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藝聽得大驚失色道:「這太不可能吧。」

  劉娥道:「這是真的,連百姓都知道,後來太宗皇帝也不准皇室子女跟對方通婚,甚至於外戚、大臣都不准,而且太宗皇帝命人撰寫《氏族志》,也就是為了防止這些士族買賣婚姻。」

  「買賣婚姻?」韓藝好奇道。

  「你不知道麼?」

  韓藝搖搖頭。

  劉娥立刻跟韓藝解釋了一遍。

  有道是,山東之人質,故尚婚婭;江左之人文,故尚人物;關中之人雄,故尚冠冕;代北之人武,故尚貴戚。

  崔家、盧家、王家、鄭家這些都是屬於山東士族,是一個大集團來的,他們非常重視門第婚姻,他們家族的第一條戒律,就是決不能與卑賤之人通婚,稍微寒磣一點的都不行,因為他們要保證自己高貴的血統。

  而李世民的家族是一個混血家族,不是純種的漢人,身上有鮮卑血統,其實李家也是後來才認老子李耳為祖先,是不是隴西李氏,還不一定,至少山東士族認為他們不是。

  所以在山東士族看來,這李家以前不過也就是一個「落魄戶」,算不得大家族,沒啥底蘊,就算你當了皇帝,你的血統還是卑賤的,所以我不跟你們李氏通婚,簡單來說,就是看不起李世民,而且還沒有隱瞞,大家都知道。

  李世民的臉都被打腫了,這還得了,我皇帝的公主、王子你們都敢嫌棄,這事可不能就此罷休,所以李世民也下旨,從皇帝我做起,你們這些外戚、官員都不准跟崔家、盧家這幾個家族聯姻,但是沒用,該聯的還是會聯,根本阻止不了。

  房玄齡是他的親信,是他的摯友,結果還不是一樣跟這些大家族聯姻了,房玄齡那有名的妻子盧氏,就是范陽盧家的女兒。

  如果盧氏只是一個民婦的話,她哪裡敢不准房玄齡納妾,甚至為了此事頂撞唐太宗,房玄齡若要納妾,我便死,這不是說盧氏不是一個好妻子,盧氏絕對是一個好妻子,但要是一點背景也沒有,這「吃醋」一詞怕也就出現不了了。

  除了房玄齡,還有魏徵,杜如晦等人,這些人可都是李世民的嫡系呀,他們都陽奉陰違,更別提其他人了,當然,他們能夠跟這些大家族聯姻,還是因為他們的官位夠大,才學了得。

  蓋因這些士族在改朝換代時,遭受到不小的衝擊,財產也損失不少,所以你要與這些大家族聯姻,不僅人品要好,學識了得,官位高,血統正,出身不能寒磣,還得支付他們一大筆錢,這錢可不少,這就是所謂的賣婚買婚。

  又因為這本就是一個貴族統治的年代,是貴族和皇帝共治天下。

  百姓非常崇尚貴族。

  有些時候貴族的一句話比皇帝的話還要好使一些。

  最簡單的一點,這經文都掌握在他們手中,世上大部分經文都被這些士族掌控著,就跟武功秘籍似得,是不准外泄的,一般人想要讀書是很難很難的。打仗你可以靠文盲,但是治國你必須得靠讀書人,所以朝中大部分臣子都是他們家族的人。

  雖然隋朝就開創了科舉,但是目前而言,用處不是很大,因為讀書牛逼的都是他們這些大家族的子弟,因為他們有著得天獨厚的教育優勢,尋常百姓除非是天才,否則難以勝過他們。

  崔戢刃為什麼那麼牛,無非就是你皇帝不用我們的人,你無人可用,因為參加科舉的都是我們的人,這官我們不當,也沒有人可以當。

  你看唐朝科舉狀元,十有八九都是大家族子弟,總是有跡可循的,哪怕是宰相絕大多數都是他們家族的人,每個大家族出七八個宰相,後來武則天雖然斬殺了一大批人,但最後還得用他們家族的人。

  就算這宰相不是他們的人,也可以通過聯姻,變成他們家族的人。

  因為魏徵這些人,寒門出身,雖然官位大,但是沒有名望,所以他們必須要藉助這些大家族的名望來鞏固自己的地位,而這些大家族也需要依靠他們來提升自己的勢力,畢竟改朝換代,他們的勢力肯定受到了不少的打擊。

  很多大官都以娶得這些大家族的女兒為榮,娶不到總覺得是人生一大遺憾,哪怕已經當了宰相,都已經形成了一種這樣的風氣。

  這種聯姻,賣婚買婚繁殖下來,就形成了一種錯綜複雜的勢力,真是剪不斷,理還亂。

  作為皇帝肯定不希望見到這種情況,整個朝廷都被你們這些士族、貴族壟斷,那我這個皇帝不事事受到你們的牽制,所以李世民一直在阻止他們聯姻,但是他們都沒有鳥李世民,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明著不來,我暗著來,我們不辦婚禮,我們偷偷摸摸的娶,偷偷摸摸的嫁,而且對象還都是朝中重臣,你奈我何。

  對此李世民也無奈,總不可能一鏟子就鏟了他們,你把房玄齡、魏徵他們都給殺了,那誰來幫你治理國家,所以李世民只能忍著,因為他還得依靠這些大家族的勢力來幫自己治理國家。

  其實唐朝以前的皇帝,可能也就是千古第一帝秦始皇能夠做到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哪怕是漢武帝也受到這些大家族的牽制。從宋朝開始,皇帝就舒服多了,但是宋明兩代,皇帝總是被外人欺負,縱觀華夏五千年,還真就是鴉片戰爭前的清朝皇帝最他媽爽。

  第170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