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頁
“這是你的話吧?”朱元璋不悅道,“徐達、湯和、沐英、朱文忠不是開國功臣嗎?他們忠心耿耿,也就安然無恙啊!”
朱允?總是有點於心不忍。
朱元璋說:“等著胡惟庸、藍玉把刀架在你脖子上,顛覆了社稷,你也許才不會有這種惻隱之心了。從前,朕拿一個長滿刺的蒺藜棒叫你父親抓,這故事你聽過嗎?”
朱允?點點頭。
朱元璋說話的時候,大有英雄末路之慨:“朕已是六十多歲的人了,在位的年月屈指可數了。你這麼年幼,朕如不為你拔掉利刺,剷平荊棘,你將舉步維艱。惡人由朕來做,太平天子你來做吧。”
這麼說了,太孫十分感動。他忽然看見案上傅友德的名字,問:“皇祖父也要治太師穎國公的罪嗎?”
朱元璋說:“朕本想饒過他的。是他自己不知進退。你看看這個!”朱元璋從案子上找到一份奏疏,拍在案上。
朱允?一看,問:“要一千畝?這太過了點。”
朱元璋說:“獅子大開口!他竟向朕要一千畝懷遠田!更可恨的是,他和定遠侯王弼在一起喝酒時說,皇上年紀大了,喜怒無常,我們這些人說不上哪天就沒命。”
朱允?道:“有這話,也是醉話。”
朱元璋用力拍了一下龍案說:“他們說得對,他們的命也到頭了。都不可靠,統統有貳心。”
朱允?道:“穎國公傅友德又不同於別人,他的獨生子傅賢是姑姑壽春公主的駙馬,他的女兒又是晉王叔父的世子妃,這層關係不能不有所顧及吧?”
朱元璋說:“那就賜死,不殺頭了。”
《朱元璋》第九十四章(2)
朱允?不敢再辯,卻十分沮喪。
朱元璋說朱允?和他父親一樣,女人心腸。朱元璋再一次重申,女人心腸的人只配去吟詩填詞,不能當皇帝,也不能為官。
朱允?用心地咀嚼著朱元璋這勞於愁思、累於感慨的肺腑之言。
二午門外再現十年前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的場面。天陰著,飄灑著牛毛細雨,空氣濕漉漉的又潮又悶。
藍玉、詹徽等人被綁著等待行刑,公侯以下,大小官員等待滅門的又是汪洋一片,叫人看了怵目驚心。南京城再一次掀起萬人空巷的轟動,午門四外擠滿了圍觀的市民,人們都引頸向里望,嘁嘁喳喳地議論不休。
藍玉受刑是五馬分屍。
午門外,三聲炮響,藍玉被五匹馬抻了起來。在他即將被拉成幾段血肉模糊的軀體時,他的頭腦還是清醒的,在沉入地獄之前,他反倒不恨朱元璋了,只恨自己的無能。他低估了朱元璋,把他想得太善良了。郭惠的慘死,還不是最響亮的警鐘嗎?你怎麼敢回京城來?什麼涼國公、丹書鐵券,全是騙人的把戲,而他提調的三十萬大軍才是可以讓朱元璋屈服的力量,可惜沒有用……他雙眼一閉,等待那最痛苦也是解脫一切的一剎那到來……
朱元璋的頭髮全白了,顯得更蒼老了。
胡惟庸案後,加上皇后的離去,他開始有了白髮,藍黨一獄過後,晉王、秦王又相繼過世,打擊接二連三,他真的感到心力交瘁了。
他在殿裡設了一榻,半躺在上面,下面坐著一些近臣。朱允?、朱棣陪坐左右。
他的背後牆上,掛著馬秀英寫的“能屈者能伸”的條幅。
朱元璋久久地注視著這幅字,他說這是馬皇后給他留下的全部!五個字包容了他的一生,他屈過,最終是伸了,但也心力交瘁了。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朱棣說父皇不過是太累了,希望他好好養一養。
朱允?也說,皇祖父少操點心才是兒孫們的福分。
朱元璋說:“朕在位三十年了,為社稷、為黎民,真是鞠躬盡瘁了,才把國家治理成這個樣子。佛性大師說的話,朕永生不敢忘:得道者四海歸心。如今四海安定,百姓安居樂業,遼東北部已平,朕實在是心有餘力不足了。”
朱允?說:“如今天下已是太平盛世,皇祖父多操點心,國家多受益。”
朱元璋轉對朱棣說:“秦王、晉王已在朕之前早逝,你是皇子中最長者,日後要好好輔佐太孫,不要令朕失望。”
朱棣說:“謹遵皇命,兒臣肝腦塗地,也要輔佐太孫治國。”
朱元璋點點頭,又強調北邊邊防至關重要,不可一日懈怠,由他總率各皇子,平邊患、保安寧,千萬要一心一意,不可有非分之想。
朱棣忙跪下:“父皇這樣的重話,兒臣受不了,兒臣只有指天為誓。”
朱元璋說,響鼓也要用重槌呀,雖知道他知大體、識時務,又懂友愛,不會有非分之想,但要警惕別有用心的人,不可不防。
朱棣說:“兒臣記住了。”
朱元璋又轉向群臣:“你們說,洪武之治,算不算盛世?”
禮部尚書門克新答道,陛下體恤民情,殺貪官愛百姓,孜孜以求,墾田、免稅、重教育、勵工商、修河淮、治旱澇,百姓都交口稱讚,這是曠古未有的盛世,可以說達到了大治!
朱元璋笑道:“言過其實了,朕知道沒有那麼好。即使古時候的堯舜、唐太宗,也不能保證天下沒有人挨餓,也不能保證沒有貪官害民誤國,總是比戰亂年月好就是了。大治,是朕所追求的,也是歷代明君所追求的,朕只能做到現在這樣子了。”他笑吟吟地目視朱允?說:“也許,皇太孫登極後,會有更完美的大治。”
朱允?總是有點於心不忍。
朱元璋說:“等著胡惟庸、藍玉把刀架在你脖子上,顛覆了社稷,你也許才不會有這種惻隱之心了。從前,朕拿一個長滿刺的蒺藜棒叫你父親抓,這故事你聽過嗎?”
朱允?點點頭。
朱元璋說話的時候,大有英雄末路之慨:“朕已是六十多歲的人了,在位的年月屈指可數了。你這麼年幼,朕如不為你拔掉利刺,剷平荊棘,你將舉步維艱。惡人由朕來做,太平天子你來做吧。”
這麼說了,太孫十分感動。他忽然看見案上傅友德的名字,問:“皇祖父也要治太師穎國公的罪嗎?”
朱元璋說:“朕本想饒過他的。是他自己不知進退。你看看這個!”朱元璋從案子上找到一份奏疏,拍在案上。
朱允?一看,問:“要一千畝?這太過了點。”
朱元璋說:“獅子大開口!他竟向朕要一千畝懷遠田!更可恨的是,他和定遠侯王弼在一起喝酒時說,皇上年紀大了,喜怒無常,我們這些人說不上哪天就沒命。”
朱允?道:“有這話,也是醉話。”
朱元璋用力拍了一下龍案說:“他們說得對,他們的命也到頭了。都不可靠,統統有貳心。”
朱允?道:“穎國公傅友德又不同於別人,他的獨生子傅賢是姑姑壽春公主的駙馬,他的女兒又是晉王叔父的世子妃,這層關係不能不有所顧及吧?”
朱元璋說:“那就賜死,不殺頭了。”
《朱元璋》第九十四章(2)
朱允?不敢再辯,卻十分沮喪。
朱元璋說朱允?和他父親一樣,女人心腸。朱元璋再一次重申,女人心腸的人只配去吟詩填詞,不能當皇帝,也不能為官。
朱允?用心地咀嚼著朱元璋這勞於愁思、累於感慨的肺腑之言。
二午門外再現十年前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的場面。天陰著,飄灑著牛毛細雨,空氣濕漉漉的又潮又悶。
藍玉、詹徽等人被綁著等待行刑,公侯以下,大小官員等待滅門的又是汪洋一片,叫人看了怵目驚心。南京城再一次掀起萬人空巷的轟動,午門四外擠滿了圍觀的市民,人們都引頸向里望,嘁嘁喳喳地議論不休。
藍玉受刑是五馬分屍。
午門外,三聲炮響,藍玉被五匹馬抻了起來。在他即將被拉成幾段血肉模糊的軀體時,他的頭腦還是清醒的,在沉入地獄之前,他反倒不恨朱元璋了,只恨自己的無能。他低估了朱元璋,把他想得太善良了。郭惠的慘死,還不是最響亮的警鐘嗎?你怎麼敢回京城來?什麼涼國公、丹書鐵券,全是騙人的把戲,而他提調的三十萬大軍才是可以讓朱元璋屈服的力量,可惜沒有用……他雙眼一閉,等待那最痛苦也是解脫一切的一剎那到來……
朱元璋的頭髮全白了,顯得更蒼老了。
胡惟庸案後,加上皇后的離去,他開始有了白髮,藍黨一獄過後,晉王、秦王又相繼過世,打擊接二連三,他真的感到心力交瘁了。
他在殿裡設了一榻,半躺在上面,下面坐著一些近臣。朱允?、朱棣陪坐左右。
他的背後牆上,掛著馬秀英寫的“能屈者能伸”的條幅。
朱元璋久久地注視著這幅字,他說這是馬皇后給他留下的全部!五個字包容了他的一生,他屈過,最終是伸了,但也心力交瘁了。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朱棣說父皇不過是太累了,希望他好好養一養。
朱允?也說,皇祖父少操點心才是兒孫們的福分。
朱元璋說:“朕在位三十年了,為社稷、為黎民,真是鞠躬盡瘁了,才把國家治理成這個樣子。佛性大師說的話,朕永生不敢忘:得道者四海歸心。如今四海安定,百姓安居樂業,遼東北部已平,朕實在是心有餘力不足了。”
朱允?說:“如今天下已是太平盛世,皇祖父多操點心,國家多受益。”
朱元璋轉對朱棣說:“秦王、晉王已在朕之前早逝,你是皇子中最長者,日後要好好輔佐太孫,不要令朕失望。”
朱棣說:“謹遵皇命,兒臣肝腦塗地,也要輔佐太孫治國。”
朱元璋點點頭,又強調北邊邊防至關重要,不可一日懈怠,由他總率各皇子,平邊患、保安寧,千萬要一心一意,不可有非分之想。
朱棣忙跪下:“父皇這樣的重話,兒臣受不了,兒臣只有指天為誓。”
朱元璋說,響鼓也要用重槌呀,雖知道他知大體、識時務,又懂友愛,不會有非分之想,但要警惕別有用心的人,不可不防。
朱棣說:“兒臣記住了。”
朱元璋又轉向群臣:“你們說,洪武之治,算不算盛世?”
禮部尚書門克新答道,陛下體恤民情,殺貪官愛百姓,孜孜以求,墾田、免稅、重教育、勵工商、修河淮、治旱澇,百姓都交口稱讚,這是曠古未有的盛世,可以說達到了大治!
朱元璋笑道:“言過其實了,朕知道沒有那麼好。即使古時候的堯舜、唐太宗,也不能保證天下沒有人挨餓,也不能保證沒有貪官害民誤國,總是比戰亂年月好就是了。大治,是朕所追求的,也是歷代明君所追求的,朕只能做到現在這樣子了。”他笑吟吟地目視朱允?說:“也許,皇太孫登極後,會有更完美的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