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40章 從根本做起

  唐朝奉行的是錢帛兼行策略,也就是絹帛也是一種貨幣,為此唐朝嚴格規定了絹布的尺寸、厚度,以及重量,並且列出相等的兌換公式,當今,一匹非常普通的絹布大概在一百五十文錢左右,但是上等綾羅綢緞,那就相當貴了,有些怕要好幾貫錢,但是一匹上等真絲並不重,便於交易,因為它本身的價值高。

  既然是錢幣,那必須具有統一性,尺寸是限定的,如果尺寸多樣化,那麼就不好計價了,市場就會發生混亂。

  長孫無忌一時也沒有想明白韓藝這話是什麼意思,好奇道:「你繼續說下去。」

  「是!」韓藝微微一揖,繼續說道:「百姓常言,小則用幣,大則用絹,也就是說,小錢就用銅幣,大錢則用絹,但是百姓也常常用一尺絹布來購買糧食,但是這一尺絹布真正的價值是什麼呢?它又能做些什麼,只能去當做一塊抹布,正如小子前面所言,絹布是尺寸越大越值錢,因為尺寸越大,作用就越大,一旦分割,其本身的價值將會縮小,如此一來,絹布的行情將會因為這些分割的絹布不斷的萎縮,終究還是會退出錢幣的舞台。」

  這一句話如同五雷貫頂。

  長孫無忌猛地一怔,隨即立刻又陷入了沉思當中。

  褚遂良也是如此。

  絹布這東西,如果完完全全的當做貨幣來對待,會遇到非常多的困難,一尺布是錢,但問題是,一尺布的價值在哪裡?其本身價值是很低的。同等分量的絹布,如果是整整一匹絹布和由一尺一尺絹布組成的相比,前者明顯更具有價值,但是如果是用貨幣來看的話,那麼兩者應該相等。

  這就是矛盾所在。

  這種矛盾足可令絹布退出貨幣市場。

  長孫無忌雖然聰明,但是不具有這方面的超長才能,也沒有先進知識,看不了這麼遠,忙問道:「那你以為該當如何?」

  韓藝道:「小民認為,遲早有一日,絹布還是會擺脫錢幣的作用,完完全全作為一種貨品,因為絹布本就是貨物,而非錢幣。但我們可以延緩這種現象的發生,讓它慢慢退出,以免問題突然爆發,導致市場大亂,要做到這一點,唯一的辦法,就是絹布尺寸多樣化和規範化。

  嚴格規範絹布的尺寸,就跟銅幣一樣,這樣才能滿足錢幣的本質。

  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去規範絹布的尺寸,從而保證絹布的價值不被削弱,我們可以制定三種尺寸,大匹絹布,中匹絹布,小匹絹布,大匹絹布自然就是用來做床單一類的,中匹則是用來做衣服的,而小匹則是用於更小範圍的,然而這個尺寸是根據百姓日常所需而定。如此一來,既可以保證絹布的價值不被大小而影響,又可以令市場的貨幣更加豐富,還不會造成浪費的現象了,百姓不會因為一塊抹布而損失一匹完整的絹布。」

  他說得有理有據,並非誇誇其談。

  長孫無忌稍稍點頭,道:「可是你說著容易,實行起來可就難啊。」

  韓藝道:「想我大唐貞觀之治不也是從最難的時候開始的嗎。」

  長孫無忌一愣,這他倒真是無法反駁,李世民稱帝初時,等待他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當時困難到李世民都向臣子抱怨到,這國家亂成這樣,我們能將它治理的好麼。

  連李世民就說出這種話來,可想而知,但是的情況是多麼的嚴峻,更加沒有人想到後來會出現一個貞觀之治。當然,如果從地大人少的角度來看,貞觀之治也是必然會出現的,只要皇帝別太坑爹就行了。

  褚遂良道:「可是如今規範一種尺寸的絹布,都已經非常困難了,更何況是規範多種尺寸。」

  韓藝道:「為什麼規範一種尺寸的絹布會非常困難,就是因為大家需要多重尺寸的絹布,所以多種尺寸反倒是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簡單。至於如何規範,還得從根本做起。」

  「從根本做起?」

  褚遂良好奇道:「如何從根本做起?」

  韓藝道:「當然是從織布的時候就開始規範。」

  「織布的時候?」褚遂良道:「你說的是織布機?」

  「正是,正是,右僕射果真是才思敏捷,小子佩服萬分。」韓藝連連點頭。

  褚遂良突然一怔,指著韓藝笑罵道:「好小子,在這繞了半天,就是誘使我說出這句話來。」

  你知道也已經晚了。韓藝垂首道:「小子豈敢。」

  長孫無忌呵呵道:「不說也已經說了,登善你就不要介意了。」說著又向韓藝道:「你繼續說吧。」

  韓藝道:「織布機的大小,將直接影響絹布的大小,想要規範絹布的尺寸,最好的辦法,就是先規範織布機的尺寸。然而,現在的民間織布機十分雜亂,沒有得到統一,故此造成各地絹布大小不一,也常常因此引起糾紛。小子不才,願毛遂自薦,小子的這一種新式織布機,小到每一個零件都是經過嚴格規範的,而且可大可小,最大型的需要三人操作,而且還在不斷的簡化中,而小的只需要一手便可拿著,操作非常簡便,就連上個茅房都可以織出少寸布來。」

  這個倒是先信著,究竟行不行到時可以再去看,關鍵也不在於這一點。

  褚遂良道:「你這法子雖然不錯,但是可行性實在令人堪憂,若照你這般說法,那必須得每家每戶先擁有一台你這種織布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