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

  韓藝此舉看似冒險,其實不然,相反,這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做法,這無非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如果對方是李林甫、嚴嵩、和珅之輩,那韓藝當然是百般討好,編制出一個史上第一馬屁來。

  但是你用這種手段去討好魏徵、褚遂良這樣的人,那只會讓他們看不起,根本不可能得到他們的重視。

  像那貧窮才子馬周便是如此,當初李世民三次請他入宮,他理都不理,他越是這樣做,李世民卻渴望獲得這個才人,越得不到,就越想得到,這是人性,直到第四次,馬周才去了,很快就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

  韓藝這番做法,也就是這麼個理。

  除此之外,韓藝也確實心有不爽,要跟那褚遂良理論理論,因為熊飛犁一直沒有得到朝廷的褒獎,半個字都沒有,這令他很寒心,他終於明白為什麼中國的科學是如此的落後,因為科學家在古代,根本得不到重視。

  就說那造紙的蔡倫,歷史書上短短二十個字就介紹完了,人家造紙耗費了多少努力,沒有二十年,也有十年吧。你就短短二十個字,這跟敷衍了事又有什麼區別,若是在西方,不弄個幾百張紙的論文出來,都會被人給罵死。

  秦檜一個奸臣,史書上都是有大篇幅記載的。

  哪怕是在後世歷史書上,秦檜也比蔡倫用的篇幅多。

  不管是娛樂文化,還是正規書籍裡面。

  這聽起來,真是讓人啼笑皆非呀。

  反倒是在美國雜誌《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美國《時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蔡倫上榜。

  然而在中國,大家都推崇的是忠臣勇將,諸葛亮、岳飛等人,要麼就是關羽、趙子龍等武將,亦或者是詩人,李白、杜甫等等。

  但是極少有人崇拜中國古代的科學家,這邊嚷著中國沒創造、沒發明,轉頭就跟人爭論秦瓊、關羽誰更牛逼,這有意思嗎?

  韓藝認為,只有為人類做出貢獻的人,才稱的上是最偉大的人,例如蔡倫,例如袁隆平、例如沈括、例如張衡。

  縱觀中國史書,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篇幅都是權力之爭,朝代更換,好像華夏文明就只剩下這些了。然而,很多發明創造,甚至連個人名都沒有,通常教育書上,就是一句話概括,這是我們古代百姓的智慧結晶。

  中國有偉大的科學家,他們都是非常了不起的,絕對值得人們尊重,只是中國人沒有像記住愛因斯坦、賈伯斯一樣記住他們罷了。

  韓藝現在就面臨這種尷尬的境地,曲轅犁的出現,足夠推動農業前進一大步,哪怕是後世的很多機械犁,都借鑑了曲轅犁,這是非常了不起的發明,但是朝廷連隻言片語都沒有,得虧他自己機靈,知道自己去宣傳,如果他不自己去宣傳,估計到後來,又是一句話總結,哦,曲轅犁呀,嗯,這是唐代百姓的智慧結晶。

  在這種文化背景下,中國的科學是根本發展不起來了。

  這是文化所至,哪怕清朝不閉關鎖國,也不可能贏得了西方的。

  落後是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的。

  在後世,哪怕三國演義都拍爛了,哪怕還珠格格都拍了三部,依舊沒有人想著去拍一部中國古代科學家的電影。

  難道我們的科學家就真的這麼丟人麼?

  韓藝希望這種情況有所改善,這也是為什麼他安排熊飛不當官,跑去當一個農夫,因為希望人類得到啟示,我當科學家,我同樣能夠造福蒼生。

  他有這種想法,這跟他在後世處在一個國際團伙中有關,因為他們談天說地的時候,偶爾也說說自己國家有什麼了不起的科學家,但是人家都是口若懸河,根本停不下來,唯獨韓藝沉默不語,因為他沒讀過什麼書,而中國宣傳的文化也都是一些忠臣,他真的說不出幾個中國科學家的名字,轉來轉去也就一個袁隆平,但你要他說猛將,那他沒讀過書也能說出幾十個猛將來,為此他還特意跑去翻書,所以他覺得這很可悲。

  ……

  ……

  來到鳳飛樓內,此時裡面一切安靜。

  只見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站在舞台邊上觀看,因為他們來晚了,故此座位也早就坐滿了,其實下人也拿了凳子給他們,但是他們都沒有坐下,而是翹首以盼,望向台上。

  韓藝往台上一看,只見《白色生死戀》已經開始演了。上一回提到崔晶晶也想學著當一名普通的婦女,身為普通的婦女,那麼理應就要織布,但是她可是大小姐來的,這織布對於她而言,那真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越急就越干不好,不禁非常苦惱。

  熊飛怎忍心見到愛妻悶悶不樂,於是發誓要做出一架織布工具來,讓愛妻也能織布。

  這一回則是演到,熊飛已經製作出了織布機,並且決定在崔晶晶十八歲生日時,送給她當做禮物。

  這一方面體現出熊飛的才智,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他們夫妻二人濃濃的感情,雖然已經成婚了,但是依舊不乏浪漫,從而喚醒人們對愛情的憧憬。

  只見熊飛用布蒙住崔晶晶的雙眼,來到台上,台上放著一架機器,但可惜是用布蓋住的。

  觀眾們都知道那布下面一定就是織布機,心中是異常激動,雖然他們都不懂的織布,但是熊飛犁的成功,讓他們很是期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