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薛仁貴還是非常謹小慎微,畢竟他這一條支脈能否再度崛起,重鑄祖父榮光,可就全在他肩膀上了,所以他剛才只想遠離韓藝十萬八千里,以免被韓藝連累,一來這傢伙實在是太恐怖了,二來,他畢竟也是貴族出身,與韓藝這個貧窮小子不是一路人。

  韓藝心裡哪能不明白了,微微一笑,道:「不是我膽色過人,而是我知道,我效忠的是誰。」

  這一句話可是大有內涵呀,薛仁貴不禁一愣。

  韓藝剛才那麼瘋癲,是為了什麼,當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李治,李治提拔他,他當然得為李治爭氣,一來,要證明李治沒有看錯人。二來,要證明自己不懼怕這些權貴,敢於與他們正面對抗。

  這就是李治希望見到的,他如果提拔一個對長孫無忌等權貴畏懼如虎的人,那還不如不提拔了,李治現在就是需要敢拼,敢說,並且完全效忠於他的人。

  提拔韓藝如此,提拔薛仁貴同樣也是如此,這代表著一種信任,我作為皇帝,讓你薛仁貴來保護我,這是莫大信任,你薛仁貴一定要清楚一點,你是誰的人。

  薛仁貴心中滿是慚愧,他前面想躲韓藝,想撇清與韓藝的關係,這其實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行為,簡單的來說,如今他們就是一根線上面蚱蜢,都指望著李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要是韓藝沒有好下場,他又能好到哪裡去,趕緊抱拳道:「蒙韓御史提醒,薛某如醍醐灌頂,真是無以為報。」

  你能明白就再好不過了,還想跟我撇清關係,你撇的清嗎?韓藝拱手笑道:「豈敢,豈敢。」

  他之所以跟薛仁貴說這話,無非也就是因為,他在朝中也是孤立無援,認識的人都是敵人,忒也悲催了,他迫切的需要盟友,而薛仁貴是一個名人,在不了解的情況下,他當然傾向於與薛仁貴結為同盟。

  ……

  ……

  這有人歡喜,有人愁啊!

  在一棟閣樓裡面,坐著五六人,正是關隴集團的核心成員,長孫無忌、褚遂良、來濟、韓瑗、柳奭。

  「不能批,這決不能批。且不說那韓藝出身卑微,又是一個開青樓的,光憑他這年紀,也不適合當這監察御史,這不是兒戲又是什麼,不管怎樣,我們還得繼續上奏,請求陛下收回成命。」

  柳奭顯得異常激動。

  褚遂良也深表認同,略帶一絲不滿的向長孫無忌道:「輔機兄,你方才就不應該鬆口,反正沒有三省的批示,韓藝就不可能上任。」

  關於唐朝的制度,尤其是唐初年間,皇帝的任何指示都必須經過三省草擬、審核、批示,才能奏效,等同於要徵得三省長官,尤其是宰相們的同意,所以,三省如果不批,這指示就無法落實,聖旨就是廢的,不是皇帝說什麼就是什麼的。這唐初的皇權並不是很集中,縱觀唐朝三四百年間,皇權最為集中的時候,就是李治中後期和武則天時期,到了唐玄宗時期,又開始被節度使掌握了。

  如今三省全在長孫無忌手中,都是他的人,而且他還是皇帝的舅舅,他如果不點頭,這事就成不了。

  這也是為什麼李治是等到長孫無忌鬆口之後,才開溜的。

  為何柳奭會這麼激動了,說到底不過就是一個八品官,根本威脅不到他們,這都是被嬌慣出來的,因為自從李治即位以來,一直都是與他們配合,任何事基本都是遵從他們的意思去做的,這是第一回,李治越過了三省,直接封賞,並且不顧他們的反對,強行任命韓藝為監察御史。

  這絕不是一個很好的信號。

  韓瑗坐在邊上,突然說道:「子邵兄,你也無須激動,我看這事還是可以挽回的,前面韓藝在大殿上,還得罪了崔義中等人,他們肯定還會上奏請求陛下收回成命,如果我們跟著他們一塊上奏,到時滿朝文武都反對,陛下不得不收回成命。」

  來濟也點點頭道:「伯玉言之有理,這事還不一定了。」

  方才他們這些大臣只是被李治和韓藝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當時誰也不敢做這齣頭鳥,都在觀望,但是靜下來之後,他們肯定是相互聯合,共同抵制韓藝,團結力量大嗎,大家一塊上奏,這李治總不能將滿朝文武都治罪吧。

  如果關隴集團和山東集團同時反對的話,李治也只能將這封賞收了回來。

  說到這裡,大家又都看向長孫無忌,只要你點頭,都不用你出面,這事還是成不了。

  長孫無忌緩緩說道:「為了一個小小的監察御史,去與陛下爭吵,這值得麼?」

  褚遂良激動道:「問題是這根本就不合理呀?」

  「沒有什麼合理不合理的。」長孫無忌擺擺手,又道:「不管怎麼說,韓藝總歸是救了陛下,包括我們的性命,這是無可爭辯的。陛下要封賞自己的救命恩人,這於情於理,都再正常不過了,如果連這一點陛下都不可以做到,那豈不是會讓天下人笑話,別看這事小,但事關皇室尊嚴,若因此而激怒陛下,這絕非明智之舉。」

  來濟、韓瑗等人相互看了看那,又稍稍點了下頭。

  長孫無忌繼續道:「陛下如今還年輕,不夠成熟,如果咱們越是反對,陛下可能還會變本加厲,也許滿朝文武上奏,會逼迫陛下收回成命,但是陛下一定會想盡辦法扳回顏面,到時可能就不是監察御史,甚至於御史大夫,那時候,我們又該怎麼辦?如今陛下有報恩之理,而韓藝也展現出自己的才能,我們就當是賣個順水人情給陛下,不要再去觸怒陛下了,否則的話,可能連挽回的地步都沒有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