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皆是呆呆不語。

  今日韓藝的一番話,對於他們的衝擊非常大,因為他們現在都是耳濡目染,對於貴族的定義,就是高人一等,就是聯姻,就是不屑於跟皇室聯姻,雖然他們都不願意承認,但是財富和權力漸漸成為了他們家族的象徵。

  可是當他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的始祖做的那些事,再想想如今的自己,不禁變得非常羞愧。

  他們變得非常的矛盾。

  「豈有此理,他韓藝憑什麼說自己要成為崔盧鄭王,他配麼?」

  王錕憤怒的捶了下牆壁,極其憤怒道。

  盧開明突然道:「我倒是覺得韓藝說得也有些道理,人人談及咱們的始祖,都是談及他們的道德和品格,而我們的話,一般都是姓氏,是誰誰的兒子。」

  鄭響也道:「是啊!我的始祖待人謙和,不論尊卑,交遊滿天下,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我們滎陽鄭氏,可是我恰恰與始祖做的相反,除了咱們幾家,我的確誰也看不起,或許我真的做錯了吧,愧對了列祖列宗。」

  王錕道:「你們說得是什麼胡話,難道誰人都能成為咱們崔盧鄭王麼?」

  「這——!」

  盧開明猶猶豫豫道:「不過錕哥兒,你可有想過當初王謝二家何等風光,在當時甚至還要勝過我們崔盧鄭王,可是南朝之後,他們兩家立刻衰落了,也許副督察說得對,權力和財富能夠是可以取代的,唯有像咱們始祖那種精神和品德,才能讓我們家族長存下去。」

  (王謝二家,講的是琅琊王氏,而當今的崔盧鄭王說的是太原王氏。)

  「你們——!」

  王錕張著嘴,卻不知如何反駁,於是向一直沉默的崔有渝道:「有渝,你倒是說句話啊!」

  崔有渝突然倒了下去,將被子往臉上一蓋,不做聲了。

  ……

  「你明明是反對奴婢制度的,為何方才要選擇妥協?」

  在回皇宮的路上,長孫延突然問道。

  靠!你為毛不出來說啊!韓藝道:「長孫公子,我反對奴婢制度不假,但是右僕射說的也非常有道理,你想想看,朝中大臣哪個不是王公貴族,反對奴婢制度,就是嚴重損害他們的利益,縱使我能說服陛下,可是陛下又能否讓朝中大臣服從呢?」

  長孫延怔怔不語。

  韓藝好奇道:「長孫公子你好像也挺反對奴婢制度的?」

  長孫延輕輕嘆道:「你知道我最崇尚的是法家思想,而非儒家思想,我認為當以法家思想為主,儒家思想為輔,我支持的是法家的『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但是因為奴婢制度的存在,導致律法永遠都無法得到公正,我研究過商鞅他們的失敗,一來在於刑罰太過嚴格,二來就是他也無法做到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而我大唐律法待人寬鬆,如果能夠做到『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我相信一定可以振興法家。」

  韓藝聽得一怔,苦笑道:「長孫公子,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長孫家可也是關中頂級貴族,你這麼做豈不會剝奪自己的權益?」

  長孫延不答反問道:「為何貴族就一定要犯法呢?還是貴族是犯法而來的?」

  韓藝愣了愣,笑著點點頭。

  因為長孫家是鮮卑家族,他們眼中只有漢文化,而漢文化並不等於儒文化,不過漢人因為漢朝的獨尊儒術,反而將儒文化視作漢文化的唯一。長孫延酷愛的也是漢人文化,但非是儒教文化,而且他又喜歡看書,這書看得多了,思想也就豐富起來,當他看到法家思想的書,宛如遇到知己一般,別看他跟崔戢刃、鄭善行這些儒教世家的弟子走得近,但是他從未動搖自己忠於法家的念頭。

  而他又認為奴婢制度是振興法家的一塊巨大的絆腳石,因此他對此非常痛恨。

  這也是長孫無忌遲遲不讓他入仕的原因,因為他崇拜的制度,與當今的制度有著很大的隔閡。

  韓藝笑道:「我覺得如果要消除奴婢制度,蠻力是不可行的,只能用另一種制度來替代。」

  長孫延皺眉道:「願聞其詳?」

  韓藝道:「僱傭制。利用僱傭制去替代奴婢制度。」

  長孫延遞去兩道困惑的目光。

  韓藝又繼續道:「就好像我北巷一樣,不干涉他們的自由權益,用酬勞去換取他們的勞動力,那麼這樣一來,那些賣身為奴的人就多出一個選擇,二者選其一,你說他們會選擇誰?」

  長孫延道:「你說的倒也有道理,但這只是你個人行為,其餘的人可不會像你這樣。」

  韓藝點點頭道:「這都是因為當今的權貴太少,而奴婢又太多,他們自然有恃無恐,倘若奴婢變少,而地主變多的話,基於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奴婢的行情自然就會變高,僱傭製取代奴婢制怕也是大勢所趨。」

  長孫延皺眉道:「可是如何才能讓地主變得更多,奴婢變少呢?」

  「這就是需要引入一個新的勢力,去跟舊地主們爭搶奴婢。」

  「新的勢力?你說的不會是商人吧?」

  「不錯。」

  韓藝點頭道:「商人也是需要用人的,而且當今商人太少了,一旦商人多了起來,需求的人力也會漸漸變多,那麼相對而言,就是奴婢變少了。」

  長孫延若有所思,畢竟他對商業可是一點也不了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