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元璋說:“我都老了,還說這些千年穀子萬年糠的幹什麼?”

  郭寧蓮趁機進言:“皇上年紀大了,宜多靜養。我冷眼看,擄來的元太子妃不是個安分的人,在後宮亂竄,不懂禮儀,還抱怨你至今不封她為妃嬪。”

  朱元璋說:“她不懂禮儀,你教教她嘛,你是六宮之主呀!再說,她是外族人,你也用不著用咱們的一套來約束她。”

  郭寧蓮說:“我怕又是一個達蘭,狼肉終究是不能貼到——”說到這裡忽然打住,自己忍不住笑了。

  朱元璋也笑了:“好啊,你敢罵朕是狗?”

  “我什麼時候罵了?”郭寧蓮說,“是皇上自己罵出來的。”

  朱元璋說:“民間這句話朕聽過,狼肉貼不到狗身上。”

  郭寧蓮說:“這只是個比喻。”停了一下,她又問那個寫壞書的李醒芳抓住了嗎?

  “我抓住他要碎屍萬段。”朱元璋恨恨地說,“朕給過他赦免終生的丹書鐵券,他卻恩將仇報。朕已在全國撒下天羅地網,給他刻書的、印書的、賣書的,已抓起幾百人了,他終有落網之時。”

  《朱元璋》第九十三章(3)

  話題不知怎麼又轉到了元太子妃身上,郭寧蓮說這個蒙古女人太妖冶,又是藍玉進獻的,未必是好貨,她說有人看見藍玉趁太子喪禮期間溜進過仁和宮。

  這可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一個郭惠,藍玉給皇上扣了一頂不大不小的綠頭盔,難道又為他朱元璋預備了一頂綠帽子?這麼一想,朱元璋的血忽的湧上了頭,太陽穴的青筋亂蹦。

  無形中,明里暗裡,仁和宮那裡加了好多太監,太子妃常娥覺得這像是對著她舅舅藍玉來的,便急忙出宮去見這個狂傲不羈的大將軍。

  藍玉接待突然走進來的常娥,有點吃驚:“有事你叫我進宮就是了,怎麼跑出來了?”

  常娥目視左右不語,藍玉會意,對環立四周的丫環僕人揮揮手,人們都退了出去。藍玉有點緊張,問:“出了什麼事嗎?太孫好吧?皇上對他好吧?”

  常娥點頭。

  藍玉猜測太子妃常娥是興師問罪來了。是啊,哪有胳膊肘向外拐的道理?不力主親外孫繼大統,卻主張立毫不相干的燕王為太子,這確實有點說不過去。能承認自己判斷失誤,沒有號准朱元璋的脈嗎?他必須解釋一下,並且拍著胸脯聲稱,他對太孫和對太子是一樣的,他手裡有三十萬兵,什麼也不怕,誰敢來搶皇位,他會起兵靖難的。

  “舅舅千萬別亂說,”常娥道,“誰會搶皇位,不會有這樣的事。”

  “我看老四朱棣就有野心。”藍玉又倒打一耙。

  常娥說:“既如此,舅舅為什麼在父皇面前主張立燕王為嗣呢?”

  藍玉說:“這能是我的本心嗎?我是故意試探一下皇上,我知道立燕王為儲,必惹起群臣反對,我也有順著皇帝的意思,皇上對我總有微詞。”

  常娥說她今天還真不是為立不立太孫的事來的。她叮嚀舅舅得多加小心了,皇上對他不僅僅是有微詞了。

  “是嗎?”藍玉一驚,說,“我把元太子妃都獻給他了,他還要怎麼樣?他說我什麼?”

  常娥說皇上說他保過你,在胡黨案里,有幾個御史提出讓你連坐,但當時皇上確實護著你。但有一件事,說你沒報告,就是元朝降將封績被你抓住了,沒報。

  “這是沒報。”藍玉說,“小事一樁啊。”

  常娥說:“如果後來封績不被胡惟庸收買,不派回北邊去勾結元朝殘部造反,也就沒事了。”

  “這些是他親口對你說的嗎?”藍玉問。

  “他怎麼會對我說這個。”她說,“是允?告訴我的,太孫怕你給我添亂,叫我提醒你,老老實實地夾起尾巴來,皇上最重的一句話是,說你跋扈,腦後有反骨。”

  藍玉咬著牙,面露殺機,但擠出來的話卻是:“你放心吧,舅舅不會幹滅門事的。”

  有一件事,太子妃常娥話到嘴邊終於沒有出口,她能勸舅舅別去宮裡找那個北邊掠來的妖精拈花惹草嗎?可她還是不咸不淡地提示了一句,沒事少在宮裡露面。她不知藍玉聽懂了沒有。

  四夜深人靜,寢宮裡元太子妃呆呆地坐在那裡等待著,不時地在鏡前勻勻臉上的妝。

  一個宮女進來細聲細氣地說:“管事太監過來說,皇上今夜不過來了。”

  元太子妃氣惱地把粉撲扔下,三下五除二卸去了釵環,說:“都走,我要睡覺了。”

  宮女悄悄帶上門退出。

  此時藍玉已潛入宮中,他有輕功,不必經過宮門便可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宮禁之地。

  御花園裡,梆子聲不時響起,來往巡邏的太監們的燈籠不時投下紅光。

  一撥巡夜的過去後,藍玉從玉帶橋下的涵洞裡走了出來,他悄然地疾速走著,身影很快融入夜暗中。

  仁和宮寢殿裡,元太子妃已經躺下,發現高燭仍亮著,就起來一個個壓滅燈火,正要熄掉最後一個時,窗戶響起了三緊三慢的叩窗聲。她嚇了一跳,雙手捂住胸口,鎮定了一下,才走到窗下,從窗洞向外張望,一看是藍玉,她又怕又驚又喜,回身把房門鎖死,才打開窗子。

章節目錄