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時,一人站了出來,道:「陛下,臣要參皇家特派使一本。」

  這人正是諫議大夫蕭鈞。

  韓藝一驚,這你也參我,咱們是親戚啊!

  李治聽得也是好奇,但他知道蕭鈞這人從不無的放矢的,道:「蕭愛卿因何要參韓藝?」

  蕭鈞道:「陛下,禮樂是有規章制度的,是用來教化臣民的,豈能隨意在百姓面前興樂,皇家特派使此舉有違制度。」

  李治聽後淡然一笑,道:「朕曾記得當年御史大夫杜淹也曾因此事與父皇談論過,但是父皇最終卻是採納了魏公的諫言,朕至今還記得魏公那一句,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樂在人和,不由音調。說得甚是在理啊!」

  這一句話是非常有名的,貞觀政要裡面都有記載,魏徵的意思就是,這禮的好壞,難道在於玉帛之類的禮器?這樂的好壞,難道在於鐘鼓之類的樂器嗎?這音樂的好壞關鍵在於心境,而非音調。

  來濟頷首道:「陛下聖明。樂之所以有喜怒哀愁,皆因是人所需,談不上對與錯,微臣在悲傷時,也會彈奏一些比較悲傷的曲樂,來幫助自己調解心情,在高興時,會彈奏快樂的曲樂助興,此乃人之常情,與教化無關。」

  唐朝是一個非常開明的國度,他們並沒有遵從獨尊儒術的思想,是非常開放的,從皇帝開始就是如此,李世民就不興這一套,經常在大臣面前作樂跳舞,皇帝如此,大臣就更是如此了,總之就是一句話,我要作樂,關你屁事。

  「正是如此!」

  李治微微一笑,道:「朕方才聽此曲,甚感激動,朕覺得朕的百姓需要這樣的歌曲。韓藝,朕批准了。」

  其實李治非常喜歡音樂,也是一個懂音樂的皇帝,音樂肯定是自由的,你要拿禮教去束縛音樂,那難以作出好樂來。

  蕭鈞見罷,不再多言,默然退下,又是李世民,又是魏徵,他說不過,諫議大夫追求的是開始,是過程,我不說,那我失職了,肯定會有人彈劾我,我說了,你不採納,那就是你的事了,因此他這不是要針對韓藝,只是盡職而已。

  李治也明白,因此也沒有怪他。

  韓藝人都是蒙的,他沒讀過聖賢書,對於這些還真不清楚,但是他心想,我要唱首歌都得坐牢,那這個國家待著有什麼意思。

  這時候又有一人匆匆走來,「微臣參見陛下。」

  正是鄭善行,他倒是沒有下田耕地,因為他組織大家有效率的耕地,這裡畢竟有好幾百人啊!

  李治毫不吝嗇地贊道:「朕有善行這樣的仁義之臣,何愁天下不睦。」

  身後的大臣也紛紛出言誇讚。

  前面李治夸韓藝的時候,就沒有一人做聲。

  鄭善行立刻道:「陛下過獎了,微臣受之有愧。」

  「這都是你應得的。」李治呵呵一笑,舉目四顧,突然發現這邊站著的都是一些老弱婦孺,還有一些殘疾人,壯丁很少,不禁有些納悶道:「為何這裡的百姓恁地窮困,連壯丁都見不到一個。」

  韓瑗立刻道:「陛下,這裡喚作高家坡,當年這裡很多壯丁都應召入伍,隨太宗聖上出征高句麗,但是多半都死在了戰場上面。」

  李治聽得一時愕然無語,為何貞觀年間人口增長極慢,主要還是因為貞觀年間,唐王朝在四處作戰,開疆闢土,基本上將周邊的敵人都給打死打殘了,但也付出了一個非常慘重的代價,人口稀少一直以來都是李治當局要面臨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當然,唐王朝收穫的要更多,也換得了如今的太平盛世,至少沒有人敢跑來欺負唐王朝。

  李治心有不忍,於是道:「太尉,朝廷難道就沒有想辦法幫助這些人麼?他們的丈夫、父親、兒子可都是為我大唐犧牲的。」

  長孫無忌立刻道:「朝廷對於這些人已經是多有幫助,田地不會收回,還會給予他們一些錢財,另外戰死的將士都會給予厚葬,但是現在朝廷也不是非常富足,不可能照顧的面面俱到。」

  李治聽罷,不禁謂然一嘆,道:「是朕無能呀,在這京畿之地尚有恁地貧窮的百姓,更何況其他地方。」

  長孫無忌忙道:「陛下仁孝為先,豈有過失可言,只是這治國之道,非一日之功,他們雖然貧苦,但是他們至少還有田地,隋末時期,這裡的百姓顛沛流離,可是連田地都沒有,而在貞觀初年,他們的田地常年遭受災害,如今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這就是進步。」

  韓藝算是了解這長孫無忌了,就是從不言君過,反正他是沒有聽到長孫無忌說過李治一句壞話,最重的一句,就是年輕氣盛,還是私下說的。

  李治道:「如今我大唐國力蒸蒸日上,難道就不能夠多幫助他們一些嗎?」

  大臣不語,要有辦法,那還說什麼。

  鄭善行突然道:「陛下,特派使在這方面可謂是足智多謀,興許他有辦法。」

  韓藝聽得一愣,暗罵,靠!今兒玄道不在,你就繼承了他的意志了。

  李治望向韓藝,期待道:「韓藝,你可有辦法?」

  「這個——!」

  韓藝思忖片刻,道:「陛下,他們確實可憐,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了,他們最終還是的靠自己,朝廷能夠幫助他們一時,不能幫助他們一世,即便是我們,也不可能天天幫他們耕地,而且,天下還有很多像他們這樣的百姓,微臣始終覺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應該給予他們積極的動力,讓他們懂得往前看,而非是自怨自艾,因為這並不能解決問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