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穿著卻是異常簡樸,就跟那些僕從沒啥兩樣,韓藝不禁又瞧了眼王玄道,納悶道:「王公子,你們都喜歡穿得這麼簡樸嗎?」

  王玄道一愣,隨即苦笑道:「自然不是,我是不喜太繁瑣的事物,故擇輕便簡單而從之,而鄭兄他們家族門風便是勤儉節約,鄭兄極少上酒樓,你去他家,永遠都是粗茶淡飯,不管是他父親的客人,還是他的客人,久而久之,大家也都習慣了。」

  這倒是有大家風範,真正的大家族也就該如此。韓藝頗為讚許的點點頭。

  忽聽得王玄道哦了一聲:「他也在啊!」

  韓藝聽得一愣,瞧了眼王玄道,又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只見在人群左側二十步遠還站著一小簇人,個個年紀都不大,跟韓藝一般大小,在他們面前同樣放著一張長桌,不,應該是兩張長桌拼湊而成的,上面鋪放著一塊白布,一個十八歲左右的少年手執毛筆在上面畫著什麼。

  「你認識那人?」

  韓藝好奇道。

  王玄道:「王蘊圖。」

  也是姓王?韓藝道:「你弟弟?」

  王玄道稍顯遲疑,才道:「也可以這麼說,我們是同祖,不過我是太原王家,他是琅琊王家。」

  「琅琊王家?」

  韓藝愣了下。

  王玄道笑道:「你聽過王羲之嗎?」

  王羲之?韓藝道:「這我當然聽過,據說太宗皇帝就非常喜歡王羲之的字。」

  王羲之,書法大家,一篇《蘭亭序》引得無數帝王盡折腰。

  這個沒學過歷史的都很清楚。

  王玄道道:「此人便是王羲之的後人。」

  「王羲之的後人?」

  韓藝猛地一驚,這長安還真是藏龍臥虎呀,就算碰不到歷史名人,也能碰到歷史名人的後代,又問道:「那不知王公子你的先祖又有那些大名鼎鼎的英雄。」

  王玄道道:「新朝始帝便是先祖。」

  「新朝?」

  我們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個朝代?這韓藝得想想,突然驚道:「你說的不會是王莽吧?」

  王玄道點點頭。

  韓藝又問道:「呃……那不知你們共同的先祖又是何人?」

  王玄道道:「秦朝大將王翦大將軍便是我與他共同的先祖。」

  「王翦?」

  韓藝一抹臉上的大汗,你們是在亂攀親戚吧,何不說姓王的都是你們的先祖,這不是皇帝,就是大將,你要我這個農夫的兒子怎麼混呀。

  前途渺茫,前途渺茫啊!

  但若非如此,他們怎好意思說是貴族,相比起關中大家,這些山東士族皆是有著數百年的歷史,如果家族中只有一個人發光發亮,甚至於當了皇帝,都不能稱之為貴族,很快就會隕落,必須得出好幾個宰相,或者大將,你才好意思說自己的是貴族,這樣的家族才能屹立不倒。

  王玄道並沒有多說,這其實都是一些世人皆知的事情,向王蘊圖走了過去。

  韓藝也緊跟了過去,來到那長桌前,除了王蘊圖外,其餘人都發現了王玄道,正準備行禮,王玄道手一抬,示意別打擾王蘊圖作畫,只見王蘊圖滿面大汗,手下不停,真正的高手作畫,都是一氣呵成,不會有停留,這就是對狀態的一種掌控,決不能休息,一旦休息,狀態可能就沒有了。

  二人低目一瞧,畫布上畫的正是眼前這一副景象。

  韓藝不會畫畫,但是他非常懂畫,畢竟他以前很多的業務都跟畫有關,而且他還會仿造贗品,見得此少年年紀不大,但是筆墨老道,金鐵煙雲,剛健挺拔,有一種豪放、陽剛之美。

  小小年紀,能做到如此,這已經非常了不得了。

  反正韓藝在後世是沒有見過後世有那個這般年紀能用如此畫技,不禁暗自讚嘆,不愧是王羲之的後人。

  從這後生的畫來看,韓藝相信他們不是在亂攀親戚了。

  二人瞧了一會兒,便也離開了,畢竟人家在作畫,你站在邊上也不太好。

  走到一邊,王玄道突然笑道:「韓小哥似乎也是懂畫之人?」

  韓藝啊了一聲,訕訕道:「懂得一些皮毛,可不敢跟王公子相比。」

  王玄道搖搖頭道:「我看未必,方才我瞧你微微皺眉,似有不滿之意,而我卻看不出有任何不妥的地方。」

  韓藝沒好氣道:「不知王公子剛才是看畫,還是在看我啊!」

  王玄道一笑,只道:「我們不也是畫中人嗎。」頓了頓,他又道:「不過我真的想聽聽韓小哥的見解。」

  「見解都談不上了。」

  韓藝道:「其實王小公子的畫技,已經超出了他的年齡,但是有些東西是無法超出的。」

  王玄道好奇道:「什麼東西?」

  「閱歷。」

  韓藝道:「我個人以為想要成一個畫家,必須要有豐富的閱歷,這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也就是說任何題材都必須細心觀察,深入了解,方能栩栩如生的著墨於布上,否則的話,只得其表,不能得起神韻,其實以王小公子畫技,若是去畫畫山水畫,那一定非常好,但是畫人,特別是畫這些人。」

  他說著手往那些乞丐身上一指,搖頭道:「那就非常勉強了,因為他根本體會不到這些人的心理和神態,就說那位老漢,他雙膝朝外,佝僂著腰,為什麼他會變成這樣,這都是有原因的,如果只是將他畫上去,這不難,難就難在賞畫之人,一看到畫中的這人,就能夠感受到他的經歷和他身上散發出那種悲傷的氣質,甚至於從這人的神態反映當下的百姓生活的背景,我覺得這樣的畫才能稱得上好畫,這也是賞畫著最為有趣的地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