聰明人,唯獨長孫延是例外。

  韓瑗、來濟、高履行面面相覷,這真是太能說了,不禁感慨自己老了。

  李治心中也是長出一口氣,暗罵,這小子還真是會嚇唬人。笑道:「韓藝說的不錯,長孫延與朕一塊長大,朕對他是再熟悉不過了,朕也一直期望將來他能為成國之棟樑。不知太尉意下如何?」

  長孫無忌有些羞於啟齒,「陛下,長孫延是老臣的孫子,老臣理應避嫌。」

  褚遂良立刻道:「臣以為長孫延雖然年輕,由他來制定律法,看似有些輕率,但是長孫延讀書甚多,對於律法的了解,在這方面,連臣都不如他,再加上韓藝前面說的也非常有道理,因此臣認為可以交予長孫延試試。」

  韓瑗、來濟也趕緊站出來附議。

  他們認為長孫延今後可能要扛起長孫一脈的大旗,早點出來歷練一下也好。

  至於其餘大臣也不反對,這事來的太突然了,他們也想多多思考一下,如果長孫延來擬定的話,那麼就有一個緩衝的餘地,大家都能各抒己見,如果是長孫無忌來擬定的話,那就是板上釘釘了,試問誰敢反對長孫無忌修訂的律法。

  李治點頭道:「那好,關於這契約法,就暫時交由長孫延來修訂,韓藝在一旁協助。」

  「微臣遵命。」

  韓藝行禮道,直到如今,他才感受到勝利的喜悅。

  高履行突然道:「陛下,這契約法也不是一時半會可以擬定好的,但是兩市那邊已經是刻不容緩了。」

  李治沉吟片刻,道:「這樣吧,這一回無論如何,兩市和北巷都必須遵從雙方簽訂的合同,誰若再敢單方面撕毀合同,那就以違抗聖旨定罪。」說著他又想看向韓藝道:「韓藝,你以為如何?」

  韓藝忙道:「陛下聖明。」

  李治又道:「至於具體怎麼辦,你就與高尚書商量著看吧。」

  「微臣遵命。」

  事到如今,總算是解決,只不過這過程和結果遠遠超出大家的預計,從商業競爭談到立法,再談到君子之道,關鍵這三件事看上去好像關係不到,但韓藝偏偏將它們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李治也是輕輕鬆口氣,其實他才是最難做的。

  可這口氣還未松下來,褚遂良突然站出來道:「陛下,臣有本上奏。」

  李治道:「褚愛卿有何事上奏?」

  褚遂良道:「啟稟陛下,韓藝發明的紙墨和印刷術乃當今世上之最,朝廷應該立即徵用這種新紙墨和印刷術,這樣便於各個衙署辦理公務,同時於國於民也都極為有利。」說著他突然向韓藝道:「韓藝,陛下對你恩重如山,想必你也希望將這些獻給陛下吧。」

  第684章 欺我年幼

  相比起第一回褚遂良向韓藝索要黑科技,這一回韓藝表現的非常無奈。

  你要說褚遂良是一個強盜吧,但是他這麼做確實也不是為了自己,因為這跟他沒有太多的利益瓜葛。

  就好比當初的熊飛犁,褚遂良在獲得熊飛犁之後,連夜吩咐工匠趕造,並且立刻拿去試驗,以及到後來的大規模推廣這種熊飛犁,這對大唐的農業有了非常大的改進,韓藝肯定是厥功至偉,但是褚遂良也是功不可沒。這與他個人沒有半點利益關係,最多也是在他的政績上添上了一筆,說是為國為民倒也沒錯。

  他自己心裡就是這麼想的,我不是為了自己,我這麼做是為國為民,你看我是多麼高尚正直的一個人。

  為國為民去當一個強盜,竊奪他人權益,這是讓韓藝最煩褚遂良的一點,你連反駁都不好反駁。

  另外還有一個大背景,就是唐朝的小農經濟社會,其實唐朝初期交易非常少,大家都是自給自足,包括在朝廷在內。從北巷與元家、兩市就幾乎就能代表了整個大唐的商業,可見一斑啊。

  那麼當然是要技術來自己生產。購買?抱歉,我大唐沒有這個選項。

  朝廷也不是想利用這個發財。

  不跟宋朝一樣,宋朝什麼都搞專賣制,但這不是壞事,這證明宋朝的經濟非常發達,唐初已經自給自足到連專賣都用不上的地步了。

  如果褚遂良是要香水、酒,那他就是別有用心。

  這紙墨、印刷術對於國家有利嗎?當然有利,是個人都明白,但問題是,這可是韓藝私人的利益。

  問題就在於,國家是大利,你是小利,當舍小利,成全大利。

  然而,褚遂良這麼一說,立刻就有不少大臣站出來,不,應該說是幾乎滿殿的大臣都站了出來,雙眼透著貪婪的目光,堅決表示擁護褚遂良的這個提議,還列出各種理由,從每個角度說明這紙墨、印刷術對於朝廷,對於國家,對於百姓的作用是多麼的大。

  聽得韓藝都覺得自己若不獻給朝廷,就成千古罪人了。

  當然,他對此也沒有感到意外。

  如果朝廷徵用了北巷最新式的紙墨和印刷術,這些大臣也是受益匪淺,因此唐朝的福利,不是發錢,而是發糧食和一些生活用品,其中就包括這些,一旦官營生產這種紙墨,那麼他們就不用去北巷買了,可以從朝廷領取,而且大貴族可以將這種技術盜竊回去,自己生產,自給自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