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他知道韓藝這麼做,肯定是有所求,如果他直接求韓藝放兩市一馬,那韓藝肯定會趁機勒索敲詐,正中下懷,所以他才拋出這麼個議題來,韓藝肯定要救北巷,你要救的話,你就先得把兩市給搞好,那麼等於幫他這個戶部尚書解決一個大難題,他還可以在邊上提提意見什麼的。

  李治當然不會關閉北巷,但是大臣們說的也有些道理,他對於這方面不是很熟悉,瞟了眼韓藝,見這小子站在後面看熱鬧似得,心想,他不會一直讓朕幫他頂著吧。心中好生惱火,輕咳一聲,道:「皇家特派使何在?」

  「微臣在。」

  聲音來自遙遠的門口。

  「方才高尚書、薛國公他們的話,你可有聽見。」李治還擔心他沒有聽清楚,可見韓藝站得多遠。

  韓藝點點頭,非常乖巧道:「微臣一直在細心的聆聽,虛心的學習。」

  學習?李治都無語了,道:「那你以為如何?」

  韓藝一本正經地說道:「微臣以為薛國公他們說得都非常好,思路非常正確,令微臣受益匪淺。」

  此言一出,朝中大臣皆是震驚不已。

  高履行微微皺了下眉頭,這小子總是不按常理出招。

  這傢伙難道剛才真的是在學習?李治徹底傻了,道:「你當真聽清楚了,薛國公他們是建議關閉北巷。」

  「這微臣不贊成。」

  韓藝搖搖頭。

  李治聽他前後矛盾,道:「那你贊成的是什麼?」

  韓藝道:「微臣贊成的是薛國公的說法,兩市與北巷若是共存的話,肯定難免會發生爭鬥,若去其一,可恢復穩定,其一不等於關閉北巷,也可以關閉兩市啊!那也天下太平了。」

  高履行小抽一口冷氣,你還真敢說啊!

  崔義中站出來道:「你真是胡說八道,兩市可是朝廷的,豈能關閉。」

  韓藝笑道:「崔大學士,聽這你語氣,好像北巷就成吐蕃的了。」

  說著他立刻又接著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沒有陛下當初的聖旨,北巷能存在嗎?不管是兩市,還是北巷,對於陛下,對於朝廷而言,是沒有任何區別,都是為了國家的需求而設立的。崔大學士,你怎麼能區別對待了,莫不是想分裂我大唐?」

  崔義中莫名其妙背上這麼大一個罪名,差點沒有噴出一口老血來,道:「你——你這分明就是強詞奪理,老夫是這個意思嗎,兩市是朝廷建辦的,一直都存在的,北巷只是屬於你韓藝私人的,這能是一樣的嗎?」

  韓藝道:「朝廷為何建辦兩市,不就是應百姓所求,給百姓一個交易的場所嗎?兩市能夠做到的,北巷也能夠做到,並且比兩市做的更好。遠得就不說了,我北巷一次性就捐贈八百貫給陛下,而兩市呢?整天就知道麻煩朝廷幹這干那。」

  此話一出,許多大臣都嗤之以鼻,包括李治在內,什麼捐贈,分明就是利用。

  但是韓藝確確實拿足了八百貫出來,而且是他跟李治之間的事,大家也不好說什麼。

  韓藝又繼續道:「北巷還幫助一些為了大唐開疆擴土而導致殘疾的士兵,謀求生路。而兩市呢?只會將這些人當成乞丐一樣轟出去。北巷給予一些窮人生計,給予一些窮人更好的待遇,而兩市呢?就會剝削百姓,欺詐百姓。既然作用相同,當然是擇優取之,如果要去除一個市場的話,微臣認為於德於理於法於利,都應該去除兩市其中之一,而非北巷。」

  高履行突然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像在作繭自縛。

  第681章 最終目的

  大臣們漸漸感覺到,大殿裡面的氣氛好像有些不對了。

  不是在談關閉北巷嗎?

  似乎現在討論重心,是在於談論關閉兩市。

  這是大臣們都不願意見到的,道理很簡單,兩市是屬於朝廷的,而掌管朝廷的就是這些官員,這操作起來,就可以做到遊刃有餘。而北巷是屬於韓藝的,你去北巷做買賣,你就得去求韓藝,一個是自己能夠做主的市場,一個是要求人的市場,這傻子都知道怎麼選啊!

  大家都慎重起來。

  可是李治聽得卻是挺好奇的,問道:「你這於德於理於法於利,又從何說起?」

  韓藝道:「其一,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兩市占盡天時地利以及先機,可是百姓卻不愛去兩市,更加喜歡來我北巷,可見兩市是多麼的不得人心的,那自然是道德方面出了問題,朝廷應該順從民意,而非置民意於不顧。」

  高履行聽得是哭笑不得,這分明就是你的紙墨吸引人,跟道德有什麼關係。

  這真是赤裸裸的道德綁架。

  李治見韓藝一本正經的神情,差點笑了出來,瞎扯的這麼認真,也真是讓人無言以對,從失道者寡助這句話來看,倒也沒有錯,道:「繼續說下去。」

  韓藝又道:「於利,兩市占據了那麼大的地方,但是他們給國家做出的貢獻,卻遠遠不如我們北巷,我們北巷一個夜市城就幫助了上百人謀求了生計,另外,我們北巷給予那些沒有土地的窮人的待遇,要遠遠多餘北巷,倘若我們北巷擁有更大的地,那就能夠幫助更多的人,為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為陛下分憂。」

  談私利,沒有人會認同,要談國家利益,什麼是國家利益,幫助那些沒有土地的百姓謀生,這就是國家利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