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這曹繡也聰明,知道完全是不可比的,別說《白色生死戀了》了,哪怕是小品他也比不過,如今熊弟、華仔的名聲不比四大花魁小,走在路上,不少路人都主動跟他們打招呼,熊弟就是平常一個隨意的動作,都能逗得大家開懷大笑。所以,她將《才子佳人》放在晚上演,因為鳳飛樓晚上不營業的,這樣就豐富了花月樓的娛樂。

  這是一種認輸的表現,這也是一種明智的做法。

  ……

  ……

  試驗成功的第三日,韓藝宣布今日停演,而停演的藉口讓客人也無從反駁,因為鳳飛樓今日要去郊外贈送熊飛犁,並且公布熊飛犁的圖紙。

  而贈送的地點就選在了長安城的北郊。

  只見在一處田野旁的空地上,人頭攢動,紛紛擁擁。

  一條白布條幅從一根兩丈來高的竹竿上直落下來,上面寫著「鳳飛樓」、「熊飛犁」、「贈送」等關鍵字眼。

  可惜的是,當今的農民都不識字,這條幅的宣傳效果不如韓藝的預計。

  好在因為這兩天的宣傳,周邊不少百姓都聞聲而來。

  這一次贈送的對象,主要是那些貧窮的農民,但不是屬於地主的奴隸,是良人來的,因為地主的奴隸,你給他再好的裝備,那也是在幫地主賺錢,跟他們沒有什麼關係。

  雖然長安是首都來的,但是窮人肯定不止一百人,只能先到先得,很快一百架熊飛犁就贈送完畢了,領到熊飛犁的百姓,個個都是老目懷淚,對這韓藝連聲道謝,似乎有唐一朝來,還從未有人主動贈送農具。

  可是那些沒有領到的,不免好生失望,有些人鬱悶的都哭了出去來。

  韓藝親自站出來,讓大家不要著急,隨即就立刻公布了圖紙。

  只見兩人抬出一塊非常大的木板來,上面是一些關於熊飛犁的圖案,非常細緻。

  韓藝拿著一根細長的竹棍一邊指著上面的圖案,一邊說著製作技巧,因為這熊飛犁還涉及到了後世的一些組裝技巧,若不加以說明,他們可能看不明白。

  而那些農夫則是席地而坐,認認真真聽著,包括已經領到的百姓,場面非常令人感動。

  遠遠望去,若是不知其因,還以為孔子重生了。

  這可能是自春秋時代後,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

  這也導致不少路過的人趕來觀看,人數在不斷的增加。

  不僅如此,韓藝在講完之後,還讓工匠現場就做一遍,因為都是一些早就做好的零件,故此只需安裝上去就是了。

  在組裝完之後,韓藝又讓人將早就準備的牛拉上來,將熊飛犁安裝上去,又命手下一名經驗老到的農民拉著這熊飛犁下田耕地,而他則是在田邊細心講解使用熊飛犁的技巧,以及一些保養農具的常識,這裡面也包括很多先進的知識。

  這些農夫聽得也是受益匪淺,心中異常激動。

  忙忙碌碌,不覺一天很快就過去了,在這些農夫離開是,韓藝還每個村落都贈送了一幅圖紙,雖然多半農夫都沒有領到,但離去是,皆是含著熱淚。

  仿佛從來沒有人對他們這麼好過。

  不!

  事實上也從未有人對他們這麼好過。

  「哎呦!好累呀!可恨這唐朝沒有馬殺雞,花月樓乾的忒不專業。」

  韓藝一邊搖動的脖子,一邊不住的埋怨道。

  「何謂馬殺雞?」

  聽得邊上一個聲音,只見鄭善行、王玄道、長孫延三人走了過來。

  韓藝驚訝道:「三位公子,你們怎麼來了?」

  鄭善行呵呵道:「我們三個早就來了,只是你一直在忙,故此我們也沒有打擾你。」

  王玄道道:「韓小哥今日所做之事,真是令人欽佩。」

  韓藝謙虛道:「二位見笑了,我也不是單純的在做善事,這其實也是在幫我們鳳飛樓做宣傳。」

  這等小伎倆,焉能瞞得過他們三人,還不如坦蕩蕩的說出來。

  鄭善行哈哈道:「人家做善事,雖有內因,但絕不會說出口,你倒好,我們都還沒有問,你就全說了。」

  韓藝笑道:「這有什麼好瞞的,大家互惠互利罷了。」

  長孫延突然開口道:「不過你此舉真是難能可貴,若是其他商人,定會以此牟利,其實你只需要贈送熊飛犁便可,為何要連圖紙都公布。」

  韓藝笑道:「這東西並不難做,要賣的話,最多也就賣一陣子,賺不了多少錢。」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又道:「而且,我個人以為,做買賣是可以如此做,但是唯獨在農耕方面不能這樣做。」

  長孫延道:「這是為何?」

  韓藝道:「常言道,焚林而田,竭澤而漁。我們都是要吃飯的,如果把農夫都給餓死了,誰還來種糧食給供我們飽飢,我認為一切關於農耕的技術,應該及早普及,決不可以此牟利。只有農民富裕了,我們的生活才會越過越好,他們就是我們的根基,同樣也是我們大唐的根基,我們應該要盡心盡力維護這根基。」

  長孫延聽得稍稍點頭,而王玄道、鄭善行更是面露慚色。

  「韓小哥這一番話,真是令我輩汗顏呀。」

  鄭善行不禁感慨道。

  他們家族可都是這麼做,保護自家的技術,絕不外傳的。

  第229章 流水線模式

  鳳飛樓的動作實在是太快了,快得朝廷都無暇反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