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孫無忌哈哈道:「韓藝,你知不知道,老夫最欣賞的就是你這豁達的胸懷。」

  你當然最欣賞了,這種又蠢又忠心還能幹的心腹,誰不喜歡!韓藝笑道:「太尉過獎了。」

  長孫無忌收起笑意,突然問道:「對了,崔義玄的事你怎麼看?」

  韓藝一愣,道:「此事太尉不是已經解決了嗎?」

  長孫無忌道:「這話又從何說起?」

  韓藝道:「陛下努力在將崔義玄豎立成一面招牌,爭取因此吸引更多的勢力支持他,但我看朝中兀自非常平靜,以為太尉一定想辦法壓住了此事。」

  長孫無忌苦笑道:「但這也是治標不治本之法,誰也無法保證下一個崔義玄出現。」

  韓藝目光突然閃動了幾下,道:「太尉言之有理,此事應當引起警惕才是,其實這些貴族他們還是以家族的利益為先的,而且他們非常愛惜自己的名譽,我估摸著也就個別的投機取巧之人會跑出來支持武昭儀,但會遭受家中譴責,畢竟這是不道德的,因此這些人不足為慮,反倒是朝中那些沒有後顧之憂的大臣,他們一旦跳了出來,那麼情況可能會變得更加複雜。」

  他口中的大臣,就是那些庶族,這些庶族一直都是中立的,他們沒有資格依附長孫無忌,人家可是大名鼎鼎的關隴集團,看不起這些庶族,他們同樣也沒有膽量跑去支持李治,因此一直以來都是中立的。

  長孫無忌嘆道:「你說的不錯,這也是老夫最為擔憂的。」

  韓藝瞧了眼長孫無忌,沉默不語。

  長孫無忌問道:「你對此有何看法?」

  韓藝思忖半晌,才道:「為了以防後患,太尉應該將更多值得信賴的人調回朝中,鞏固朝中的勢力。」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突然轉而問道:「那楊思訥方面呢?」

  韓藝立刻道:「太尉,楊思訥的性質跟崔義玄不一樣,楊思訥是陛下主動招攬的,身為臣子,楊思訥也很糾結,他答應留在京城,實屬無奈,他甚至都打算提前回揚州去,但還是晚了一步。不瞞太尉,我也與他談過,他不會支持武昭儀的,他只是效忠陛下,所以太尉大可對楊思訥放心。」

  長孫無忌心裡其實也明白,畢竟楊思訥是以孝之名,請求留在長安的,從未表露過要支持武昭儀,如今又聽韓藝這麼一說,是徹底放心下來,其實他也不太敢去動楊家,也不想去動,畢竟楊家也是屬於關隴集團的勢力。

  在太尉府逗留片刻後,韓藝就離開了,出得大門,韓藝面色變得比較凝重起來,似乎在盤算著什麼。

  韓藝走後,長孫無忌立刻叫來一個幕僚,道:「你立刻替我去一趟涼州。」

  他的姐夫張琮便是涼州人士,因此涼州也是張氏的勢力所在地。

  在經過韓藝的一番左右逢源,此番暗殺事件,就被壓了下來,韓藝、李治和長孫無忌都是出於各種原因,並未聲張。

  韓藝雖然作為此番暗殺的最大受害者,但是因為他的性格,導致他對這種暗殺看得非常淡,並未嚇得驚慌失措,躲在家裡不敢出門了,而且他的性格也確實不是那種瑕疵必報的人,不是你來殺我,我就一定要殺回去,他還是會從大局出發,他時時刻刻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因此他是選擇了最為穩妥且最為正確的方式來解決這事。

  同時,他也收穫了李治和長孫無忌對他更大的信任。

  然而,由於長孫無忌一系列的動作,將崔義玄那一道奏章的威脅降到最低,那些觀望的人,一般都是庶族,在庶族看來,長孫無忌沒有動崔義玄,主要是忌憚崔氏的勢力,而且崔氏也暗中表態,不支持崔義玄,他們從中就看到了長孫無忌還是朝中第一人,就連崔氏都不得不低頭,因此他們還是不敢亂動。

  李治本想借崔義玄大舉反攻,但是最終還是被長孫無忌阻止了。

  局勢再度轉入拉鋸戰。

  第617章 元家威脅論

  韓藝回到北巷之後,也沒有聲張,因為告訴他們,也只會讓他們擔驚受怕,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作用,所以他只是悄悄讓小野拿些秘制的藥酒來給他擦擦,不得不說一句,小野秘制的藥酒還真是非常有效,擦了完之後,韓藝立刻覺得輕鬆多了。

  他也不是瞻前顧後的人,他只會往前走,反正這事他也不會追究了,而且李治也增強了禁軍的巡邏。

  在見過元牡丹之後,韓藝也就清楚了整件事,他必須跟北巷的商人見一面了,其實最近幾日錢大方他們一直都來找他。

  元家還建市場,這可不是小事,不要說北巷了,就連兩市都感到了威脅,不過在他們看來,元家建造市場,更多的是衝著北巷去了,如果是衝著他們來的,那何必等到今日,再說兩市的主人可是朝廷,跟北巷的性質完全不同,因此他們也不是非常害怕。

  「韓小哥,這——這元家建造市場又是怎麼回事?」

  「我聽說可是衝著咱們北巷來的。」

  「什麼好像,我看壓根就是了,元牡丹一直以來都與韓小哥有合作,如果她在的話,那肯定不會有什麼事,可是就在這關頭上,元家的主事人突然換成了元哲,分明就是衝著我們北巷來的。」

  「不錯,不錯,我最近還聽錯元家打算關閉在北巷所有的買賣,韓小哥,這是不是真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