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治瞧了他一眼,道:「朕並非是否定張銘的能力,朕也知道他是最為合適的人選,朕只是覺得這是否有些太著急了,御史大夫一職本就可設可不設,我朝也有過,由御史中丞長期管理御史台,要不再等一些時日。」

  褚遂良哪裡不知道李治在打什麼主意,因為推薦張銘晉升御史大夫,已經不是第一回了,孔大夫生病時,他就已經推薦過了,只是當時李治以孔大夫為理由給拒絕了,其實御史大夫空在那裡,是可以的,問題是,萬一你哪天安排個人坐上去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就道:「陛下,如今孔大夫剛剛離世,朝中大臣不明聖意,很多人都在盯著這御史大夫的,倘若棄之不設的話,到時定有許多大臣會來爭奪此位,甚至於引發朝堂上的鬥爭,這會嚴重影響朝堂上的風氣,令許多官員都無心處理政務,同時也會讓御史台處於鬥爭當中,為了杜絕那些人的念想,為了能夠讓孔大夫安息,微臣建議趕緊晉升張銘為御史大夫。」

  李治就見不得褚遂良激動的樣子,心想,早知如此,就應該把韓藝也叫來。

  這褚遂良是鐵齒銅牙,出了名的能言善辯,唯獨韓藝幾番說的他啞口無言,可謂是天敵,但是話說回來,這可是宰相級別的會議,與韓藝又無關,韓藝憑什麼參與進來。

  李治說不過褚遂良,目光一掃道:「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韓瑗、來濟自然站在褚遂良這一邊的,紛紛出言附和。

  李治又瞧向于志寧,道:「左僕射以為如何?」

  于志寧本不想開口的,因為他覺得這事褚遂良會搞定的,能躲則躲,但是皇帝親口詢問,他不能不答,於是道:「陛下,張銘在御史台一直以來都表現的非常好,算是永徽年間最有作為的臣子了,理應得到提拔。」

  李治點點頭,突然瞥了眼沉默的長孫無忌,眼中閃過一抹期待之色,道:「太尉又以為如何呢?」

  長孫無忌一怔,仿佛剛才睡著了一般,還愣了愣,面泛為難之色,道:「陛下,那張銘與老臣沾親帶故,此事老臣應當迴避才是。」

  這張銘乃是長孫無忌妹夫的親弟弟。

  他不表態,李治反而就更加鬱悶了,他本想拿這事當成是一個談判的條件,但是現在的情況,似乎這些宰相們都不打算給他這個借題發揮的機會,他求的是長孫無忌,但偏偏長孫無忌不發表任何意見,但除了長孫無忌外,其餘人都贊成,明知他們是串通一氣的,但是卻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件事其實就是李治目前為止帝王生涯的一個縮影。

  李治只覺胸口有些堵,但他突然想起韓藝那一句「順其自然」,於是強忍著下來,道:「既然各位愛卿都覺得該當如此,好吧,即日升張銘為御史大夫。」

  一個時辰後。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他褚遂良未免也太可惡了,只知道要求朕做這做那,可是朕就那么小小的一個要求,他都不願答應,真是欺人太甚。」

  李治在殿內大發雷霆,氣得也著實不輕呀!任何事那都得有商有量才行,沒道理總是我來滿足你,而你們卻不滿足我,這就太不公平了。

  其實這跟張銘當不當御史大夫都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他完全感覺不到自己是一個皇帝,關於宰相的任命,都是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做主,他就跟一個寫聖旨的文吏一樣,反正你們說什麼,我就寫什麼。

  憋屈!

  太憋屈了。

  剛剛被召入宮中的韓藝,站在下面,瞧著李治火冒三丈的樣子,心中暗嘆一聲,權力啊!道:「陛下請息怒,其實這場遊戲才剛剛開始了,鹿死誰手,還猶未可知了。」

  李治一怔,道:「韓藝,你老實說,這事你究竟有多大的把握。」

  語氣中透著一股怨氣,武媚娘當不當皇后,他也不顧了,只要不能張銘順利當上御史大夫,他就開心。

  擺明就是賭氣啊!

  韓藝笑道:「陛下,微臣一直說的是順其自然,既然是順其自然,那麼該發生還是發生,今日右僕射他們的咄咄逼人,只能讓他們自食其果,到時陛下就可以狠狠出這一口惡氣。」

  李治聽得臉色緩和幾分,欣喜道:「此話當真?」

  韓藝點點頭,道:「只要陛能夠做到順其自然,那便能成真。」

  李治疑惑道:「那究竟怎樣才算是順其自然呢?」

  韓藝不答反問道:「微臣聽說一直以來,任命御史中丞一直都是以御史大夫的意見為重,不知是否?」

  李治點點頭道:「不錯,為了避免上下官員不和睦,故此御史中丞、戶部侍郎等副官職位,一般都是以為首官的推薦為重。你問這個作甚?」

  韓藝道:「微臣只是想說,這就是順其自然。」

  李治愣了愣,道:「也就是說你早料到今日之事呢?」

  韓藝道:「陛下,世事難料,但有些事不去努力,那永遠都不會成功,而且往往成功都是從失敗中孕育出來的。」

  ……

  ……

  在元家的內堂內,坐著七八位老者,個個都是鬚髮皆白,但卻面色紅潤,他們可都就是元家長老級別的人物,吃的、用的可都不比皇帝差,身子骨自然也比一般老人硬朗一些。

  而席位末端坐著一個中年男人和一個美貌女子,這二人正是元鷲和元牡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