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心地善良,又崇尚「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思想,以前他還不是官的時候,就時常去幫助百姓,如今已經入得官場,他就更加覺得要為百姓辦事,故此這民安局可是最對他胃口了。

  說著,他又拿起那一份奏章,遞向韓藝,道:「這是我們剛剛寫的,你看看,這麼寫是否合適?」

  韓藝拿起一觀,突然咦了一聲,「這不像似鄭公子你的筆跡啊!」

  王玄道笑道:「韓小哥一眼就能瞧出端倪來,可見對書法頗有研究,難道你是故意隱藏自己的書法。」

  韓藝讓他們代筆寫奏章的理由,還不就是他的字非常的不堪,但是作為一個騙子,對於書法不可能沒有涉獵,反正是真的他不會,假的他能做,對於筆跡那可是有著天生的敏銳呀。

  就你聰明。韓藝沒好氣道:「這書法有什麼好隱藏的,我只是喜歡欣賞書法,但未必就會寫字,就好比那些喜歡看話劇的人,他們也不見得會演話劇。」

  盧師卦笑呵呵道:「善行的書法那可是非常了得,不僅擅於模仿,而且他能以十餘種筆跡書寫行文。」

  韓藝驚道:「當真?」

  鄭善行苦笑道:「這不過是玩物喪志罷了,不值一提,而我之所以換一種筆跡,也就是怕被陛下看出來,這麻煩能免則免嗎。」

  他們七個果真箇個都是天才。韓藝暗嘆一聲,笑道:「這本事可了不得呀,去當騙——不,我的意思是,能人不能,是為天才。」

  在後世,也有一些千門高手都是以模仿筆跡著稱,而且在那個網際網路的時代,這種人才幾乎都成為了稀有動物,一個團隊有一個這種人才,那真的是如虎添翼,會省去許多的麻煩。

  四人又開始談論這奏章來,因為他們四人很多想法都不謀而合,故此談起來也非常投機,一邊談,就一邊寫,韓藝只是弄了一個框架出來,具體裡面細節,還是大家一塊商量著辦,韓藝他本身就崇尚團隊精神,英雄主義對他而言,那只是年少輕狂,而且鄭善行他們更加了解當前的社會制度和背景,他們的意見對於這一份奏章可也是至關重要。

  這談著談著,天就亮了,柳琴和盧知蓮都已經起床了,見盧師卦他們還在談論,真是廢寢忘食呀,趕緊做了早餐給他們送了過來,幾人又是一邊吃,一邊談,直到中午時分,這一份奏章才寫好。

  韓藝回去洗了個澡,換了身乾淨的官服,然後就帶著奏章跑去皇宮了,這事必須得趁熱打鐵,遲則生變的道理韓藝還是明白的。

  由於韓藝有令牌入宮就變得簡單多了,不過那張德勝這一回倒是沒有將韓藝帶去兩儀殿,而是帶著他去到一處花園中,遠遠就聽得流水之聲,亭台水榭,鳥語花香,在這初冬時分,依舊呈現出一片生氣勃勃,煞是美麗。而在那人工湖湖面上有著一座亭台,裡面坐著一男一女,正是李治和武媚娘。

  「微臣參見陛下,昭儀。」

  韓藝入得亭台,行了一禮。

  「免禮。」

  李治笑問道:「你有何事稟告?」

  不會吧,昨日說得事,你今日就忘記了?韓藝訕訕道:「回稟陛下,關於民安局的奏章,微臣已經寫好了,還請陛下過目。」

  李治一驚,道:「就寫好呢?」

  韓藝道:「為陛下辦事,微臣怎敢怠慢。」

  成立一個新的官衙,這可不是簡單的事,哪能這麼快就搞定了。李治微微皺眉道:「這事你可得仔細斟酌,朕雖說是讓你儘快呈上,但也沒有讓你今日就呈上來。」

  韓藝恭敬道:「為陛下辦事,微臣自當是竭盡全力,不敢怠慢。」

  武媚娘心思細膩,她見韓藝面色疲態,心知他定是連夜寫好的,而且她對韓藝非常有信心,既然韓藝敢呈上來,那定是有把握的,於是道:「陛下,你瞧韓藝面容疲倦,想必定是廢寢忘食將這奏章寫好的,既然這奏章都已經送來了,陛下何不先看過再說,倘若有不合適的地方,陛下再讓韓藝改過便是。」

  李治這才注意到韓藝的疲態,滿心的感動,這就是皇帝最喜歡的臣子呀,面露微笑,道:「真是難為你了。」點了下頭,讓張德勝立刻將奏章遞上。

  張德勝立刻將奏章給李治送上,李治拿著奏章打開一看,道:「這不是你寫的吧。」

  看來我的字已經難堪到世人皆知了。韓藝訕訕點了下頭。

  李治又看了眼,道:「這是鄭善行寫的吧。」

  韓藝頓時噴血的衝動都有了,說好的模仿高手了,怎麼一下子就被人看出來了。

  「韓藝,就算你要找人代筆,那也得謹慎一點,找一個陛下不熟悉的人來寫,待會這奏章還得拿給那些大臣看的,雖然不打緊,但難免會嘮叨你幾句的。」武媚娘見韓藝一臉尷尬的表情,掩唇咯咯笑得兩聲,顧盼流轉間,那是百媚橫生,豐乳顫抖,更是令人神魂顛倒。

  這就是武媚娘,遠觀風華絕代,近看攝人心神。

  好在韓藝也是見過世面的男淫,趕緊收斂心神。

  不過此話一出,反倒是化解了韓藝的尷尬。

  「媚娘,這可不是鄭善行的筆記。」李治呵呵道。

  武媚娘美目微睜,詫異道:「那陛下如何得知是鄭善行所寫?」

  李治稍顯賣弄地說道:「你有所不知,鄭善行的書法雖好,但是比起像右僕射那些書法大家來,可還是差了不少火候,而他的書法之所以令人津津樂道,蓋因他可以以十餘種筆跡行書,而且擅於模仿,但是終歸是一個人寫的,那麼肯定有相似點,他的字體非常工整,作小字尤佳,而且他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他的字大小非常相似,近乎相等,這可能跟他的性格有關,故此不管他的筆跡怎麼變,但這字的大小未有絲毫改變,故此朕才猜是鄭善行所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